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285节

  星火地产拥有 36宗土地,当初中建入股拿走 40%的股份,内地这边也划了不少土地出来。

  在羊城这边,就有一大片。

  不仅足够修建一座世界第一高楼,周边还能配套修建几十座甲级写字楼,打造成一个商务中心。

  同样的,还有深市、京城、魔都。

  这么大的工程,星火地产一家也吃不下,陈凡打算引入其它企业一起,胡应相无疑是最合适的。

  他有技术!

  别看内地的经济发展飞快,却匮乏修建高楼的经验,胡应相早在 1980年就建成香江第一高楼。

  大致介绍了一下情况,陈凡接着说:“老胡,我们两家,加上中建,以及羊城,足够把这个项目做起来。”

  胡应相轻轻地敲了下桌子:“陈先生,建设只是一方面,你有没有考虑过商业营收?”

  “这样的大工程,投资要多少?”

  “几十亿,上百亿!”

  “既然是投资,就要考虑营收,别最后建起来,卖不出去,也租不出去,全部变成空楼。”

  闻言,陈凡微微沉吟:“老胡,七九年你就回内地了吧?这么多年过去,你觉得内地的发展怎么样?”

  胡应相掏出香烟,一人递了一根,自己也点上:“正因为看好内地,我才回来搞基建,但现在盖第一高楼,步伐未免太大。”

  陈凡把烟点上:“咱们现在谈,到立项,再到设计完成,怎么也要一年时间,建成还要好几年,足够经济发展起来。”

  胡应相沉吟片刻,又吸了口烟:“我考虑一下,这个事情需要董事会讨论通过才行。”

  “回头我让人把资料送过去。”

  送胡应相出门,陈凡和老顾又坐下来,聊起嗨乐的事情。

  “刚才那个胡先生是?”

  跟着曾阿黎回到房间,宫雪有些好奇,听刚才他们说的,要在这里修建世界第一高楼。

  “胡应相,香江的富豪,大地产商,香江第一高楼就是他建的。”

  曾阿黎打开行李箱,把衣服拿出来,挂衣柜里:“还有咱们现在住的华夏大酒店,也是胡应相建的。”

  “陈凡说过,胡应相是爱国商人,是香江最早一批回来内地投资搞基建的,投资了很多项目。”

  “别看陈凡在他面前没大没小的,还有些不正经,其实陈凡挺敬佩他的,像胡应相这样的人不多。”

  “之前陈凡就拉着他,还有英姐,一起投资了广深、广珠、京津三条高速公路,现在都已经通车。”

  闻言,宫雪咋舌。

  不了解不知道,这趟出来算是长了见识,心想陈凡到底是干什么的,还投资高速公路,那得是多少钱?

  不过,她也仅是感慨而已。

  站到窗户边上,看着远处的景象,思绪不自觉地漂洋过海,想起了远在大洋彼岸的丈夫和女儿。

  女儿多大了?

  当初回国时,女儿才刚满月,她也刚出月子,如果不是《最美的青春》还没拍摄完,她早就想飞过去。

  经历过谣言的攻击,大起大落之后,她更清楚人生的意义,没有什么比家人更为重要。

  悠悠地叹了一句。

  曾阿黎能够理解她的惆怅:“《最美的青春》快拍完了吧?”

  宫雪嗯道:“估计还要两个月。”

  曾阿黎问道:“拍完之后呢?打算去米国,还是留在国内?”

  宫雪愣住,并没考虑过。

  留在国内就要跟丈夫和孩子分开,如果去米国,自己的演绎生涯就无法兼顾。

  “有没有考虑全家一起回来?”

  “回来吗?”

  宫雪沉吟了片刻,苦笑起来:“我自然是想回来的,可我丈夫那边……内地的收入还是太低了。”

  丈夫是博士,属于高薪阶层。

  至于宫雪自己,说是内娱女星的扛把子,收入其实不高,像这次拍摄《最美的青春》,片酬也才 3.6万元。

  这都算高的。

  很多演员的片酬跟领工资一样,一个月就几十、上百元。

  一时之间,宫雪不知该如何选择。

  歇息了一夜!

  翌日大早,就有人过来敲门,是一支香江请来的化妆师团队,专门过来负责宫雪的造型的。

  精致的妆容,奢华的衣服……

  换上这一身之后,同为顶级的美女的曾阿黎,眼睛都为之一亮,不愧是内娱第一美女。

  从酒店出来,上了汽车,很快抵达京城路,在八十年代末,这里就相当于京城的王府井。

  唐人街超市!

  门口已经搭好舞台,聚集了大量的观众,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展开宣传,宫雪会出席,还会演唱歌曲。

  宫雪可不仅会表演,音乐舞蹈样样精通,当初在文工团也是台柱子,并不是只有美貌的花瓶。

  路演、剪彩……

  台下不仅有观众,还有很多记者,一套流程走完,超市打开大门迎接来客,很多观众涌了进去。

  嗯……开业大酬宾,有打折!

  这是重点。

  曾阿黎挽着陈凡,在边上找了个地方看了一会儿:“人还挺多的,看样子是唐人街超市进入内地是没问题的。”

  “稳妥的!”

  “这么自信?”

  “不是自信,是必然!”

  陈凡指着街上的其它店铺:“不说商品品类,单单服务就能甩他们一大截,内地的服务业……一言难尽!”

  “这个倒是!”曾阿黎都懒得吐槽。

  从计划经济开始,无论是百货大楼,还是供销社,又或者小饭店,服务业就不像服务业。

  服务员才是爷!

  端着铁饭碗,拿着高工资,位列八大员,看不起顾客才是常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走进超市,普通人就有“上帝”的待遇,消费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看了一会儿,夫妻俩接上宫雪就先回酒店。

  翌日,宫雪回京城,陈凡已经安排人送她去塞罕坝拍戏。

  陈凡两口子也各自忙碌起来。

  曾阿黎在羊城有一家大型工程,集合材料研发、纺织、印染、制衣等项目,前后投资好几个亿美刀。

  之前都是露露乐蒙的三位总裁,以及曾阿静负责的,曾阿黎过来比较少,这趟过来,正好看看。

  看到妹妹,曾阿黎就皱起眉头:“还有三个月!”

  “姐,我们已经在努力了。”

  曾阿静苦着脸,上次亲姐下了死命令,半年内没怀上就要停掉自己的工作,转眼已经过去三个月。

  “那我管不着,反正三个月后,你没怀孕就回京城歇着,什么时候怀上,再谈工作。”

  “我知道了!”

  曾阿静悻悻,挽着亲姐的手臂:“时间还没到,咱们先谈工作,我带你到厂里到处转转。”

  曾阿黎淡淡嗯道:“走吧!”

  曾阿静摸了下鼻子:“姐,我是你亲妹妹,咱能不能热情点?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俩是对手呢。”

  曾阿黎呵呵:“你要不是我亲妹,我都懒得管你,巴不得你一辈子不结婚不生子,给我当牛做马。”

  曾阿静识相地闭嘴,心里嘀咕着,在自己面前是真威风,在姐夫跟前,就跟个小绵羊一样。

  另一边,陈凡也在忙。

  老顾亲自开车过来,推着陈凡上车:“今儿无论如何,得去公司转一圈,提点意见,别搞得跟你没关系一样。”

  “放心吧,这次会在羊城待几天。”

  陈凡系好安全带,摸了下鼻子:“先去液晶厂,我要先了解一下,咱们的液晶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

  PS:二更到~

第291章 阿黎的新想法

  当初收购电视机厂,陈凡就给老顾写了一份未来电视机技术发展研究报告,在 OLED出来之前,液晶技术尤其关键。

  八十年代液晶技术已经开始应用。

  目前主要应用于计算机显示器、电子手表等,还有就是寻呼机的显示屏,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老顾十分重视未来技术的研发,大屏幕还做不出来,小屏幕完全没问题,已经开始给内地的电子表厂家供货。

  陈凡最新成立的寻呼机品牌,早在建厂之前就跟老顾协商好,将会从这边采购显示屏。

  自家产的,便宜!

  要是从小鬼子那边进口,消耗外汇不说,价格还贼贵,关键是有了营收之后,才能刺激技术的研发。

  在液晶面板厂逛了一圈,出来之后,陈凡又说了一句:“除了液晶面板, OLED技术也不能落下,那才是未来。”

  未来要做手机,绕不开 OLED屏!

  早在 1979年,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就在实验室中发现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技术。

首节 上一节 285/4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