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第315节
不得不说,罗润波还真是个有人情味的操盘手,虽然从某些方面来说不够专业。
“谢谢你罗先生,晚上一起吃饭吗?”
“不了不了,我要抓紧时间准备李先生的事情,明天或者后天,我做东回请李先生。”
“那好,再见。”
李野笑着转身离开,和裴文聪前往踏浪文学出版社。
这次他来港岛主要有两件事,一件是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另外就是有关《冰与火之歌》的事情了。
《冰与火之歌》两个月前就结束了第一阶段的评选,进入第二阶段的市场试销环节,即将揭晓最终结果。
虽然这本小说的收益,比不上期货这种刺激的投机玩法,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
一是收益细水长流,以后的出版、改编、周边等等,都有着无限可能。
二是这笔钱赚的“光明正大”,可以给自己披上一层防护外衣。
更何况文乐渝偶尔会批评李野太过浪费,虽然还没有限制他零花钱的念头,但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干脆,咱给你瞅瞅什么叫天价稿费,三一三十一,连柯老师也一起捎带上。
文乐渝你都是百万小富婆了,我花点小钱,你总不会批评我浪费了吧?
到了出版社之后,裴文聪让阿敏热情的招呼李野和王坚强,红酒、茶点统统安排上,把几份表现最好的翻译稿子交给李野研究。
然后,裴文聪就悄悄的退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忙不迭的给罗润波打电话。
“喂,阿波,我在你那里的投资账户里还有多少钱?什么?怎么只有四百万了?”
“阿聪啊!你上个月刚刚提走了两百万美金,大上个月”
“好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把所有的钱,都投到汇市中去,就按照李先生的计划实行。”
“.”
电话那端沉默了好长时间,然后罗润波的咆哮声响了起来:“你们都不相信我是不是?你们都觉得我不专业是不是?这么大的风险.你们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呀?”
裴文聪把听筒拿远了一些,等到罗润波平静下来之后,才又把耳朵凑了上去。
“阿波,我们的钱,不就是大风刮来的吗?你跟着风,不也赚了上百万?”
“.”
“相信我阿波,跟对了风,很重要。”
“.”
“阿聪,你跟我说实话,那个李野到底是什么人?”
“我不知道,但阿强几个月前去内地京城,回来之后跟我说了一些事,我总觉得他不简单。”
“我你老母,我就知道你们有内幕,我就知道,好你个阿聪竟然瞒着我.”
隔着电话,裴文聪也能想象得到此刻的罗润波,正在气愤的转圈儿。
“好了,我把棺材板也押上,如果.我就去住你的山顶大别墅。”
“嘟嘟嘟~”
罗润波把电话给挂了。
而裴文聪则坐在老板椅上转了一圈,有些懊悔的道:“不能太贪心,知足常乐。”
裴文聪倒不是怕失去那四百万美金,而是懊悔自己前些日子挪用了太多的资金。
在恒生点跌破八百点的时候,他看中了太平山的豪宅,所以提前交割了一些期货,导致后续的收益没有吃到。
然后有钱了,会出现各种冲动性的消费,比如给妹妹买宝马车,还在中环买了一套楼,都花掉了好多资金。
结果现在发现李野再次出手,自己却没有那么多的本金跟风了。
上一次跟着李野炒恒生点,他可是只比李野少投入了一万港币啊!
可是这次,却足足少了一半还多,一下子就掉队了。
第271章 大牌,未必合适(二合一章节)
李野不知道裴文聪是如此的相信自己,甘愿把刚刚到手还没捂热乎的四百万美元投进了外汇市场,死死的跟风自己这位贵人。
如果知道的话,李野也许会劝解裴文聪几句的。
我是穿越大帝,千金散尽还复来,你是草根苦逼,熬到三十才出头,万一爆仓你气血攻心受得了吗?
李野在踏浪文学出版社看了两个小时的分析报告,着重看了几个销售成绩最好的翻译版本的各项数据,
比如地区销量,读者评价,还有交稿速度。
最终他把裴文聪喊了过来。“老裴,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最合适?”
裴文聪笑着道:“我觉得都不错,所以还需要李先生伱来选出有奖征文的一等奖得主,然后我们会派人去跟他们签后续的翻译合同。”
裴文聪非常的谦虚,把决定权完全交到了李野的手里。
因为在他看来,气运之子就是吹口大气,都能“言出法随”的吹出一座金山来,凡人最好还是不要扰乱天机,乖乖蹭着就好。
李野点着六份资料道:“你联系这六位翻译者吧!让他们来港岛领取最终奖项,然后制定一份严谨的翻译合同。”
李野选出了六个翻译者,分别是美洲、欧洲和亚洲销量、评价前两名的版本翻译者。
裴文聪一看,也确实是市场试销反响最好的六位译者,他们风格各异,但写作能力都很强,都获得了大量读者的好评。
不过他还是对李野说道:“李先生,我们是否现在就选出一等奖?因为如果不确定能否获得奖金的话,伍德先生未必会愿意来港岛。”
当初李野出了三万美金的悬赏征文,是有一等奖、二等奖以及数位优胜奖,其中一等奖最高,差不多接近两万,二等奖就只有一千,其余的就纯属安慰性质了。
一千几百的,如果是坐在家里写写字就可以拿到自然可以,但要是让人家跨越半个地球飞过来,还有可能只拿个安慰奖,那么像伍德这样的知名作家可能不会来。
毕竟只是一个杂志社办的有奖征文,又不是什么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奖,谁不是奔着钱来的?
一千块?那都不够油钱。
李野笑着道:“如果他们喜欢这个故事,那么他们会来的,如果只是把这当做一份翻译工作的话,那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李野虽然完整的构架了的《冰与火之歌》的背景、人设,还有情节脉络,但想要让这本书在全球热卖,并且达到原著的书评,他可不仅仅是需要一个翻译者。
李野给了《冰与火之歌》血肉,现在需要一个合适的作家,给予它灵魂。
所以大牌,未必合适。
美洲的伍德先生也许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但如果他不是极为喜欢这个故事,没有“欲罢不能”的翻译《冰与火之歌》的迫切欲望,那也不是李野要找的人。
“那好吧!我这就去安排。”
裴文聪明白了李野的意思,立刻让阿敏赶紧去联系几位翻译者,让他们尽快来港岛一趟。
虽然李野没说要亲自见见这几位翻译作者,但裴文聪默认了李野的决定权,就要把事情办到最好。
因为时差的原因,此时的美洲是凌晨四五点,所以在下班之前,阿敏只联系上了其他四位翻译者,
其中两位明确表示,只要提供往返机票的话就会尽快过来,一位表示最近没有时间。
而另一位,却有些奇怪。
。。。。。。
不列颠岛的夏季,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温度适中不冷不热,最高也不会超过三十度,不需要冷气或者电扇帮助降温。
而且夏天的不列颠白天长黑夜短。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都不用开灯,这对于喜欢晒太阳的人来说,简直是上天的恩赐,
很多人都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支上一张床,惬意的享受着温暖而明媚的阳光。
但是在乔尼娜的世界里,阳光从两年前开始就消失了,只剩下冰冷的黑暗包围在她的身边。
“妈妈,我们可以提前吃午餐吗?迪恩真的好饿。”
“路易莎,还有四个小时才是午餐时间,你带着弟弟去把昨天的故事书再读一遍好吗?”
“可是妈妈,我们已经读过好多遍了好吧妈妈,我们现在其实也不太饿。”
乔尼娜看着自己的大女儿,低着头小儿子去了她们的小房间,心里忍不住就是钻心的疼。
乔尼娜自己的肚子都饿得不行,哪里不知道路易莎是在安慰自己这个无能的妈妈?
乔尼娜翻开了家里的柜子,看着大小不一的十一个土豆,实在不敢“心软”。
失业救济金还要三天才能发下来呢!这十一个土豆需要撑三天。
可是就算失业救济金发下来,又能怎么样呢?
两年前,乔尼娜经过漫长的拉扯,跟有家暴倾向的丈夫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搬了出来。
因为孩子一个五岁一个才两岁,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让乔尼娜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心力交瘁疲于奔命。
一年的时间,乔尼娜换了七份工作,最长的一份也没有做过一个月。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资本家不养闲人,没有哪个善良的资本家,愿意雇佣一个既不能保证工作时间,又不能保证工作状态的员工。
最终,乔尼娜开始惧怕找工作,惧怕跟人交流,周围的人都劝她去看心理医生。
但乔尼娜不敢去看心理医生,她怕自己一旦被诊断出心理疾病,会被前夫剥夺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虽然自己穷,但孩子起码能吃饱穿暖,如果把两个孩子扔给那个酒鬼,怕是五岁的姐姐要给两岁的弟弟和三十岁的父亲做饭。
乔尼娜搬离了伦敦,来到了生活水平较低的曼彻斯特,勉强的安顿了下来。
她的救济金刚好够两间房子的房租,而生活的费用,就需要她自己努力了。
在几位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之下,乔尼娜找了一份给报社记者“润笔”的活儿。
如果这个记者需要桃色新闻,那么乔尼娜就需要各种隐喻擦边,描写出让读者心痒难耐的绯色意境。
如果这位记者是正义的斗士,那么乔尼娜就要让读者看到一位顶天立地的正义骑士,骑着枯瘦嶙峋的战马,顶着破破烂烂的盔甲无畏的向敌人发起冲锋。
很多记者的要求也非常刁钻,乔尼娜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要被逼疯了,
可这样她起码不用出门就可以赚到钱,还可以拥有自由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所以她也就忍了下来。
只不过这种活儿的收入很微薄,也就勉勉强强的够她们娘仨顿顿面包配土豆泥,生活拮据的很。
但是麻绳专挑细处段,厄运专挑苦命人,两个月前乔尼娜骑自行车把一老太太给撞了,欠了一张700多英镑的医疗费外加罚款账单。
乔尼娜根本没有积蓄哪里还得起?无奈之下想出来找点零工赚钱,却发现一年多的居家生活,好似让她的社交恐惧症更加严重了。
乔尼娜把自己和孩子关在了房间里,寻找一切可以赚钱的写作机会,同时每天只吃两餐,希望通过开源节流,勒紧裤腰带的方式渡过难关。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