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259节
像她那样做慈善,要是放开干,多少钱都不够折腾的。
正因如此,周文雅才更佩服,舍得花这么多钱做慈善,如今连门店都舍得拿出来抵押。
当初老板可是说过,这些门店是给老板娘攒的家底。
这次老板凑集资金,杀入日股,也没舍得拿这些门店抵押,没想到老板娘自己先出手。
挂断电话,许今秋才接着聊:“咱们的员工怎么样?对咱们的福利、待遇,有没有不满的?”
闻言,颜丹青给了她一个白眼。
员工可能会抱怨工作累,出差时间长,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抱怨福利、待遇这些。
去年底,许今秋大笔一挥,又给大家涨薪,虽说收入水平还比不上外企,但也差不多了多少,是国企的好几倍。
颜丹青自己也是高薪,更神奇的是,她现在的收入竟然比丈夫、公婆、爷爷都高,一跃成为家里收入最高的。
就这收入水平,全国也仅此一家。
“大家都满意就好!”
许今秋一直认为,陈凡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员工自己都过不好,哪有心思去帮助别人。
不能道德绑架,让员工为爱发光。
福利、待遇都要拉满才行,随即又问:“咱们的小区怎么样了?年底能不能住进去?”
“已经装修差不多,下个月就能搬进去。”
说到这儿,颜丹青不由笑起来:“咱们好多员工,现在没事就喜欢去小区转转,都等着住新房呢。”
许今秋嗯了一声,抱着孩子去客厅:“陈老板,基金会的小区快完工,大家都要搬进去,赞助一下?”
“赞助什么?”陈凡愣了下。
房子都是带装修的,目前是分配居住,等工作满五年,产权就会登记到员工名下。
“家电啊!”许老师说道。
陈凡微微一愣,也不耽搁,当即拿起电话,给老顾打过去,一家送一台电视机还是可以的。
又听老顾说,已经开始生产洗衣机,就把洗衣机也算上,也让基金会的员工轻松些,省下洗衣服的时间。
“不愧是陈老板,大气!”
孙少杰跟着乐,自己媳妇儿也在基金会上班,房子有自家一套,家电也有自家一份。
“哥们什么时候小气过?”
陈凡瞪了他一眼,旋即岔开话题:“港口的项目定下来没有?大半年过去,动静怎么越来越小?”
“哪有那么简单,从选址、测量、设计、评估,再到最后立项,过完年能定下来就不错。”
孙少杰笑了下,揶揄道:“要是现在定下来,你拿得出钱吗?可别忘记,之前的项目,你还欠着三个亿美刀呢。”
陈凡悻悻,确实没多少资金。
也不能说没钱,像电讯、电力、超市几家企业,账户上还是有一些钱的,只是没想去动。
不过相比要投资的项目,账户上那点钱也不够用。
很多项目想要完全落地,资金的大头都要来自小鬼子,就看接下来几年,能从小鬼子身上割下多少肉。
闲聊了一阵,孔兰春已经准备好晚餐,请两口子吃了一顿,借口天黑,陈凡就把人赶走。
看到他家六斤半就不得劲!
这两口子就没憋好屁,以后再带着六斤半,门都不让他进来。
听着陈凡骂骂咧咧的,曾阿黎就觉得好笑,可以想象,二十几年后,新姑爷上门,肯定不招他待见。
“我闺女呢?”陈凡转头就问。
“奶妈带去喂奶呢,对了,有个事儿要说一下。”
曾阿黎挽着丈夫,认真说道:“按老家的习俗,咱们闺女出生,过年得回去上族谱,今年就回老家过年?”
去年,老家的房子已经建好。
不过大家都忙,就没有回去,今年确实该回去一趟。
村里每年有孩子出生,都是过年时统一录入族谱,生女儿还比较简单,如果是男孩,还要去祠堂领红灯笼挂家门口。
上次去村里待那么久,曾阿黎对这些习俗门清,既然在老家认了亲,也入了族谱,那就该按老家的习俗来。
最主要是,之前一直没怀上,回老家捐钱铺路就怀上,她就认为是祖宗保佑,如今有了孩子,得回去给老祖宗上一炷香。
“那就回去过年,老家那边过年,各种活动挺多的,可以多住一段时间,离过年还早,事情都可以提前安排好。”
“现在最着急的是阿静的婚礼。”
闻言,陈凡一头黑线,小姨子要结婚,自然是好事,就是小姨子很不地道,找了一个大自己三岁的。
开口,就是姐夫!
是每说一句话,前边都要带“姐夫”二字,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那丫头,非要闹这么一出。
见他这样子,曾阿黎忍不住抽了他一下:“怎么着?喊你姐夫,你还不乐意?”
陈凡悻悻,讪笑道:“哪能不乐意,阿静的婚礼应该轮不到咱们操心,长辈们就包圆了,还不如想一下,送他们什么好。”
“你觉得呢?”曾阿黎反问。
PS:二更到,有点感冒,头昏沉沉的~
第267章 抢李超人的
“阿静现在也不差钱,送一些能传家的吧。”
曾阿静说是干助理的活儿,还不如说是干总裁的活儿,无论是露露乐蒙,还是羊城的工厂,基本都是她在管理。
待遇,自然是拉满的。
除此之外,曾阿静手上还有工厂一成的股份,是标准的小富婆。
曾阿黎想了一会儿:“往后整个企业的管理,基本上都要交给阿静,露露乐蒙的股份,也拿一成给她吧。”
“回头你们姐妹俩商量。”
陈凡不在意这些,她们姐妹之间商量着来就行:“先去地下室,给阿静找一些传家的物品。”
俩人先去西跨院,这边一直空着没住人,不过地下室的空间却非常大,将近 800平米,水泥层非常厚,也足够坚固。
这边放的都是古玩字画!
当初花了 2500万美刀购买古玩字画、玉石翡翠,古玩和字画的占比也不少,地下室里已经堆满。
除了一排排架子,还堆着箱子。
看到这里边的东西,曾阿黎不由地翘起嘴角:“回头上古玩市场淘几件好玩意,免得以后被人笑话不入流。”
“怎么说话呢!”陈凡气得脸黑。
这里收藏的都是官窑、宫廷用具,过个十几年,随便拿出去一件都价值不菲,属于精品。
但要说重宝,可能真没有。
这里边的东西都是文物商店运送过来的,限定就是乾隆六十年以后的,自带先天缺陷。
像后世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元明青花什么的,一件都没有。
仔细想一下,陈凡走向角落,打开一口箱子,里边摆放着不少瓷器,都是当初李红兵留下的。
这里边应该有重宝!
上辈子,张建军靠着这些东西屡次翻身,价值肯定不低,只是陈凡一直没有找人鉴定。
之前其实想找人鉴定的,李秀珍帮忙找人,但对方一听是陈凡,直接就拒绝,给多少钱都没用。
陈凡在收藏圈的名声是臭的!
当初他那篇关于古玩字画真实价格的文章发表之后,被大量的报纸、杂志引用、延伸。
造成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感谢,但收藏圈视他为仇寇。
原本花个废品钱就能买到古玩,运气好的话,一两块钱就能买到清三代的御用瓷器。
文章发表之后,大家都没得玩。
现在老百姓都精着,但凡家里有老物件,全都捂得紧紧的,不是着急用钱,根本舍不得卖。
就算拿出来卖,张口也是高价。
而且还不随便卖,都会到处打听价格,想要闭着眼睛捡漏,不是说没可能,只是难度非常大。
文章发表好几年,京城有个姓马的年轻人,还时不时地把陈凡的名字拎出来,一不爽快就要骂上几句。
“缺德缺到姥姥家了!”
话虽如此,但陈凡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功德无量,很多人手上保存着老物件,将来说不定就是翻身的资本。
至于捡漏的玩家圈子,陈凡只能表示,关我屁事!
哥们又不混你们的圈子。
想了一会儿,陈凡决定,回头拿去京大,找个考古系的老教授鉴定,自己在京大,名声还是很好的。
重新盖上箱子,陈凡开始挑选,找了一堆嘉庆时期的粉彩花瓶,又拿了两幅字画。
有这些,就够了!
把字画让曾阿黎拿着,自己一手一个花瓶:“回头再去东院的地下室,给阿静挑选两套首饰。”
曾阿黎应下,很快又去忙活。
挑选了一套和田玉、一套翡翠的,这几年和田玉、翡翠都在涨价,就是涨幅不大,毕竟国内的经济还没到那个程度。
不过 85年开始,涨幅还算明显。
随着大量民营企业成立,以及前些年个体户的开放,国内已经出现一批有钱人。
再过几年,奢侈品就会有市场。
曾阿黎和赵园园都在考虑,找个合适的时间节点,让露露乐蒙和洛神两个品牌进入内地。
前期,也没打算挣钱!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