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就出道 第412节
范无眠坐在书桌旁,继续说着:
“跟那些好莱坞巨头合作,坏处是被分走了很大一部分收益,好处则在于需要的资源他们都有,给我省了不少麻烦事。”
“仔细说起来,硅谷其实也差不多,好莱坞的资源被六大电影公司掌控,硅谷的公司想要顺利崛起,也绕不开华尔街资本的支持。”
“你看YouTube,潜力其实很不错,最后还是要选择打包卖身,早就被人拿枪顶着太阳穴了”
蒲嘉静将领带放进盒子里,好奇道:
“电影可以卡排片、卡档期,硅谷的互联网公司也会被威胁?”
正在试图搜索“美国微博”官网,范无眠笑道:
“想整它还不简单,如果不同意被收购,YouTube就会面临审查,说它上面有些卖违禁药、涉及到未成年儿童的视频,然后被起诉缴纳一大笔惩罚性赔偿。”
“由于面临诉讼风险,其他投资人不敢继续融资,再加上惩罚性赔偿的巨额款项,一下子就能榨干YouTube的所有现金流,面临破产困境。”
“另外,像谷歌这样的硅谷巨头,还可以自己推出同类型的视频网站,强行挤占YouTube的市场份额,它的资金更雄厚,引流成本也更低,还有现成的合作广告商们。之所以选择收购YouTube,可能只是为了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缩短开辟市场的发展周期而已,这也算是掐尖式并购”
作为YouTube的前股东,范无眠当然会关心这家公司的情况。
而且他现在还是企鹅集团的大股东,以企鹅集团在内地市场上的地位,同样可以玩“掐尖式并购”那一套,砸钱将其他好项目收入囊中,尝试提前打造出完整的互联网生态链。
因此范无眠觉得很有必要从硅谷取经,看别人究竟是怎么做生意,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
蒲嘉静感慨了句:“生意做大了,也会很头疼啊。”
“确实,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放在哪里都适用。所以我只打算主导一家企鹅、一家土豆网,剩下的项目参股投资就可以,或者通过企鹅集团实现扩张”
范无眠找到“美国微博”,发现页面布局跟企鹅微博非常像,在一些功能方面则有细微的差别。
它允许用户之间发送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有斯坦福大学的姑娘分享自拍照,底下跟着十几条评论。
功能挺全面的,但用户数量实在太少,导致平台上缺少优质内容,更多则是一群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自娱自乐。
如果没有资金注入做推广,源源不断吸引新用户加入,创造一些更有趣的微博内容,估计过不了多久这家网站就会自然消亡。
简单了解过后。
范无眠又查了查相关信息,发现几个月前推特已经问世。
然而目前的推特,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跟微博平台相比属于两码事。
另外还有几个公司也在做微博平台,跟“美国微博”差不多,都还没有闯出名堂,用户都扎堆跑去玩Facebook了。
用手托着下巴,范无眠开始思考这个项目是否真的有前途。
在Facebook已经问世,并且跟微博功能存在部分重叠的情况下,让这个美国微博平台显得有点鸡肋,必然会导致获客成本增高、广告收入下降。
换句话来说,引流的成本太高,还很难将用户给变现。
这意味着用户规模越多,公司的开支也就越大,哪怕初期闯出些名堂,等到公司的现金流烧完,仍然很容易中途夭折。
企鹅微博有上亿用户可以低成本引流,在美国则走不通这条路,因此没办法照搬企鹅微博的发展经验。
自然而然地,范无眠还想到这里是美国,许多审查制度没有内地严格苛刻。
倘若提前推出“阅后即焚”功能,让美国版的微博带有些“约会”属性,说不定有机会吸引一批饥渴的年轻用户们自发涌入,将获客成本拉低下去。
带点颜色,再跟企鹅微博一样吸引好莱坞明星们入驻,将它打造成一个吃瓜、分享趣事外加约泡的圣地,如此一来就跟Facebook的功能有所区别了。
Facebook的用户主要集中在朋友之间,差别大概就类似于QQ和微博。
慢慢在脑海中构思出“推特+阅后即焚+照片墙”的功能,范无眠觉得这条赛道在美国还比较新颖,似乎值得投入些资金闯一闯。
随即他又觉得,好像没必要带创始人吉姆·艾略特他们一起玩。
直接以企鹅微博的名义,从那三位联合创始人手中整体收购,然后再当做“海外版企鹅微博”进行推广,这样才最轻松省事,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毕竟如果只是融资,公司的管理权在三位联合创始人手上,不一定会听范无眠的好建议。
另外,最近两三个月企鹅集团的股价半死不活,董事会已经开始考虑掏出2亿5000万港币回购股票,防止股价进一步下跌。
和从流通市场上回购股票相比,范无眠觉得还不如把这笔钱,花在开辟美国市场上。
假如独立经营这家新公司,对外接受融资,多拉拢一些厉害的华尔街盟友,未必没机会从Facebook手上抢占一席之地。
范无眠也注册过Facebook账户,感觉就跟微信的“朋友圈”功能类似,只适合偶尔翻几下,为了姑娘们分享的美照之外,别的内容有点枯燥乏味。
越想越觉得可以试试。
算了算时差,暂时不着急给小马哥打电话。
范无眠继续搜索感兴趣的资料,发现奈飞仍然在做互联网影碟租售生意,总市值仅有十几亿美元。
另一个适合炒短线的项目,则是已经上市的漫威娱乐公司,它将大量版权拿去抵押贷款之后,近期总市值仅剩8.2亿美元。
范无眠清楚记得,等到《钢铁侠》上市爆火以后,迪士尼集团在2009年用4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直接收购了漫威娱乐公司,并且给迪士尼集团创造了巨额收益。
去年他曾想入股投资《钢铁侠》项目,然而拿到贷款之后的漫威并不缺钱,双方接触过几次之后就没了下文。
时隔这么久,《钢铁侠》仍然还没有开拍。
他现在希望筹备进度慢一点才好,万一到时候手上资金比较宽裕,说不定有机会提前买入些漫威股票,从中赚一笔快钱。
算算日期,要是打个时间差,也许正好可以用投资漫威赚到的利润,继续拿去布局潜力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奈飞公司。
而对于片库资源被无数盗版网站免费搬运的土豆网,范无眠已经不报太大的指望,还考虑过等到时机合适,让企鹅集团吞掉土豆网,免得留在手里给自己添堵
第446章万试试水
当天夜里。
范无眠算完时差,给小马哥打了个电话。
简单介绍完情况之后。
他对企鹅马老板说道:
“我只负责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具体做不做、怎么做,你们整天跟生意打交道,比我更擅长。我觉得国际市场很有前途,但是竞争特别激烈,最好初期我们先自己做,等遇到麻烦之后再找些厉害的盟友合作,替我们保驾护航,要不然容易被搞。”
这倒不是杞人忧天。
看看前世的国际版斗音就会发现,美国华府还有某些传媒集团,到底有多么忌惮被外部势力掌握话语权。
无论是南韩的三星,还是岛国的索尼、宝岛的台基电这些公司,要不是给老美“交保护费”,让出大量股权换取一席之地,早就被各种制裁干趴下了,哪有机会涉足高精尖的制造业。
在社交传媒领域,很多美国人更是慎之又慎。
生怕被选民们发现当地中底层居民们的日子,其实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美其名曰领着高薪,却被教育、医疗、水电费、房产税、高价生活必需品等等,榨干了他们口袋里的每一分钱。
尤其是华府那边,两方人马斗得厉害,直接波及到许多互联网公司。
无论是创建了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还是后来买下推特的马斯克、以及国际版斗音的高管们,日子都不算好过。
很清楚再过几年,美国会越来越魔幻,想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范无眠从一开始就做好了万一事不可为,那就激流勇退的准备。
他试图打造国际版企鹅微博的初衷,仅仅只是为了捞一票,顺便为神话电影工作室旗下的作品打广告,丝毫没有掺合进烂摊子里的念头。
手机那头。
小马哥也在盘算着通过微博进军国际市场的可行性,缓缓回答说:
“开辟国际市场没那么容易,我们去年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砸了不少钱,好不容易才通过QQ取得一点成绩,然后Facebook、微软这些公司也开始发力进军国际市场,一下子就把市场份额给抢走了。”
“他们一边打压我们公司,一边疯狂砸钱打广告,偏偏很多用户打心里觉得硅谷的公司就是厉害,其实我感觉QQ比Facebook、比微软旗下的MSN都更有意思,但死活拿不下市场,已经亏了几千万美元。”
“要是跑到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大本营里,恐怕麻烦事会一件接着一件,比起自己创业,是不是投资参股会更稳妥一点?”
跨国公司跑到美国做生意,特别容易被锤。
80年代、90年代的岛国人,被老美给精准收割了,直到现在仍然还“失落”着,看不见翻身的希望。
小马哥喜欢稳扎稳扎,为人处事的风格特别稳,担心冒冒失失跑到美国抢饭吃,再赔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美元进去,到时候在港交所的股价恐怕还会进一步大跌。
范无眠作为最大股东,在公司的决策上当然有点发言权,慢条斯理解释说:
“我在美国这边有点关系,可以请一些有影响力的好莱坞明星帮忙宣传,尽量把成本给压下去。只要找对了合适的盟友,在真正成气候之前,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
“我是觉得与其砸钱回购股票,还不如把这笔钱投到美国试试水,有了这30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后续可以在美国市场募集融资,对拉动股价的效果可能比回购还要好。”
“之前我投的 YouTube,好像快跟谷歌谈成收购协议了,以16亿美元左右的价格出售,假如到时候觉得不行,我们也可以试着打包卖掉国际版的微博。有那么多爆款游戏贡献现金流,试错的代价好像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错过这个村恐怕就没这个店了.”
小马哥主要在内地市场上做生意,习惯了使用自有资金扩张,差点忘了只要把框架初步搭建起来,还有机会从美国市场上直接融资,没必要源源不断往里面砸钱。
听完范无眠的这些话后,小马哥接着说道:
“假如总共只投资3000万美元进去,那么问题倒不是太大。范总你准备单独经营这家美国版的微博,有机会还可以试着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嗯,差不多吧,最好分割的清楚一点,这样方便后续融资”
本来。
某位高管在企鹅集团董事会上,提议掏出2亿5000万港币,从流通市场上回购一批股票,用于调动投资者们的信心。
对于回购的方案,小马哥已经初步表示赞同,公司账户上也确实不缺这点现金。
整个企鹅集团的总市值,仍然维持在240亿港币上下,拿出3000万美元启动新项目,相当于只动用总市值的1%碰碰运气。
亏了不会伤筋动骨,假如真的办成了,收益规模相当可观。
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不少,但谈到真正拿下美国市场的内地互联网公司,小马哥一时之间甚至想不到哪怕一家同行。
听范无眠说在美国有点关系,而且还能让好莱坞明星帮忙引流,他难免会有点心动。
别的暂且不提。
只要放出“即将让企鹅微博进军美国市场”的消息,企鹅集团的股价恐怕就能先涨个10%左右。
毕竟市场体量摆在那,内地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度娘,如今总市值只有18亿美元左右,而谷歌的总市值最高突破了千亿美元。
哪怕先画个大饼出去,仍然能够调动起投资者们的积极性,到时候就算美国版的微博项目黄了,说不定其他项目已经可以贡献更多净利润,还是有机会撑起较高的股价。
互联网创业不就是这样。
某些人两手空空,靠忽悠让投资人掏钱,只要真能把项目给办成了,没人会在意差点上当受骗。
现状是企鹅集团股价虚高,净利润的增速却不及市场预期,在小马哥眼里先度过短期内的难关才是重中之重,其他事情都可以先往后放一放。
见小马哥突然松口,范无眠挺无所谓的。
即使企鹅集团不感兴趣,他依然能够以个人名义投资,差点无非在于自己这边多费点事,需要耗费点时间和精力,亲自盯着这个项目而已。
范无眠接着又说道:
“我感觉用这三千万美元,撑个两三年时间不成问题,微博的字符数量比较少,对服务器的要求远比 YouTube低多了。到时候再找些噱头,骗美国人充值成为会员,比如发光的头像框、红色的网名、专属标识、成长加速、聊天消息永久漫游这些全部安排上,他们哪里见识过这种。”
上一篇:我的半岛2007
下一篇:重回华娱2003,我是七代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