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13节

  孩子已经选好:“红的!我们买这个红的好不好。”

  让卫东真把她当娃:“行行行,你好好工作,也去学个驾照,过两年我跟你姐就把这车给你开。”

  他很清楚这只是个过渡用车,过两年再买别的车应该不难。

  董雪晴跳回来,开心得跺脚:“好!我一定要去学,姐姐一起,我好高兴!”

  姐姐也被感染到:“可以吧,我们要这辆红色的,像个消防车。”

  的确,全身大红色的车身好像在后来成了消防车的专用色,路面上就极少看见吧。

  可销售经理却犹豫下:“那……这辆车我们不保修。”

  汽车是大件,机械保养维修更是家常便饭,东风、解放这些车型每个月不修一两回,简直不正常。

  而这些“进口”汽车,新车型厂家不保修就没人会修了。

  这些引进组装车的厂家,其实也是在通过这个维修过程练技术。

  之前那辆五十铃都有厂里保修承诺,不然那坏了怎么办。

  让卫东才凝神注意:“为什么?”

  对方也不隐瞒:“因为早期把这个系列每个型号都弄了几部零配件回来组装学习,这辆车带了原装的分动箱,是什么四驱,可厂里后来引进的产线就再也没带这个,全都是两轮驱动,所以价格一样,但这一辆没有配件维修,你考虑清楚。”

  反正以让卫东这么浓缩了四十年的大院停车场阅历,都从未听说过这种几万块的小面包车居然还有四驱。

  但恰恰他又是个知道四驱很有用,更不在乎什么保修的半吊子,因为随着条件越来越好,这些东西有的是人会钻研。

  再说他对原装进口件的寿命还是相当信任,打着火感受下:“行吧,那就买这个。”

  姐妹俩都是上车开走了,才听让卫东简单解释了下:“油耗可能高点,但路面打滑之类安全性会高些,有些时候遇到烂路通过性也会好点,不重要,买个开心。”

  女性确实对这些机械性能不熟悉,但两姐妹都颇为新奇的在后面两排座位尝试,连小婴儿都在座椅上好奇乱爬。

  妹妹主要是觉得好玩又惊喜:“这就是我们家里的了?太舒服了,这个座位好舒服,这扶手为什么这么厚,可以翻下来变座位吗?哇!我可以在第三排横躺睡觉呢。”

  姐姐已经坐下来舒适的靠着二排折叠扶手,帮妹妹把翻飞的裙摆拉扯下,另只手扶着女儿看外面:“现在去哪?”

  让卫东早就把车掉头,沿着在建的邮电大楼周围转悠:“你看这距离邮电局就两百米,有菜市有车站,小晴,你自己住这里好不好?”

  从昨晚开始就没注意听的小妹,这下咂摸出味道:“我自己住?你们不住这里?”

  让卫东不怕羞:“你已经是大人了,我跟你姐住一起当夫妻,你实在是不方便……”

  话还没说完,后面已经哇啦啦的哭起来,而且看见小姨哭,婴儿也莫名其妙的跟着哭。

  董雪莹抱歉得不得了,顶着两边的立体声,连忙拉妹妹在身边坐下哄:“我的主意,我的错,我想你独立在社会上生活……”

  一边说一边对后视镜瞪眼,咋能这么硬来呢。

  让卫东不怕担责:“小晴,在商州和蓉都你都喊我姐夫了,现在我真要跟你姐结婚过日子,你不应该成全我跟你姐幸福生活二人世界吗,哦,还要带着女儿。”

  他真是从未有过姐妹,也没跟女友、老婆之类长期相处过。

  一点都不考虑女性思维的区别。

  尤其是这种姐妹相依为命长大的孩子,被抛弃的感觉只会哇的仰头大哭,外甥女赶紧跟上。

  董雪莹头都闹麻了,一点听说要结婚的幸福感都没有!

  可她也没暴脾气,颇有点逆来顺受的开口:“卫东,以前我在商州也说过,尽量我们跟小晴一起住段,她这几年读书辛苦了,在家里缓和两年再去社会上独立,好不好?”

  让卫东是想划清界限啊,这小姨子太活泼了。

  而且这会儿不是火头正旺吗,住在一起的确很妨碍。

  可这哭声也太闹腾了。

  本来听家长谈话,都悄悄放低点哭声,安静下来只有发动机轰鸣,就又嚎啕大哭,简直收放自如。

  让卫东还没这么熟练的辨别功夫,只琢磨老子的快乐起码要少一半。

  但想想章兰芝那才几天,就开始管人,跟快乐的单身汉生活相差甚远,多个小姨子没准儿好点。

  那就开车在邮电局附近选了栋看起来最新的住宅楼,靠边停了去问。

  果然这越新的户型面积就越大,能出租的也不少,三室连儿童房都有了,六十块一个月,也是普通工资住不起的。

  让卫东看看分布,尽量把房间分派远点应该也能隔绝动静,行吧。

  董雪晴早就没哭了,但眼睫毛上都还挂着泪珠呢,殷勤的抱着外甥女探头到处看。

  虽然空荡荡的只有几件家具,更谈不上装修,这时候都是新房怎么样就怎么住。

  比商州那个老砖瓦房,已经窗明几净到哪里去了。

  让卫东只看董雪莹点头,那就先租一年,剩下交接水电费之类怎么交就行。

  姐妹俩都很喜欢,推着他该上班去上班,她们收拾好了晚上回来吃饭。

  让卫东也不透露自己学来的装饰惊喜,嗯嗯的还当面抱亲了口才下楼走人,羞红脸的董雪莹被妹妹笑了好一阵。

  可姐妹俩又不由自主的抱着在阳台上看红色小面包车远去,还有隔着条马路的邮电大楼塔尖。

  对未来确实充满了希望。

  赶紧忙起来布置整理。

  让卫东出来还观察,这没有停车场的住宅楼到大马路是小巷子,停这种微型面包车完全不妨碍往来,要是双排座、大卡车就准保惹人嫌。

  而且出来顿时觉得对面的邮电局长话厅太方便自己跟四面八方联络了,顺便打了一连串电话。

  给红光厂门市部那边的市话,给粤东廖师傅家,平京高校宿舍留言,西山厂确定货物,冀北胶卷厂敲定出货日期的一堆长途,还打到机械厂和丁海峰的警署去询问情况。

  等到程控电话对外开放了,一定要在家里安上。

  然后在大学那边下午四点过就收工走人。

  本来安排下去的事务也基本都在展开,不需要他守着干嘛,沈翠月也对他开个崭新的红色小车来尽量不动声色,就石头喜欢得爱不释手,让卫东就带着他和毛儿,到校区宽敞的偏僻路边试着玩了几圈。

  不上学也总得学个手艺吧。

  但有了这种代步小车就是方便得不得了,让卫东先回了趟市中心,去像馆拿了一堆照片,还偷偷把秘书的合影藏到招待所衣柜顶上。

  在狗蛋他们一群家伙的欢呼声中,从大卡车上搬下一大堆东西塞进面包车里。

  又不得不让他们在招待所停车场开了几圈,才在好多围观眼神中回家。

  这下总算是正儿八经有个家了吧。

第128章 技术浪潮已经漫到腰间

  而且有家第一天,董雪晴就表现出家里有她还是很值得的。

  当然也是让卫东帮她选择还是到邮电部门上上班的结果。

  让卫东的出发点当然是你现在还是丫头片子,没必要跟着我们天南海北的到处乱冲杀,先到邮电局这种正在面临大爆发的通讯部门去成长学习个几年。

  等大部队能换飞机、搞大事情了再来加入。

  毕竟到今天为止,董雪晴才是所有人当中文化学历最高的。

  别笑她只是个中专学历,那可是蜀川第一含金量的存在,往后三四十年的电信技术重要性也证明了行业选择比学历高低更重要。

  再说这姑娘也比同龄人成绩好,又有拼劲。

  晚上让卫东回来,刚开始忙碌布置,顺口说起今天出门打了一堆长途电话的事。

  在身后帮忙的凤雏就说了个事儿:“其实我们家应该可以安电话,我也是昨天到单位,迎接我们的领导介绍起对面正在新建的这座邮电大楼,目的就是为了能安装更多电话交换机,知道交换机吗,哥。”

  让卫东还真知道:“就好比我们家里安个,随便你给我打,给你姐打,或者同时我给小蝶打电话都是自动的,对吧。”

  其实准确的形容是像路由器,税务大院的电话、金税工程、整个税网改革,一茬茬的技术提升,保安们不明觉厉的全都旁观了。

  很多时候也像现在的董雪晴这样,帮着给安装工打下手。

  凤雏就欣喜:“哥你真厉害!江州局申请了全世界最先进的程控交换机,外国的,体积很大要装在对面大楼里,装好了就能给全国各地打长途,全市增加五万门电话机接口,但这个钱从哪里来呢?”

  她还蛮得意:“是江州局发明的这个办法,收初装费,一台三千五,嘻嘻,其实一万台就能赚回来了,现在据说全国都在学。”

  让卫东笑得榔头差点砸手:“这不跟公摊费似的压榨消费者么,还洋洋得意多牛逼……嗯,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去申请装一个?”

  董雪晴已经是业内人士:“对,现在还没对外,但局里职工有指标,装一个以后就算我们搬家,也能移机迁走。”

  董雪莹端着香喷喷的菜肴出来:“我说你花那么多钱买衣服买车,还不如给麻辣烫店里,厂里分别装上电话,大家工作都会方便很多……哎哟,真好看,没想到你这欣赏水平很高啊,以前和你爸妈住那个出租屋怎么没这么搞?”

  每周进账四五万,外加每月十万钛锭收益的让卫东,现在阔气得很:“赚钱不就为家里用吗,那就家里装一个,麻辣烫店里确实也该装,我再找老秦给招待所办公室装个,他们好像是走军线,五百,之前觉得没必要,我又没天天在办公室,谁接电话呢,你来坐镇了就可以。”

  至于欣赏水平,那时候没遇见沈老三学习呗。

  多简单,上午打电话叫红光厂门市部那边的乡里妹子,去隔壁印染厂买几匹布料给狗蛋。

  等大东风中午前把肉菜带到店里就运过去,更有从周围厂里买的床单被套、毛巾被,各种物资带过来。

  现在把成卷的条纹布料、花布,就像墙纸那样用钉铺在墙面。

  只不过沈翠月做的半腰高,让卫东索性满铺。

  整个房间里漂亮的气质简直不输四十年后。

  而且花布都是随机买的,一卷贴一间房还有剩。

  两姐妹拿了剩布在让卫东屁股上比划下,觉得可以做点裤衩背心之类,难度不大,家里就能自己做。

  于是哪怕还没几件家具,这客厅立刻变得温馨起来。

  让卫东端着饭碗,满意的环顾四周:“那会儿不过是临时落脚,现在要长住了,最好还是等到政策什么时候允许买房,买套自己家来布置好。”

  凤雏马上报名:“以后自家的房子我也要有间屋!”

  让卫东叹气:“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自己独立出去住不好吗,女儿长大都要嫁人的。”

  董雪晴马上作势撇嘴要哭。

  姐姐赶紧护着:“他瞎说,随时都是你的家,吃饭吃饭,今天你不是回宿舍去了吗,收拾好没,以后上班还要不要去休息?”

  妹妹马上眉飞色舞:“休息啥啊,还没家里近,这里到大楼一百米都不到,我是去拿他们帮我领的工作出入证,我听说宿舍旁边有马戏团,就在今天买车过去点的地方,吃过饭去看看呗。”

  两口子对视下,董雪莹眼里分明都是促狭的央求。

  好像在说晚点晚点,先出去玩玩。

  可能为了申请方便通过,还嘟了嘟嘴。

  不太熟练,但对付让卫东这种短期培训班出来的菜鸟,已经绰绰有余。

首节 上一节 113/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