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16节

  就像董事长或者销售总监跟办公室主任的晨会交流,下车前还能亲吻下,哇哇叫的孩子也亲了一脸口水。

  让卫东才带着幸福的感觉去厂里。

  沈老三已经被蜂拥而至的提货单位冲得东倒西歪。

  而且还给让卫东汇报了个信息,昨天刚安装好的电话,让卫东不是下午去四面八方呈送感谢吗,今天已经有电话打过来,说有市领导下午要来视察。

  这就是有电话的好处,甭管是谁促成这件事,人家打电话来表功,也能让这边做好准备。

  六月再穿西装就没必要了,但崭新的衬衫、西裤还是必不可少,沈翠月拉着赶紧回屋更换。

  让卫东的确有普通住家好男人的底线:“你拿给我自己换了就是。”

  沈翠月推他进里屋:“我只会等你信我,用骗的诱惑你可不就糟践了,赶紧,我也要换!”

  反而她在外面忙:“昨天有十一家单位把货提完了,今天上午已经有十六家来等着,百货公司跟我说要五万包,但是后结账,我没搭理。”

  让卫东惊得打开门探头:“啥?百货公司也找……”

  恰好看见个只穿内衣的光滑脊背,正在扭着提那商务套裙,主要是能看见黑色的吊袜带还没绷在长筒袜上。

  半遮半掩的感觉太诱惑了!

  沈翠月听见背后声音变化,不闪不躲的回头若无其事:“反正早就说了都是你的……百货公司怎么了?”

  让卫东愣了下立刻把自己关回去:“我们……做的所有销售目的,现在还是为了可以进百货公司啊,他们摆在柜台上带动销售就完全不同了!”

  戴着口罩的姑娘还做个鬼眼表情才疑惑:“可他们要后结账,那怎么办?”

  让卫东也倒吸口气,冲淡了刚才的视觉冲击:“啊,这个很烦吧,不就可以拿捏我们了,五万包我们批发价八毛,也是四万块,哪怕算我们的成本也大概是……”

  外面已经帮他算了:“两万四!”

  让卫东是真犹豫,他要带着这个产品去打广告,但广告打出去肯定就要让消费者能马上买到,起码是尽快,不能等个一年半载。

  就算不懂铺货这个专业术语,他也知道要先有地方买。

  都上砖儿台打广告了,肯定全国各地要有,他今天来就是准备要给东西南北中发货的,没想到连他都挤不出几片来。

  各家单位全都蹲在门口,出来个千儿八百包立刻提走!

  昨天能赶来的职能部门都是周围的现管,肯定要给。

  今天就是市里的警察、卫生、税务、医院、教育等各种单位,都有这类妇女职工福利资金,得了消息,甚至大多是得了女领导指派过来必须拿到,肩负了整个单位女同胞期待的重任。

  只顾眼前肯定就主要给江州本地,可目标是全国啊。

  不趁着这会儿全国各家企业还没反应过来,赶紧打广告卖货站住脚,等四面八方都开始生产了咋办。

  所以百货公司这种地方销售制高点还是要去吧。

  关键就在这个后付款太恶心了。

  让卫东能猜到,只要打了广告就是各地百货公司拿着钱来排队提货。

  可这个广告前的阶段,还非得被这样拿捏,只觉得恶心!

  关键他还本来就有自己的东西南北中销售点。

  沈翠月以为他在犹豫,快速穿上衬衫靠门边来扣衣收拾:“不光百货公司,还有商社、供销社也这样要求……”

  让卫东又差点开门:“供销社?!他们要多少?”

  沈翠月很清晰:“十万包,但每次可以付两成预付金,因为他们是年结款。”

  让卫东就忽略了那个什么商社:“你穿好了吗?”

  得到回应慢慢开门瞄外面,确认白衬衫扎在深灰色套裙里的江湖妹子穿戴整齐,正在拿篦子整理头发才出来:“那就给供销社,其他都不理。”

  起码在八十年代,百货公司是每个省城、地级市到县城的浪波湾,最好的商场。

  但也仅仅就是一家商场,远没有后来动不动就是个百货集团的庞大体量。

  更没有分店,各家就是当地独立的国营单位,甚至背后进货都是当地商业局、二轻局、外贸局之类物资生产调拨单位协助。

  所以改开后没了统购进货渠道,倒闭的才那么多。

  扛过那段当然就是顶级大百货集团,依靠国有资产都能轻易成为巨无霸,再发展众多连锁商场。

  商州最后就是被江州百货集团给覆盖,老保安日常还是知道。

  可这会儿真就只是个大商场,得罪了也就得罪吧。

  实在是供销社才是农民最熟悉的小商店。

  每个乡镇赶集赶圩的街道,都必须有供销社,好多农民一年到头有点现钱,都是去供销社买点地里不产出的布料盐茶烟酒甚至农具。

  在不允许随便私人买卖的年代,供销社就是乡下唯一的国营便利店。

  恰恰让卫东春节后去平京,不是参加了好几个座谈会么。

  其中有次就是去全国供销总社。

  当时才知道自己一直以为土不拉几的乡下便利店,其实是目前国内绝无仅有的“超级连锁店”!

  因为是为广大农村地区服务,供销社的商品不那么丰富,主要强调有无而不是品类选择。

  更因为农村消费力较低,所以价格控制得也很低,由整个供销总社系统在统一配发,起码是省级、市级这个级别会朝着下面配货。

  反而大城市里面可能网点少,但乡下一定要有。

  让卫东立刻决定抱住供销社这条渠道了。

第131章 几个亿的生意都是洒洒水

  而且不光是江州市供销社,让卫东立刻出去邮局打长途,希望通过于松海或者阳光日报总社,去联络供销总社!

  这就是见过世面的好处。

  没有那次去平京,跟着阳光日报参加过这些座谈会之类场面,让卫东肯定不知道乡下不起眼的供销社背后,居然还有庞大的供销社网络,上面还有个全国总社的管理机构。

  但没有后世的“连锁店”概念,谁也想不到这么毅然决然的抱住供销社的大腿有多么巨大的意义。

  可意外的是,让卫东打电话过去蓉都报社,那边说于松海刚刚调到区县文化馆了,想再多问却挂了电话。

  就最后这个反应,让卫东立刻决定去蓉都,必须到于松海家里看看情况。

  但同时他还有一系列的长途电话要打,给东西南北中的高校联络电话都留了言,让回电话到招待所的公司分机上。

  最后再给董雪莹打个电话叮嘱下,各个销售组回电话就确认发卫生巾过去给大家试销。

  尤其是平京销售组,希望他们能根据卫生巾的特点,以及在江州的广受好评,看能不能争取到阳光日报总社找之前合作过的几位记者,把卫生巾推荐给供销总社,这边也可以用很低的预付金方式给供销总社供货。

  当然话术就是卫生巾给女性生理期带来的巨大改变。

  董雪莹听说他要马上连夜去蓉都,就没那种如释重负。

  更加倍温柔:“于记者是个好人,你的确该去看看怎么样,我们要尽力回报帮过我们的人,家里你放心,明天我也会去工厂再跟沈同志交流。”

  还担心让卫东忙不过来:“要不要叫小晴陪着你去,她在蓉都也上了几年学。”

  让卫东心头本来被熨烫得服服帖帖,笑出声来:“算了吧,她成天呆在学校就没怎么出去过,帮个屁,而且她现在是邮电局员工,别打扰孩子的金饭碗,我自己去,还有几个销售员和我的两个老乡呢。”

  女朋友再提醒下:“记得再去邮电器材厂把收录机的事务交流下,你培育这么个项目不容易,别意气用事的放弃。”

  让卫东再次心头舒坦:“欧克欧克,收到麦登!”

  也没啥啵啵啵要亲两口的难舍难分,挺清爽干脆的关系。

  搞得没啥文化的董小姐娇憨挠头,晚上回了家还找妹妹打听这受到卖凳是什么意思。

  凤雏却终于有了机会,逼着姐姐交代你们晚上到底在干嘛!

  那事儿一两回还不够吗?

  沈翠月就不会多问,但也要把弟弟塞过去:“你好歹带一个,跟着你去见识,再说你在外面多个人跑腿,很多时候哪怕帮你看个眼都好。”

  让卫东想起自己第一次来江州,后来就觉得带上狗蛋舒坦得多。

  点头说好:“那我带……石头吧,你这边就一句话,没人招人,计件的临时工怕什么,人越多越好。”

  沈翠月也点头说好。

  让卫东知道从江州去蓉都要坐一宿的车,有介绍信他也不着急。

  陪着把市领导接待了才出发。

  这时候就看出来让卫东那点三四十年后的不同认知了。

  税务单位也是经常被叫去参加这种领导视察,用老施的话来说就是给领导当捧哏。

  一旦领导视察觉得哪里还不错,就要税务机关做出些优惠表态。

  必须得捧场支持各种场合。

  所以税务大院关于这种视察场景的照片也三天两头都在贴到布告栏上,局领导又跟着去视察了哪哪哪。

  这些照片都是门卫们来贴了又撕掉更换,他没手也得杵着刮灰刀去忙碌。

  于是让卫东才会下意识的在食品厂都做那些比较漂亮的高温消毒塔,要做个好看的冷库。

  这些东西就是备着给领导视察的。

  在商州他当然是有的放矢,这江州纯属习惯了。

  不是要搞个消毒隔间吗。

  让卫东就是让人来做了个木料的框架隔出车间一半。

  但这框架间都是装的大块玻璃。

  后来修正过的消毒传送带,用不锈钢盒子捂住高温传输那些生产出来的姨妈巾,就从封闭口伸进这个全封闭的“玻璃间”。

  业绩作假图好看的传统在六七十年代已经很流行了。

  工商业里面做样子的也不少。

  但让卫东现在这么干,才是真正的技术流派。

  沪海牌轿车队送来的市领导,本来走近这座校园内不起眼的旧二层楼,还有点不以为然,可能皱眉这能怎么样。

  结果走进车间,就看见三台几乎类似的机器排开,正在哗啦啦的飞片子。

  穿着白大褂的工人,正用崭新的大簸箕,把大批的卫生巾铲起来,倾倒在旁边的传送带上。

  然后消毒送进旁边的“玻璃房子”里。

首节 上一节 116/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