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1节

  让卫东赶紧拉住她,狗蛋已经背着最重的那背,娴熟的冲向旁边的渡船码头,冬季枯水期都不用爬上城区了。

  靠在滔滔江水就船舷边的渡船栏杆上,主要是看着浩浩荡荡的江面,二凤差点晕船吐了,但依旧全程紧紧抓住男人的衣服,狗蛋稍微靠近就被踹开。

  在江南岸下船又要爬很高。

  虽然是一大坡石梯步,俩壮小伙儿还能腾手帮她提拉下背篓,可两侧各种小食店早餐铺子,狗蛋都如数家珍。

  这十来次,秭小伟把周围所有厂子都转悠清楚,这货就记住了饭馆。

  敞开了吃呗,豆浆、油条、小笼包、葱油饼、油炸糯米块、珍珠圆子、白糕,反正挨着各家有狗氏好评的都买来二凤尝尝,不喜欢就让俩小伙子消灭掉。

  江州素有雾都之称,冬季更浓。

  走完这一大片石梯,二凤鼓着腮帮子回头,只看见浓雾中隐约的对岸大城市,还有脚下伸到江边的繁忙烟火气。

  有点呆了。

  后来走在街道中才开口:“这真是你说的世界好大哦。”

  让卫东笑笑:“这算什么世界,沿着这条江还能去沪海呢。”

  狗蛋在另一边顺口:“啊?那我们可以扎个筏子去沪海啊,还花钱坐火车?”

  让卫东忽然就愣住了,对啊,这里有轮船去沪海,为什么不能坐船带货去江浙呢,稍微慢点却能带更多吧。

  所以再到那家根本没名字的有色金属厂门市,让卫东试着问:“怎么样,这俩月你们销售如何?”

  打毛线的大妈简直愁眉苦脸:“除了国家还在要货的些东西,其他根本没法卖,小伙子你还卖不,春节前再卖一批,也好发点过年费啊。”

  千把人的厂子能发十块钱奖金也算过年了。

  三线工厂就这么惨。

  让卫东都想不通,你们真的不派人去到处打听买家和市场价吗。

  他倒是想得简单,哪里去问。

  谷歌还是百渡?某宝还是狗东?

  他就试着问:“可我不够买一吨的货,能不能先付一半?”

  大妈吃惊:“你钱不少啊,七八千都拿得出?”

  让卫东让二凤和狗蛋蹲在远处的花台后面,现在赶紧赔笑:“还不是七拼八凑的借了好多伙伴做生意的钱……”还指那边隐约的花棉袄。

  感觉他们是个团伙。

  大妈拿长针磨磨头发:“你可以把买家给我们自己送货啊,给你发奖金就是了。”

  这话说得她自己都没底气,最多有一次,后面成了长期供货关系哪有份。

  让卫东早就想好:“我能给你们就好了,我那个考上大学的同学不说啊,谁知道他转手卖到哪里,现在大学很流行做生意的,所以我这钱也找他凑了大半呢。”

  这就完美封住了话头,以后价格透明了都不怕。

  大妈唠嗑:“那你有什么抵押,有没有街道住房,你是城里居民拿户口来也可以试试看……农村人真的没办法。”

  让卫东狠狠心报出如意算盘:“我拿我爸妈来抵押行不行?”

  大妈哈的笑出声,差点把手都刺到了:“你爸妈?你这么拼的吗?”

  让卫东尝试:“你们这个门市部大部分都是空的,租一部分给我们家,注册个体户来卖腊肉或者我妈卖点凉菜卤肉,每个月给你们交点租金,这总不会跑了吧。”

  大妈居然说:“我们这里本来就是申请的劳动服务社,可以做副食品销售,亏损了好些时间才给新成立的销售科摆样子,我帮你打电话问问领导。”

  让卫东也熟练了,从背篓里抽出支腊肉放旁边:“我们新做的急熏肉,您尝尝味道,我们先去卖肉,回来再听您消息,要是能卖一两吨货,都能过个好年。”

  大妈已经在那呜呜的摇手柄!

  很欢快。

  她还不愿呆在这里呢。

  月底月票双倍,求月票呀,请各位每天抽空看看,算追读数据很重要的,有了好推荐位才有更多读者,拜托了

第23章 就问烧不烧吧

  厂家比让卫东想象的还要急切。

  临近过年,这种急熏腊肉简直不要太好卖。

  有色金属厂没钱,水轮机厂穷,卷烟厂可有钱了,棉纺厂、印染厂也不错,印刷厂还一直在加班加点。

  感觉越是以前沾计划经济不好转型的配套厂就惨,和日常消费接近的就好很多。

  所以卖得飞快。

  当然二凤只负责打辅助,在远处二传,更像是让卫东给人介绍那边的花棉袄当广告宣传单。

  你们看都穿成这样了,肯定是农村搬来的吧。

  所以印染厂的可能认出来是他们的产品,还好奇的凑上去看。

  而且有两个伙伴支持协助,让卫东甚至走得更远些。

  经过询问,从公路上搭乘公交车还走了两站,发现好几家皮鞋厂。

  他还在认真观察细瞄那些厂家门口排列的劳动服务部、产品销售部,判断是国营还是军工、又或者大集体。

  二凤已经惊奇的被那些手写的大特价吸引,稳准狠的给他买了双皮鞋,只要九块钱!

  在乡下得要天价!

  这种东西让卫东是行家,认真的掰开缝线观察。

  没少在保安室快递柜见证各种伪劣产品的他,很快判断:“这是纸的!里面是纸芯外面压的人造革!”

  质朴的乡下妹子,完全没想到城里这么险恶,眼泪花花马上在徘徊。

  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男人还是有担当:“没事没事,我带你去退货……”

  终于再透露:“估计是看你穿得土,才拿Y货骗你。”

  这下二凤终于哭出来,怪不得之前被围着看。

  哪怕直男如让卫东,也觉得跟妹子卖腊肉逛街,比和狗蛋那家伙好玩多了。

  哈哈笑的他看气质就不像乡下人。

  一点都不局促的找到几十米外的门市。

  果然轻松搞定,都不需要威胁那厂子里的人,就连声说拿错了,再买还给打折。

  让卫东索性买了五双土黄色的翻毛劳保皮鞋。

  超级便宜,还不容易作假。

  两双女式的是低帮,男款能包住脚踝,欢喜得二凤和狗蛋马上就换了。

  保暖度直线飙升。

  吃饭的时候都频频低头看。

  但火锅端上来,肯定眼珠子又捡起来掉火锅里。

  这厂区里的火锅馆就很脏乱的小铺,几张桌子那种。

  一共九块钱的大餐,二凤都差点把舌头咬下来那么鲜香。

  她终于喝到了汽水儿,还热烈的尝了口让卫东的啤酒,顿时觉得男人真不容易,这么馊酸味的东西都能喝下去!

  狗蛋捧着二两店家竹筒打的白酒。

  都舒坦得要命。

  最后三人酒足饭饱的溜达半小时走回来,大妈居然说他们厂长要亲自过来,明天上午再谈谈?

  二凤悄悄牵让卫东的衣服,满脸都写着明天中午再吃一顿嘛。

  让卫东也立刻想起那个段子,没有什么事儿不是一顿火锅(烧烤)谈不下来的,如果谈不动就那就两顿!

  莫名心里有了底儿。

  其实还是应该来自于别人急切的态度。

  装着沉稳的点头说好。

  医院那边早就租到期的房就算了,那就把背篓放人家这里,空手去逛逛大城市。

  可以说这是十多次来江州,让卫东第一次可以完全放松的不带着任何紧迫目的游荡。

  不过他本来打算坐公交车沿着据说新修通车的长江大桥回市区。

  二凤终于扯着花棉袄小声:“给我换身城里人的衣裳呗。”

  让卫东也翻开江州地图看了看,还没成为直辖市的这里,只有一座长江大桥,这里直接轮渡过江就是码头批发市场,坐公交车要绕个巨大的“n”字形路线,起码一两个小时。

  那就原路轮渡返回呗,还调侃二凤不要晕船。

  狗蛋又娴熟的介绍,那些早餐铺子已经顺势转成中午晚上的小食店。

  让卫东观察的却是这里距离沿途厂区有点距离,最远的皮鞋厂都几公里外,在厂区中间的有色金属门市卖凉菜啥的根本不受影响。

  而且今天中午的火锅,让他想起后世外卖、路边摊最好卖的其实是麻辣烫。

  国内别的地区他不知道,川东下江这一带,无非就是调点火锅底料汤水,把一串串肉菜煮熟,收钱。

  后世谁都知道这种小摊只要吃的人多,其实不少赚。

  爸妈不如借着那个门市部做这,比当大院门卫、去食堂做事腰板硬得多。

  这腰都受了伤,还那么弯腰屈膝干嘛。

  而且这也是他出去看过才有的感受:“哪怕沪海,外滩那么有名的地方,轮渡过江对面就跟农村似的,差距比这里还大,但这边就不像市里面那么严肃,这时候在这种地方做生意,才更安稳,不会被割尾巴。”

  这个敏感的节骨眼儿上,他不会像尤启立那样去碰得头破血流,但有这么个反面教材或者说是明灯,自己跟着捡生意好像是真不错。

  二凤听得似懂非懂,但猛点头。

  冬季枯水期,江水就不会漫到长长的石阶上,下船还要走几步江滩,岸边还有杂乱的草丛石坎。

  让卫东顺着比较熟悉的那片周边农民自发交易的石阶过去,还给二凤点拨这里是最早卖腊肉的地方,但这边鱼龙混杂,摸包盗窃较多,也怕清查抓买卖……

  就看见石阶边有俩小孩儿,正在急切的扒拉过路人说什么。

首节 上一节 21/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