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78节

  让卫东也就刻板印象的认为可能真就都是这种人吧。

  结果人家居然好好的打量他一番:“让卫东?”

  让卫东意外的点点头:“你在山上也听说过我?”

  道士笑笑:“你救少妇撵老师,码头上帮扶妇孺,一直卖熟食却不进城赚钱,现在又给农民城里人都搞个能自由交易的去处,更听说要马上开个上千人做工的厂子,让更多人收入好起来过好日子,这一步步的事情,市里面哪个不知?”

  让卫东心头还是得意,脸上淡然:“这是我该做的小事嘛。”

  没想到这道士点头:“你在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确实也该有这样的造化,走吧,我跟你去看看。”

  说完也不收自己路边摊上的笔墨,就洒脱的跟着让卫东去了。

  其实让卫东这会儿心头暗震,这尼玛什么意思,是说老子本来就不该在这个地方,只是重生过来的额外人物吗?

  只可惜这会儿又没手机能马上搜索解释在线等,他更不想问对方点破,毕竟这句话好像也听说过。

  算了算了,等回头去问自家老三,她不最喜欢这些神叨叨的话语么。

  开车的时候,道士还帮着抱娃,于是从脏兮兮的道袍里面摸出来个红布包的二指宽道符给插到襁褓缝隙里:“你是个有心有福之人,但望你能更造福苍生,才不枉这一世。”

  让卫东方向盘都差点抖了,尼玛最烦这种装神弄鬼的人士,啊,对,沈老三说过蜂麻燕雀的麻,就是用这种神叨叨的语气骗人。

  老子不上当。

  过了桥已经接近中午,大太阳的天气这市场里都人声鼎沸,让卫东坐得高看得远,市场对面的两层小办公楼已经有了雏形。

  把车滑过去给带着草帽在树荫下便装观察的丁海峰说声:“这么热,还是搞点那种彩条布把市场里面的露天都遮起来,一荡一荡的,好看又遮阳。”

  丁海峰探头看看那老道,也不问请来干嘛:“你这思路天马行空的,还真是普通人想不到,好,我马上安排……”

  让卫东干脆把车丢给他:“多买点,反正走账上用这车去拉,尽快挂上,正好砖儿台的记者也在,没准儿还能拍几个镜头呢。”

  丁海峰赶紧加快节奏,结果错身上车的时候被让卫东抢了草帽。

  因为接过孩子,草帽就能遮挡明晃晃的太阳光了。

  老道也跟着让卫东一起走过去,并排几家厂,这就要多走好一会儿,让卫东又后悔该带上丁海峰开车来了再给他。

  可能内心还是忍不住要在仙风道骨面前装个逼。

  火柴厂已经在用机械推掉老旧厂房,但穿过这片尘土飞扬的厂区,顺着已经有点破碎的水泥路靠近江边,就看见繁茂的几棵大树边,那两栋库房办公室。

  走进树荫下,真就浑身清爽,刚才走着的烦躁都不见踪影。

  这年头的老房都是条石砌的屋基,然后灰砖做墙,木板成梯,而且在房间前都有砖柱走廊。

  让卫东懒得往搬完乱七八糟的室内去,就坐在外面的石基阴凉下,拿草帽给孩子扇风。

  顺便把这里自己大概想要怎么样给道士说说。

  道士前后看了下:“没问题,你去忙吧。”

  让卫东给他交代下:“施工需要什么人手设备,这现场都能找,花什么钱买什么材料,都可以找刚才那个蹲路口的家伙,他没在那就去自由市场对面的新楼里问,我明天又要去江州,希望尽快让这里能住人,两层楼是不是少了点,屋顶再搭个篷,那茅房也搞干净漂亮些,可能要接待贵宾的。”

  道士居然也点点头说好。

  让卫东抱着娃走远了,都在想这不就是装修设计师吗,如果真有点审美水准,没准儿可以介绍给张经理的装饰装修公司啊。

  实在是到这会儿,工艺美术公司名下的图书销售公司、广告公司、装修公司名头都下来了,都还不知道哪里去找这些专业人士来支撑。

  整个市面上都看不到类似的行当。

  不过这会儿他就不去街上了。

  顺着这几家厂后面的小路,从江边后门去麻纺厂,正门那边真看不出来。

  现在数百上千人都挤在后面的食堂外!

  除了准备吃中午饭,就是热切的期待早上试工之后能不能转正开始工作赚钱。

  把卫生巾搓卷装袋能有多大难度,手洗干净了都会。

  只要这里的产能起来,甚至都不用车运,直接送到旁边两米宽的石阶码头装上驳船,直达鄂昌之后,再利用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朝着四面八方的供销社和高校铺货。

  这分厂也就存活了。

  可让卫东的脑海里难免会盘旋那句,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什么意思啊。

第199章 没人会螳臂挡车的

  “麻子!就是麻门的麻子!”

  沈翠月一口咬定:“如果你再多说两句,他就要给你讲古文了,神叨叨的一堆云里雾里,不要听,叫他滚蛋就是!”

  让卫东在商州不得不跟麻子又多呆了一天。

  因为砖儿台的记者彻底被赶场天的规模震撼,更没想到工农转换在这里如此简单粗暴。

  别忘了,商州是个有九县一市的超大贫困地级市,后来直辖能把江州这么牛逼的超大城市都拖得要全国援助。

  靠着外贸相对能过得比较好的商州市区,这时候就是被一堆穷亲戚包在中间。

  市里面出了个新自由市场!

  周边几个县的干部能人,厂长矿长之类都要来看看动向,学习取经。

  更主要还是附近方圆百里内的农村乡镇,心思灵活、不甘贫穷的农户都会想方设法来看看。

  加上市里面喜欢凑热闹的群众,轻而易举的几万人!

  不光挤满了市场、三岔口、桥面,还挤到了麻纺厂。

  因为前几天李二凤回到白峰山周边招揽年轻人到市里面上班,消息早就如光速散播开。

  无数人都在问还有没有进厂做工的机会,甚至有些已经忍不住嚎啕大哭。

  进厂=城市户口。

  这是七十年代摆脱农村人身份的唯二机会。

  大多数人还秉承这个思维,听说昨天这里都在随便招人,报名就能进厂测试,甚至今天早上都还补招了三四百人。

  那种命运擦身而过的巨大落差,只有这会儿的乡下人才懂。

  改开前的农民承受了一切,年轻人做梦都在想进城,更别提还有很多之前上山下乡没能回城的遗留。

  谁知这厂,居然看了看情况,好吧好吧,那就再招点……

  这么没原则吗?

  先说好,我们不解决户口问题,劳动积极一个月也能赚五六十到一百,食宿倒是免费。

  为了不破坏商州市目前的工资结构,之前在江州普遍三五百的工资,在平京两百左右的月薪,这里先缓缓。

  但把食宿包了。

  也是解决很多住厂工人还要自己开伙的麻烦,再说河那边天天都在做五香、酱香、陈皮和盐焗口味的熟食,绝对保证油水。

  还是轻而易举的把人招满了。

  就农副产品怎么市场化,城镇商业市场化,工业市场化,工农商三大类型,你们特么的轻而易举就在这个三岔口解决了?

  做出如此清晰的样板,把砖儿台记者都看傻了。

  这年头的砖儿台记者水平也是真的高,要读懂政策,要能够跟大佬面谈,要能跟上思想,甚至还有人敢给政策做智囊团。

  所以他们能看懂面前这场面的意义。

  如果说全国各地都是在八仙过海的各显神通探索改革途径。

  这里直接拿出了最终样板。

  所以他们看了赶集这三四十度高温下还是挤得水泄不通的一天。

  也看到红蓝彩条布之前连夜拉起来,就是为了让这么多人不被暴晒。

  发自内心的感动。

  什么叫为人民群众着想?

  这个细节就够了。

  所以他们不得不再停留一天,深入观察赶集之后人数稍减,但又有无数各地乡村干部,务工青年农村男女都挤过来。

  这边表达的居然是等等,再等等我们会持续开厂,持续招人,请大家留下通信地址,我们在下一次大规模招工的时候,会尽量优先通知大家……

  就这么简单,用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吸引农村人口搞活经济,用大量工业日用品催促城镇人口试着小本经营的做买卖,用能够产生销售的工厂大量招人,激发出巨大的生产力,之前的各种矛盾就化解了。

  让卫东压根儿就没跟着记者们慷慨激昂的拿麦克风,老田你去,蒋勇你背数字厉害,你去,彩条布是丁海峰买的,你们采访他……

  他就抱着娃蹲那边看老道士安排人开始改造施工。

  两栋楼不是有个直角么,那就在二楼焊接个直角三角形钢架,铺上木板,一楼院坝有了遮阳,二楼有了露台,甚至两栋楼碰尖空出来的那个角也铺上木板,总之就多了许多露台挑空。

  让卫东再建议把门窗啥的,能换都换成整幅的大玻璃,玻璃厂就在隔壁,随便造。

  所以看得都依依不舍的不想回江州了。

  还给董雪莹调侃自己要不是高考后没读大学,真能让自己选,没准儿自己会去学建筑,真好玩。

  忙碌的董姐姐说你想学还不是随时可以学,那就留下来在工地上动手呗。

  江州市不同意啊。

  那几个派过来的江州干部,要不是砖儿台一直停留在这里,早就把让卫东拖回去。

  每多拖一天,那报纸上十问的压力,新闻后专题报道的批评,都会加重多少倍。

  可连他们都看出来,这已经不是他们能命令让卫东的事儿。

  人家是商州人,惹急了真就全力以赴的锁定在商州干,这边怕是拼了命都会保住他周全。

  江州只会是一场空。

  所以别看他们天天急得上火给市里打长途汇报情况。

  也只能等着。

  等砖儿台各位拍得心满意足了,还兵分两路,一组摄像机乘船过三峡从鄂昌回平京,还能亲眼目睹二三十万包卫生巾小批量的顺着客轮运输到鄂昌然后开始销售的全程走向。

  另一组才陪着让卫东回江州,还试图在船上采访他。

  让卫东这会儿肯定是一问三不知,但也不让商州市的老领导背锅担责,这局面说不定会反复:“我就是个普通销售员,销售科长,销售副厂长,这商州的事儿只是帮忙,我们的根子其实在江州,卫生巾厂这么好,也是江州商业局等各部门协助我们搞起来的。”

  江州那几位连忙在旁边是是是……

首节 上一节 178/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