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479节

  “题外话到此结束。”

  “接下来我要把大家寄来的东西,送给许今秋慈善基金会的员工们,他们其实才是最辛苦的。”

  店里来了很多搬运工,把所有东西搬到停车场,这里停着十几辆不限行的小货车,勉强能装下所有东西。

  陈言音关了店铺,让谢芸跟拍,一路开车来到星火小区,直接开到小区内的小公园。

  从车上下来,镜头一转,都是一群老头老太太,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年纪大的,已过七旬。

  “四丫头,又闹什么幺蛾子?”

  关小羽、颜丹青和柳青迎了上来,陈言音赶紧过去问好,又让镜头对准三人:“朋友们,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位是柳青,柳阿姨,是基金会的二把手,从 1984年开始,就一直负责许今秋慈善基金会的运作。”

  “这位是颜丹青,颜阿姨,也是 1984年加入基金会的,负责外联事宜,基金会碰上大小事情,都是她负责的。”

  “最后这位,关小羽,我的姑姑,周静姝的妈妈,负责基金会的项目、资金监管和落地。”

  “基金会的运转全靠她们。”

  “还有身后的叔叔阿姨们,以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哪里需要建学校、怎么建、后期监督,都是他们干的。”

  “还有申请助学金的。”

  “每年都有很多人申请,他们要跟当地的志愿者一起,到申请者家里、邻居走访,确保助学金能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很不简单。”

  “带你们随便采访一个,刘大爷,就您了,您是哪一年来基金会的,之前是干什么的?”许今秋拉住一个七旬老头。

  刘大爷轻轻弹了她一个脑瓜崩:“四丫头,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小时候白带你玩了。”

  陈言音捂着额头:“刘大爷,开直播呢,您好歹给我点面子,赶紧说说,网友们都好奇呢。”

  “你就是闹腾。”

  刘大爷笑了笑,又说:“我是 1983年到基金会的,在这之前,我是鸿丰机械厂的副厂长。”

  陈言音又问:“您一个副厂长,怎么跑基金会上班?”

  刘大爷翻起白眼,没好气道:“还不是你爸?就没见过你爸这么损的,就会给人下套。”

  “当年你爸怎么操作的?”

  “ 1983年,国家正缺外汇,你爸拿着 2000万美刀找到高层,说要弄慈善基金会,但缺人。”

  “他还给上头承诺,每年投入不会少于 2000万美刀,条件是上头替他挖一批精英过来。”

  “有外汇入账,上头肯定答应。”

  “前后挖了两批人,都是各单位、各部位的二把手,连京城城建的副局都被挖过来。”

  “不是挖,是一纸调令。”

  闻言,陈言音悻悻,尴尬道:“您就没不服气?当时你们可都是有编制的,调令也不一定有用。”

  刘大爷哼道:“当然不服气,就没人服气,当时你爸承诺,全员工资涨三倍,让大家留下来干一年。”

  “一年之后,想回去都可以。”

  “那您怎么没走?”陈言音又问。

  刘大爷没好气道:“刚开始,很多人没走,是因为你爸给的多, 85年就宣布要建小区分房。”

  “就是现在的这个小区,直接建 120平米的,当时住房条件多困难,能分到这么大的房子,谁舍得走?”

  “房子建成后,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些大家电,全都配齐,在当时的京城,那是独一份。”

  “后来不想走,则是舍不得。”

  说到这儿,刘大爷叹了口气:“能帮助别人,看着别人一点点地变好,大家都喜欢上这种感觉。”

  “尤其是去偏远山区,看着新学校建起来,孩子们的笑脸,那种感觉,真的,多少钱都换不来。”

  说到这儿,刘大爷嫌弃道:“最缺德的就是你爸,大家刚适应这样的生活,他就跑过来挖人。”

  “你们家的很多企业,很多高管,都是从基金会挖走的。”

  “尤其是头几年,你爸的锄头,挥舞得那叫一个欢,当时大家刚过来不久,对基金会没什么感情,挖人很容易。”

  “到八十年代后期,你爸还想挖人,呵呵……挖不动喽。”

  陈言音摸着鼻子:“挖过您没?”

  刘大爷呵呵,嫌弃道:“怎么没有, 89年的时候,让我去香江上班,说年薪 80万港币,我都懒得搭理他。”

  “这里很多人都被挖过。”

  “你爸是真精明,基金会成立,找国家帮忙挖人,然后他从基金会挖人,把这里当人才库了。”

  “刘大爷,开直播呢,好歹给我爸留点面子。”陈言音讪笑。

  刘大爷翻起白眼:“你爸……呵呵,从基金会成立之后,除了过来挖人,就见不到他人,他可没啥面子。”

  “刘大爷,您是退休了,您儿子、闺女还在基金会上班,小心我爸给他们穿小鞋。”陈言音打趣道。

第490章 陈言音的怒火

  看着直播,网友非常惊讶。

  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子,曾经竟然是一家工厂的副厂长,在八十年代,甚至有机会拿到年薪 80万的工作。

  那时候的 80万是什么概念?

  京城的普通职工,工资也就小几百,在当时,那就是一笔巨款,干一个月就算暴富。

  然而,老头子拒绝了。

  这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可以想象,当时老爷子肯定很纠结,一边是高薪工作,一边是喜欢的工作。

  能拒绝的人,恐怕很少。

  还有很多人发弹幕,羡慕基金会的待遇,八十年代就能住上 120平米的大房子,还是在京城。

  那年头几乎没什么商品房,很多都是单位自建,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六七十平的,很少有大房子。

  从中能看出,基金会对自己的员工很好,不但分房,连彩电、冰箱、洗衣机都有,这些在八十年代都是奢侈品。

  “四公主的爸爸多遭人嫌弃啊?”

  “看大爷的样子就知道,超级不待见的,不挖还好,一挖,心里得多纠结,拒绝后,都要后悔一辈子。”

  “人家是真会玩啊!”

  “找国家帮忙挖人才,再从基金会挖走,在那个年代,工作都是包分配,想挖人才可不容易。”

  陈言音又随机采访了几位大爷、大妈,都是八十年代有职务的,每一个都有不俗的能力。

  也让人们更加敬佩这些人。

  尽管基金会的条件很好,但留在原单位,发展也不会差,尤其是被挖来的,有一些人本就是高管。

  “接下来,我们要把东西分给大爷大妈们,很感谢大家寄来的礼物,大爷大妈们都很喜欢。”

  “还是那句话,大家不要再寄。”

  “既然大家都想念许老师,要不然这样,明天我发布一条许老师的视频可好?就当是交换条件。”

  “就这么定了啊!”

  直播就此结束,陈言音松了口气,又喊了一句:“大爷、大妈们,明儿估计还有一批,大家记得来领啊。”

  大爷、大妈们倒很乐呵。

  他们有钱,也不差钱,以前工资就是同等岗位的三倍,退休之后也拿着很高的退休金,都是有钱的主。

  但网友们寄来的都是好东西,野果、菌子、蜂蛹、斗米虫……还有很多土特产,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陈言音也拿了不少包裹回家,都是蜂蛹和斗米虫,小时候跟二妈去农村玩,没少吃这些,味道是真的好。

  鸦儿胡同人多,刚好够分。

  “二妈,尝尝,都是新鲜的,别人特意寄给你的。”

  让厨房做了一盘斗米虫,陈言音亲自端到东跨院:“这一大盘子斗米虫,不知道要劈开多少云实树才能凑齐。”

  “大家一起吃,让你们沾沾光。”

  许今秋嘚瑟地挑眉,夹起一只虫子放进嘴里,轻轻嚼起来:“就是这个味,酥脆,还有一股很特别的鲜香味。”

  “你就嘚瑟吧。”

  赵园园边吃边点头:“有点想大理了,要不去玩一趟?顺便看看小阿朵,正好她开民宿,就住她家。”

  许今秋看向丈夫:“去吗?”

  陈凡微微点头:“那就去,正好京城热,大理还算凉爽,把老人都带上,去避暑。”

  许今秋嗯道:“那就去,住个把月再回来,可惜火把节过了。”

  “明年再去呗。”

  陈凡夹了一条虫子放进嘴里:“都退休了,也没正事,以后就带着爸妈他们到处走走。”

  “我也去!”陈言音符合道。

  陈凡嫌弃道:“你去干嘛?好好开你的店,净惹事,自己上网看看,多少人在抨击你。”

  “抨击我?”陈言音愣住。

  陈凡呵呵:“要不然呢?夸你?短视频时代,你的粉丝数量突破两千万,一言一行,都是有后果的。”

  “我没说错什么吧?”

  “自己上网看。”

  “我倒要看看谁骂我。”陈言音蹙眉,掏出手机,打开抖音,瞬间眉头就拧成一团。

  真有人骂,还很多。

  真跟父亲说的一样,账号粉丝突破两千万,一言一行,都是有后果的,哪怕并没有说错什么。

  很多时候,对错并不重要。

  只跟利益有关。

首节 上一节 479/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