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19节

  但这会儿有冯主编打圆场:“这个吃螃蟹的产品已经确定了?”

  让卫东点头:“百分百定了,也得到了江州市领导的车间视察,妇联、商业局、工业局、江州大学等各家单位全力支持,这么说吧,这家厂从投产开始所有产品都是外面汽车排队来等着提货,目前已经供不应求,但你知道我的心思是要做向全国,所以待会儿有个销售渠道上的事情还要请阳光日报帮帮忙,实际上这件产品才更值得阳光日报来跟进。”

  冯主编鼓掌说好,却还想把现场拉住:“我知道你这个产品计划是要推出好几个产品,让全国人民都能用上价廉物美的好东西,既然第一场给了别的产品,收录机还是有第二场、第三场的机会。”

  让卫东摇摇头,快速吃了收工:“现在是我凭什么相信他们?看到点小钱就立刻吃到嘴里,我在乎不是这七百台我能分多少钱,而是才七百台你们就这样,七千、七万、七十万台你们不背后捅刀子啊。”

  说着丢了筷子起身:“我真就只是来问问,实在是没想到有这么蠢的企业,几百台就迷花了眼,等着别的厂家抄袭吞没你们的销售吧,我就好笑了,你们有销售吗?啥也不是还敢给我打包票好好合作,石头,去结账。”

  他本意真的是分手前嘲讽。

  可他这么年轻,把讽刺语气拉满,再俩弟弟跟着起身,的确很刺激人。

  冯主编只好无奈的摇摇头也跟着起身。

  他也补充了句:“当时这个项目是我们拉动让卫东这位已经在全国销售多少万台照相机的改革能手,希望他跟蓉都电子电器工厂合作,还专门上了报纸推荐你们的主动研发势头,没想到还没开始销售,你们就已经违约,太可惜了。”

  工程师也觉得食之无味,无奈的转头看厂长。

  校领导可能是分管这方面,也表情颇为难看的看厂里。

  那位厂长脸色红一块白一块的起身开口:“让同志,我晓得是我们违约,我的出发点也是让厂里能发工资吃得起饭,二十万对我们已经是生死攸关的事,顾不得长远了,所以现在希望你再给个机会,你说怎么解决我们都可以接受。”

  都走到饭馆门口了,让卫东想了想回头:“协议是销售之后利润平分,但现在你们违约我要追究你们纯属浪费时间,说白了就是违约成本太低,要么就把邮电器材厂的股份分我一半,我用销售入股,再出这种事法律上就支持我直接来拖走库存、厂里设备赔偿,甚至关闭你们这个厂,这才会让你们忌惮下。”

  说完还是走了。

  毛儿还帮他开车门!

  拜托,那只是辆六万多的小面包。

  可大弟就做得像是劳斯莱斯那么心悦诚服。

  也许他们从小听家里长辈吹嘘那些大爷都是这种横扫千军的派头吧。

  留下傻愣愣的三人站在餐桌边,工程师最后叫店家拿瓶白酒来,闷头吃喝。

  冯主编上了车,也不劝和了:“他们属于校办工厂,小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有这个说法,如果能成倒是个很先进的案例,小让你的目光很开阔啊。”

  让卫东苦笑:“这就像两口子过日子,她老是偷偷拿家里东西出去卖了自己乱花钱,这日子能过好,能齐心协力吗,说到底就是我对这家厂子没有话语权,江州市里对我那家厂就很支持不搅合,我想争取在七八月就开始上广告,全国展开销售,阳光日报能不能多支持下。”

  冯主编坐在二排也倾身探头:“我们是央报,是党报,所有出发点是支持改革政策,支持开拓创新的企业,这个收录机的事情既然已经在报纸上推荐过,其实各家企业都看着的,我们也要承受压力,还是希望你能把收录机卖好。”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都是各种娴熟的交易跟拿捏。

  哪怕这位冯主编看起来是个文化人,也能信手拈来的就把条件摆出来。

  让卫东还是先上菜:“这件事取决于他们,我并不是要这什么企业股份,我要的是能够按照我的正确步骤去完成,江州就做得好,这是一家卫生巾厂,您听说过卫生巾吗……”

  都是男人,在车上说起来也没那么尴尬:“用过都说好,这是种个人卫生条件的极大提升,我们……欸,毛儿,昨天下午来视察时候叫你拍照在哪?”

  冯主编立刻开始感兴趣。

  这点新闻敏感性还是不缺:“那现在你们满足江州的产量都吃紧,怎么对全国卖。”

  让卫东轻松:“这产量吧,就几个环节,有没有原材料供应,江州恰好有西南最大的棉纺厂,面料厂,印染厂都好几家,无限量供应,能不能大量扩充设备,江州大学机电专业可以不断组装新机器,每多一台就是日产量多几万,最后有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包装,不就是招人糊胶条吗。”

  说得兴起还举例:“一个之前没工作的阿姨,努力包装一天日结三十六元工资,你说我能招到人吗?”

  冯主编已经掏出本子在记录了:“继续!继续!”

  解决就业,扩大生产力,这才是改革的最根本核心。

第134章 看看都能多特殊

  确实是要拼命招人。

  机器只要备好成卷的原材料,可以不停歇的一直吐成品。

  一天好几万,就要二三十人来包装。

  这年头开发包装流水线的难度,远不如直接招一堆人来手动完成。

  希望有工作的人太多了。

  当然这时候不会提失业人口这个词儿。

  譬如药剂厂,可能是生产的药品失去了市场应用,又可能是安瓿瓶针药剂的工艺有替代,总之在整个统购统销的全国结构里一旦被抛弃,就立刻没了活路。

  厂子停产近一年,也不是所有厂都有西山厂那种拼命转向的狠劲,也不是所有厂都有红光厂实际上钛锭会越来越值钱的命运。

  只要厂领导稍微摆烂,走岔一步,全厂都得砸饭碗。

  七十年代只要能当上工人,就是绝对的铁饭碗,无数人拼了命从农村回城里,都只为了能进工厂。

  就跟后来拼命考公一样以为就上岸了,只是后来这个过程愈发相对公平透明,那年代卖身卖房甩掉家庭的剧目简直不要太多。

  结果时代一变,才发现完全被晾在岸上等死。

  所以董雪莹和沈翠月并肩过了马路,才走到厂门口,就看见里面喧哗嘈杂,十来个从厂里、麻辣烫店里调过来的年轻人,正在拼命抵挡没饭碗工人的谩骂冲击!

  据说只有几百人的小厂,可能街坊邻居,亲戚家属都来了,人暴多。

  而且门口墙上居然已经在贴大字报,还有人拉横幅,主题都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能让资本家吞并……

  字还写得不错,用词也挺考究。

  沈翠月立刻银牙都咬紧了,还觉得很有些丢脸,使劲撸袖子:“这些不要脸的懒虫,关我们家什么事!老子要把麻辣烫的人手全调过来打不死你们!”

  董雪莹还是听出来两个重要的信息,但赶紧拉住:“不要不要,这时候不能这么搞,看不出来你跟餐馆里的人都很熟哦。”

  江湖妹内心哎呀,说漏嘴了。

  那就换个方向:“没事,我马上去市里找人联络这边的老把头,找几个打家来收拾他们,这些贱皮子怕的就是恶人!”

  董雪莹使劲抱住腰:“不用,不用,真不用,卫东要是在,肯定不会用这些方法处理事情,我来,我来!”

  说着松开蹦跶劲道的腰,整自己背着娃的袋子和头发,就朝着群情激愤的人群走进去。

  江湖妹震惊。

  尼玛,这不跟被泥头车撞过去差不多吗,你这么个少妇背着娃,还不被踩得粉身碎骨?

  董雪莹却没什么可怕的,顺着几百上千人的杂乱人群,轻言细语的从后面往前挤:“谢谢,让过下……”“让我到前面去,谢谢”“谢谢,不好意思……”

  所有人回头看是这么个背着孩子的少妇,居然都不由自主的让了。

  还有大妈大婶伸手帮她遮拦:“好生点!别挥手打到了孩子!”

  “带着孩子呢,别闹吓着了!小声点!”

  哪怕这种闹事的时候,看到她的人也会变得良善。

  不至于有摩西破海那么气势恢宏,但就是立刻挤出来条小缝,让这小少妇能顺着过去。

  让卫东在家的时候有人抱娃,两姐妹天天穿连衣裙皮凉鞋,换着穿,变着花样穿,好玩得很。

  但男人不在家,她就又换回布衬衫、粗布裤加边扣凉鞋,跟任何路边小媳妇没区别。

  也就走上厂子主楼门口几级台阶,转身抹开齐耳短发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哎哟,这小媳妇挺好看啊。

  董家姐妹在码头附近的老街肯定算出了名的好看。

  妹妹清秀伶俐,姐姐温柔恬静。

  董雪莹就是下巴稍微方点,肤色也不白净,个子还不高,背着娃更是连原本高耸的曲线都被勒得成了臃肿。

  任何在乎外表的好看女人都不想以这样的形象展示给所有人。

  她却平时遮掩都来不及。

  直到现在抬头面对骤然安静下来的所有人,脸上就是有种与众不同的倔强跟坚韧。

  这才是她最大的特点。

  声音也不大:“我是商州来的,我们那里也沿江,有三家棉麻厂、酒厂、粮油厂,每天都朝着那外面江边倒垃圾,我从小就跟一群婆娘小孩去捡垃圾,因为我成分不好,没资格进厂……”

  她走过的时候,大家还以为她是来抱着孩子冲第一线的生力军。

  没想到那些拼命阻挡靠近楼门口的年轻人看到她,立刻又把她围起来迎上去。

  有片刻爆发的喧哗,但更多是看看她要说什么。

  因为太意外了,闹腾抗拒结果出现这么个年轻少妇。

  虽然让男性士气大振,也削弱了对抗性啊。

  于是她这点轻言细语反而让更多人凝神倾听,偶有谁吱声还要被旁边拉住安静点,不然听不清。

  因为都能听出来她那种感同身受的经历:“……直到去年底,我们还是有很多人每天顶着高温发烫的炭渣去翻垃圾,不顾油污纸张里可能有金属元件,抢着去接,砸得头破血流,也只是随便拿江水洗洗,因为我们得活下去,这时候我们码头一个背夫,江州有吗,就是用背篓给别人搬东西的……”

  下面居然有互动了:“棒棒,江州是拿扁担棒棒帮人搬东西。”

  董雪莹就有点幼儿园老师呵护孩子的温柔笑意:“哦,谢谢哈,总之是我们的下力人,他学会了开车,在码头上开货车,他已经可以端铁饭碗,吃公家饭了,可他只是找了一帮司机去拉货拉石子,让所有捡垃圾的人都可以来卸货,大家能靠汗水挣钱,不是去冒着危险活命,我们把石子搬到商州各个工地,这样从那以后商州江边就没妇女儿童还去捡垃圾了。”

  不知道是谁开始鼓掌,好多人突然就开始跟着鼓掌。

  本来站在厂门外的沈翠月,都不由自主的悄悄靠进来些,不然听不清啊。

  吃惊这女人这么厉害吗?

  然后居然有点甜蜜,都是码头出身哦。

  董雪莹真就是这半年在码头上也经常这样对着很多人打磨出来的能力。

  不紧不慢的腔调:“对,我听见有人说他还不是赚了钱……真没有,他要是赚了,搬东西的人就还得去捡垃圾,他自己琢磨别的事情赚钱,譬如我们商州屠宰场每天杀几百头猪,猪皮做皮革,肠子做香肠,猪肉卖给大家,唯独猪下水没人要,他就很便宜的买来,我们每天熬煮成很好吃的五香肥肠、盐焗心肺,五毛钱一斤的拿去卖,这样整个码头的人下班都有肉吃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从这里面听出商机。

  在个人商业几乎为零的八十年代,这种只要肯拉下面子拼命干的小买卖都绝对能赚到钱。

  但现在所有人都看到那倔强坚韧的脸蛋,微微上扬下巴,充满了骄傲和笑意。

  抬手比划:“最后呢,我们发明了台机器,这么大……能生产这么大一片卫生巾,用来在妇女人家每个月那几天用,不再得病,不再狼狈漏红,不再行动不便,甚至能正常自如的继续生活工作……”

  后面已经没法说了,现场半数以上都是女性,纷纷倒戈。

  七嘴八舌的大声喊:“我知道,知道了,就是那边大学那家厂子嘛,前些天还有卖,我知道了!我要,我现在就要!”

  “我能来上班吗?我能做事,我可以做的……”

  “你说得这么好,你一定会要我们做事的对不对?”

  “小妹子,我们做事很麻利的,是厂子那些人乱搞!”

  “大姐,我读过会计班,我能算账做事,厂里以前的账我都能做……”

首节 上一节 119/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