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88节
事实证明尤启立在改革浪潮中,只能是枭雄,不是屹立不倒的元勋,往后几年银行金融出问题的比例真很高。
税务系统反正骂得不少。
所以这等于是基层地方的一些实际感受,偏偏能传递给让卫东分析汲取。
他也认真的嗯:“目前真是这样,如果我非要强行推动这四个项目,肯定要借贷,但我想来想去,很赞同您的指教,最好全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我给砖儿台记者也是这么表达的,与其让我们被各种全力支持迷花眼,不如让我们踏实平常的去接触做事,不然迟早翻船。”
老领导很开心,最后才叮嘱:“专题报道最后那个画面,含义很深远,你注意最近来自平京的部分联络,不要在这个环节得罪人,我觉得应该是青年团方面多留心些。”
他当年就是以青年团作为地下党员奋战在商州周围,所以体验很深。
让卫东挂了电话把这细节交代给董雪莹和沈翠月,有些电话也会打到卫生巾厂那边,就又得去隔壁接电话。
反正热线接电话到半夜,除了沪海办事处没打电话来,四面八方知道号码的都在联络,董雪莹都帮着接了尤启立打回来的电话,说在沪海感触很深,回来要跟让卫东谈谈。
沈翠月趁机说这么晚了,自己就不回去受热,享受一晚。
董雪莹大度:“你天天来这边歇息也好啊。”
沈老三唉声叹气:“我要在卫生巾厂当看门狗呢,有人趁着夜班偷拿,你不盯着,就算保安、库管都会跟着串通!”
少妇只好伸手抱抱安慰感谢:“确实幸好有你。”
沈翠月乖巧的倚着:“一家人嘛。”
董雪莹好大声的啧啧啧。
让卫东以为在批评自己沾花惹草:“行行行,你在这边睡,我们回家,小晴收拾东西。”
卧龙却跳出来反对:“回去睡还不是你们屋里有空调,我那边也热得很,你们还一层层的锁门深怕我感受到哪怕一丁点凉风吗?我还不如在这里睡了。”
沈翠月马上表情精彩的聆听,脑海里肯定有画面了。
做姐姐简直惭愧:“都是他……算了算了,我也在这边睡,你带娃回去。”
老婆不一起睡,疯了才半夜开车回去,让卫东也凑合:“好吧,我去楼下睡凉席。”
在普遍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的年代,一到晚上,很多大城市都是遍街敞开露宿的市民。
江州更是习惯一张席子、一捆竹帘或者竹板,铺在人行道、院坝里睡几十上百人。
露宿的夜风总比在室内闷着强。
说起来多半应该算江州首富,甚至全国都排上号了,让卫东居然恍若未觉的在楼下铺席子睡觉。
老秦都忍不住拉了张席子,又拎了瓶茅台过来一起睡,喝点聊聊天,倒也无比舒坦。
只是翻开沙发床的仨姑娘就热闹了。
董雪莹还不是才二十四岁,青春活力还在,沈翠月抓住时机给她推荐各种保养手段,尤其这不能下垂啊……
立刻勾住了姐妹俩的注意力,只是她故意展示的时候那道伤疤又让姐妹俩忍不住多问。
以至于第二天早上去搬运公司时,董雪莹娇柔的打着呵欠小捂嘴:“她那意思已经算是明说了,愿意来家里当小老婆。”
让卫东经得起考验:“我不愿意啊,你别理她个神经病,封建余孽!谁正常家里不是一夫一妻?”
结果董雪莹说她爷爷就是一妻一妾,还挺和谐,她爸就是妾室生的独苗苗:“如果当时多娶几房,我们家也不至于最后就剩我们姐妹俩支撑了。”
暗示的味道很浓。
让卫东愕然:“酱园买卖这么有钱吗?”
后来别说娶个老婆就得几十万彩礼,还娶妾?娃都生不起。
董雪莹恨不得把车窗摇把拆下来打他:“你怎么就不开窍呢,我跟你只是搭伙过过日子,以后明媒正娶的该是个黄花闺女大姑娘,你跟小晴能成最好,找别人我也会走。”
让卫东猛的踩个死刹车:“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董雪莹咬咬嘴皮,充满倔强:“对,你有了人我马上走,绝对不拖累你。”
让卫东的理解是:“你这算警告我不要搞外遇吧,不会不会,这个你放心。”
打着火重新走。
董雪莹干脆说清楚:“我是觉得我配不上你,结过婚带着孩子,还不干净差点被别人抢了去,心里这个坎儿我自己都过不去,所以能陪你过日子没问题,但你自己的婚姻大事,让家以后抬不抬得起头,还有你以后是个要被尊重的企业家,这么多领导都看重你,我都没脸站在你身旁,很难受的你知道吗。”
让卫东这回靠边停车,挂了空档拉手刹,自己观察:“你是不是心理有毛病。”
这年头哪有什么心理关注这一说,董雪莹就是倔:“是!我是神经病!”
让卫东索性掉头:“你难受,那我们就不去了,这是精神病,要治。”
回去打两针就好。
偌大的生意都不要,只为她不难受。
小少妇的眼泪唰的流下来。
这样的男人,真是恨不相逢未嫁时。
第211章 做房地产商的能是好人吗
让卫东只会更喜欢。
打完针还得意洋洋的宣称:“我们现在能赚钱了,赚这么多钱,你居然还不为了钱跟我一起,那就真是金不换……那些看我发财才靠上来的女人,我简直恶心得想吐,我们两口子都有病,慢慢一起治。”
的确,在这块儿让卫东的心病更重,淤积了四十年。
还刚开张又遇见章兰芝这种情况误导了下。
内心压根儿就不相信什么爱情,最多有点囫囵吞枣的亲情吧。
董雪莹愈发想踹他下床,没力气,算了。
随他去。
但是撵男人去做事:“我本来就觉得心里不舒服,还耽误事那就更不舒服了,你自己去,别这个时候给人翘尾巴的感觉。”
本来已经在翘尾巴的让卫东好吧好吧。
勉强下楼去搬运公司,可有可无的签署了搬运专业运输公司的改制转让合同。
完全没意识到交通局那边有多大的胆战心惊压力。
背后有多少人在观察这种转制的新模式。
真就一个人前来的让卫东,看不到半点捞了国有资产的喜悦,按照协议上的每年支付一万元费用收拾完毕。
面对忐忑的运输公司所有员工:“现在你们把所有车,都跟着我转场到新工厂建筑现场,准备开始参与新工地的建筑运输工作,但具体能做什么,得到什么报酬,需要你们自己组合成业务部去跟施工方、材料供应商洽谈,虽然所有工程项目都是我们公司的,但运输公司得独立运转,这个过程谁有能力带动指挥,谁就可能担任新的运输公司经理。”
因为原来的运输公司总经理算是行政干部,报告审批这些天,纠结犹豫还是不敢下海,选择回到交通局坐办公室。
让卫东根本不劝这种官本位思想。
商州改委会有退出者,江州同样会有很多看不到局势的人。
反而是搬运工们没得选,才更坚定的参与。
十七辆各种车型,哗啦啦的塞满人,其实根本不止转让协议上的两百六十多名员工,还有大量家属,全都挤上各种货车。
仗着这会儿没什么交管部门查车,更不会对搬运公司的车说什么人货混装。
几个比较积极的科长、班组长挤到让卫东的面包车上,尽可能的想先表现下自己。
让卫东已经是个熟练的资本家:“未来你们可能都不是在运输、搬运岗位上,这种商州市里面很重视的卫生巾工厂,建设完成后是朝着万人规模去,后勤、运输、生产、采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很多人,你们可能甚至是最早一批厂里的管理人员,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你们自己。”
三言两语把大饼画得溜圆。
其实很近的,都在长江大桥两头没多远,四五公里的距离,才画了个烧饼没到披萨饼那么大就到了。
目前就是拼命的挖地基竖水泥桩,工地看着还是一片篾竹棚的简陋模样。
但来得早就几乎在整个经济开发区的最前排,而且是路边最平整的地方在建局部厂房,远处洼地还要把旁边的丘陵推平去填埋,土建施工方和设计方又得算计回填部分要怎么预先施工打桩。
让卫东对看着一片“荒地”摸不着头脑的搬运公司上下,虚空勾勒:“这里是厂房,这样过去一段,升一级起来,后面也拓宽一倍,再过去再升级,再拓宽,一直要升六级,到拓宽六倍建筑厚度,规模够大吧,底层巨大全都是厂房,上面是原材料、成品库房,大货车都是上二楼装货送往各地,再往上都是办公楼层,餐厅食堂,健身中心,花园……”
之前给领导都没这么解释费力,转头还是给设计院建议:“你们好歹给我整个效果图,那么多参观的我好解释啊。”
再转身对着纯粹的洼地比划:“这边就是住宅小区……还是也给我整个效果图,好吃力!”
搬运公司所有人都啊,还以为过来可以上班,甚至尽快可以搬家。
结果啥都没有?
让卫东看懂这种眼神:“啥都是现成的,还要你们干嘛,说得最简单直白,这个建设过程,你们能卖力,未来这里谁就更有分量,偷奸耍滑的,躺平摸鱼的,最后啥也得不到,下个月这里必须要工厂开工,宿舍楼必须要开建,你们就看自己能不能有贡献了,所有车辆开始固定在这里做进出报单,加油距离全部做计算,节约用油的先进分子就优先获得宿舍挑选权!”
说完把现场就交给那几个搬运公司的班组长,自己走人。
他把所有人车带过来的目的,就是交出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随便看他们怎么捣鼓。
十二万,让卫东连这堆破车的价值都不当回事。
随后都过户到东升运输公司名下的那几栋老房子,怕是三四十年后都不止12……00万?
让卫东对江州房地产价格不熟。
但只要经历过如火如荼的地产时代,哪怕是老保安也能信手拈来的知道怎么算首付款+月供吧。
现在……居然是让卫东来做这个开路先锋了。
他是真的不知道。
就像他不知道交通行业政企分家的改革,是江州在全国前两年第一个开始。
国家还拼命拿这个样板去给全国各地推广。
可那分开也是管理部门+国营企业,真正转了个边角尝试成为民营公司的,让卫东是第一个。
连那位老船王家族被重新找出来搞民营企业标杆,那也是给钱给钢给油然后自己搞。
拿现成的亏损部门给转制,这是第一家。
说不定还有人混在搬运公司员工里面监督或者观察,就这?
说完这个让卫东就开车去房地产公司装逼了。
他还是以为这种事情肯定沪海、粤州这些地方走在最前沿吧。
所以没压力。
殊不知新政策可能就是要拿到内地,拿到最落后的地方做测试服。
他还以为是老服新号,大家都知道该怎么玩儿。
按照约定的地址抵达后,吃惊的看见居然有设计院的领导在。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