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887节
不过也有声音指出泰森已经退役多年,状态远不如昔。
只是这些言论还未落地,很快就遭到泰森忠实粉丝的反对。
他们坚称泰森在退役前的几场比赛中故意失利,目的是为了赚取额外收入,并非实力衰退。
那些比赛中,泰森压根没有全力以赴。
甚至在最后一战中,还选择坐在地上等待裁判读秒结束。
这些无不证明,泰森就是为了挣钱,还在外涠买了自己输!
而且他自己上个月还实锤了。
所以,这些拳迷们觉得,你可以说泰森钻钱眼里了,坑钱无所不用其极,但要说他没实力,那就万万不能接受。
特别是在国际上,关于泰森是否依然具备顶尖实力的争论,随着这一炸裂对决传开,持续发酵不断。
甚至连一些国际知名对賭机构,都为两人开出了盘口。
这在近年来,是从未有过的事。
也从侧面证明,泰森VS杜笙的报道,已经在全球传开了。
而对于杜笙的能力,国内观众则普遍持乐观态度。
相信他胜算很大的,起码占了7成!
无办法,这是唯一世界华人冠军,必须乐观啊。
何况杜笙一路征战武林传奇、K1 GP、UFC冠军战,那碾压实力让他们信心十足。
倒是在大西洋彼岸的灯塔国,舆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当泰森挑战东方国度拳王杜笙的消息传开时,场面可谓热闹极了。
不过曾经批评泰森的媒体,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开始大肆宣扬他的辉煌历史和战绩,预测泰森能够轻松击败这位华裔对手。
尽管泰森有各种毛病,但他毕竟是灯塔国人,媒体当然倾向于自己人。
民众在媒体的影响下,也暂时放下对泰森的讽刺,转而给予支持和鼓励。
当然,这种统一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主流媒体。
或者是收了钱的媒体。
一些三流小报为了博眼球,肯定是有多夸张就刻画多夸张。
譬如一些小报特意找来杜笙古装戏份的照片,与泰森的猩猩形象并列刊登,
还给杜笙冠以“功夫传人”的绰号,煞有介事地探讨泰森会不会被神秘的东方功夫一拳打爆。
受李晓龙和程龙电影引发的功夫热潮影响,许多灯塔国人民对东方武术仍旧充满好奇和兴趣。
加上杜笙上次1 VS 30的视频,充满着炸裂与神秘。
这样的报道无疑满足了各类人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加了比赛的悬念和吸引力。
此外,灯塔国近年上映的动作片,经常出现一位拥有超凡能力的东方角色,给剧情添加了悬念,也勾起了一大波探索慾望。
例如,《黑客帝国》中的守护者,《杀死比尔2》里杜笙饰演的白眉道长等。
种种因素叠加,让北美民众很想知道,东方功夫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
而这一次,有望彻彻底底得到印证。
因此,当这场对决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吸引了全球无数观众的目光。
随着高度关注而来的,还有庞大商业利益。
对于职业拳击手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娱乐秀,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营销。
顶级拳手的比赛,往往能够产生数千万美元的经济效益。
泰森与杜笙,算是两囯极具知名度的世界拳王,他们的对决预计广告价值不低于一亿美元。
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此备受瞩目的国际盛事,自然不能草率进行。
世界拳击协会(WBA)对此高度重视,其会长亲自联系了泰森,表达承办比赛的意愿。
与此同时,东方国度的体育部门也在第一时间与杜笙取得联系,提议共同监督并举办此次比赛。
对于这类举世瞩目的体育活动,国内的经验相对较少,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促进交流,还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
杜笙当然乐见其成。
因为有了官方的支持,他可以更专注于其他,同时节省大量的宣传成本。
在杜笙的协调下,体育部门与WBA建立了沟通渠道。
WBA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从前期的市场预热、中期的情绪调动,到最后的比赛高潮,都有成熟的操作模式。
体育部门派遣专人前往学习,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作为拳手的杜笙只需配合宣传工作,等待比赛日的到来即可。
为了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双方经过讨论后决定将比赛日期定于明年中上旬。
按照各方配合,估计得半年之后。
根据WBA的推算,这是最理想的宣传周期。
既有助于将公众的关注度推向顶峰,又能利益最大化。
为了将宣传力度拉升到最大,双方一致同意将比赛地点选在拉斯维加斯。
这一选择,预计将使广告商的报价提高至少10%!
为了全方位造势,WBA准备下个月开始,将在北美和亚洲各大电视台轮番播放泰森的宣传片。
杜笙则借助李伊馨、赫斯特姐妹、妮淇等妞背后的资源,以及两大流媒体平台进行宣发。
体育部门虽然无法直接在国外投流,却可以选择迂回方式进行。
譬如通过大使馆、华人公会运作,和程龙、李联杰等人展开合作的方式,
利用在灯塔国的广告资源,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宣传活动。
确保世界各地观众都能接收到比赛信息。
最初,关于杜笙的宣传主要是他在K1、UFC决赛中的精彩表现。
只是视频中,他那令人难以置信的爆发、防御和暴风雨般的连击,超出了许多观众的认知。
因此,争议舆论像火箭般提升。
不少格斗迷公开质疑,认为杜笙的比赛太过离谱,完全违反了物理定律!
他们无法理解,一个轻量级选手,是怎么跨越多个级别碾压对手的。
更有甚者断言,这些比赛必然是假的。
尤其是在得知杜笙的职业背景是演员之后,这种怀疑声浪更为强烈。
觉得这些视频是精心策划的电影片段,不具备真实性。
面对质疑,UFC主办方不得不亲自出面澄清,强调杜笙比赛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然而,这并未能平息所有人的疑虑。
甚至有人对UFC本身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指责它与灯塔国的职业摔角联赛无异,都是表演性质的赛事。
历届UFC冠军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贴上“假赛参与者”的标签。
这一波打击让整个UFC圈子感到不满,众多选手纷纷站出来为UFC辩护,驳斥质疑者的言论。
甚至连职业摔角联赛的选手也加入了讨论,使得争论愈演愈烈。
随着宣发覆盖面的扩大,杜笙在北美的知名度迅速上升。
他之前发布英文专辑时的宣发力度,在这面前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
至于那点质疑,根本无伤大雅。
趁此良机,杜笙还通过索尼的渠道,将《杀破狼》的北美放映权卖给了哥伦比亚影业。
哥伦比亚影业趁热打铁,在一周的密集宣传后,迅速安排了影片上映。
很快,《杀破狼》在北美的首周票房居然达到368万美元,约等于3千万RMB。
竟然超过了国内的首日票房!
根据这一成绩预测,《杀破狼》至少可以带来2千万美元的收益。
北美的票房潜力巨大,确实是全球最大的票仓之一。
看到《杀破狼》的成功,好莱坞六大影视公司的购片负责人纷纷联系杜笙。
对尚未上映的《导火线》、以及与程龙合作的《宝贝计划》表现出浓厚兴趣。
说起来,杜笙算是第四位打入好莱坞的华人功夫明星。
纵观以往,能够在该市场取得高票房的华人演员屈指可数。
目前也就只有李晓龙与程龙。
但他们故去的故去,老的老了。
稍逊一筹的李联杰,依旧无法接档。
特别是去年《狼犬丹尼》滑铁卢后,几乎要沉落。
而杜笙这次逆势杀出,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如果他能在与泰森的比赛中胜出,其票房与乐坛号召力无疑将进一步提升。
这也是一笔极具吸引力的投资!
《导火线》的后期工作基本完成,原定于春节期间在国内上映。
一开始,星际传媒并未计划进军北美市场,仅售出了东南亚、霓虹、泡菜国等地的版权。
但在《杀破狼》成功炒作后,《导火线》直接获得了在北美上映的机会。
上一篇:还不起房贷,只能去卖房了
下一篇:我没想做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