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10节
这些基本其实都算改装车,而且是试制车。
也就国家没那么完备的车辆制造上路标准限制,谁手搓出来都能上路,嗯,就跟后来小视频里看过巴铁师傅手搓车辆、改装大轴之类一样,我们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一直都在抬手拒绝抽烟的让卫东看了圈,五辆大小不一的客车,最大的普通公交车尺寸,其他三辆才算是十九座上下的中巴车,最小的十一座也就比他那四驱小面包大点。
造型千奇百怪,报价也从三万多到六万。
其中最贵的那辆十九座中巴车,还带了空调。
车厂的销售科长、工程师、厂长隐隐有点投标的意思,我们可以再少点,我们降两千,还有个脑瓜子不灵光的居然拉着让卫东递眼色可能是要给他回扣!
这特么是民营企业老板,这个公司就是他的,要什么回扣。
让卫东好不容易忍住不笑出声,耐住性子讨价还价,引着这些位相互砍价。
还拉着去刚建好的二阶厂房里的“临时食堂”吃过麻辣烫午饭,才笑眯眯的收网:“好,按照刚才的价格,全都买了,现款现货,车留下。”
大家愕然又喜悦,车是卖出去了,可我这报价是想卖好几辆给你吧。
让卫东都不慌不忙:“我们是帮大家解决问题,起码开了个好头卖掉了,以后我们厂也会发展壮大买更多车,你们能精益求精的出更多好车,就肯定会被我们多买,你们看这工地,未来要容纳几千上万工人,哪里是这么几台车就够的,这是我们掏钱买来做测试,最后经久耐用、配件维护充足的才会成为最终胜者。”
大家又被画的饼填得心头满满,兴高采烈的拿着成本价回去了。
沈翠月马上通知财务陪着这些人到外面银行划拨款项。
搬运公司的老司机们刚才还嫌货,现在也立刻欢呼雀跃,因为老板有钱不就证明公司有前途么。
而且让卫东还马上给他们生计:“你们立刻去办手续,每天早晚上下班拉我们的人来上班……不,应该是错峰出行,我们厂以后是早上七点开始上班,下午三点半下班,晚班十一点交接也这样,你们就能在高峰期外去拉别的市民赚钱,公司适当的收点承包费车辆回本就行。”
之前还懒洋洋磨洋工的老司机们,恨不得跪下来叫老爷!
作为一两百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每天早晚那路边挤着等公交车的市民黑压压一片。
现在那都是钱啊!
让卫东还兴致勃勃的跟他们盘算,公交车五分一毛,我们也都按照一毛钱收,优势在于固定线路招手即停,随时上下客。
每辆车分两三班人,一个司机一个售票员,换人不换车。
来来来,先把车都刷成统一颜色,红色是消防队,绿色要带帽,黄色是校车吧,蓝色,就用浅蓝色。
说干就干,这边还在申请牌照线路,那边已经跑出去买了油漆回来涂刷!
真就是欺负这年头的车辆行驶证没照片。
让卫东再现场给施工方确认宿舍和厂区边要搞个车辆维修车间,光这么会儿有辆车的半轴螺丝已经开始松动,跑起来车身跟打雷似的轰隆隆!
沈翠月带着司机财务开让卫东的车,去外面把款项办好回来,就坐在车上算账。
偶尔抬头看那个跟司机们开心得比手划脚的男人,低头轻笑的把各条线卡得再紧些,车队更是要把所有进出加油手续严格起来,别想随便薅自家油水。
反正就是纵容他怎么都可以。
慷慨豪爽的大哥他来做,精打细算的抠门婆娘必须要看紧,还打电话给董雪莹那边合计。
这也是开发区最优先装上的公司电话,只等这轮半自动程控系统技改成功,也将是第一轮就开通长途权限的企业。
下午三点过再去房地产公司,那就更是一片围捧。
在车上还开心得手舞足蹈,让卫东给沈老三描绘:“我们有了超大型的工厂,吃喝拉撒都要管,这年头汽车质量就这么差,运输公司以后肯定也调过来停放管理,差不多近五十台车了,维护维修得不少人,这汽车维修厂可不就立起来了,只要看着政策允许,侧面开个门对外修车,这又是自己养活自己的生意。”
沈翠月只嗯:“是生意,那就找个可靠的自己人看住,搬运公司哪家人的女儿还不错,纳个妾就成了。”
她不是开玩笑揶揄,而是一本正经的提议这种根系管理模式。
让卫东好大的死鱼眼翻给她看,懒得跟你说,你自己慢慢体会。
但确实会增加好多管理细节,这跟让卫东本来像是在打模拟经营游戏的思路,多了很多现实考量。
譬如房地产公司,那就绝对是跟经济体制改革生死攸关的行业。
要彻底颠覆以前超级庞大的福利分房制度,在八十年代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的事情,连房地产公司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样子。
让卫东隐约记得好像九十年了,沪海都还有人信宁愿等着单位分房,不愿去蒲东便宜买房。
现在的江州更难展开。
但听到政策进一步放开经济体制改革,尤其还强调了城市住房改革为重点。
就非常雀跃的从让卫东进门,所有人都鼓掌,都听说他去平京开会了嘛。
让卫东吃惊:“要党员的,我只是参加了点经济工作会议,没参加大会你们不用摆出这样子。”
众人才稍微少了点质朴的景仰,但开会就事事问顾问同志有什么意见。
让卫东绝对不想做房地产,从税务的角度看,搞房地产没什么好人,好人干不了这活儿,坏人下场又不好。
纯属参与了解情况,保证自家厂区建设就行了,但对这充满时代特征的现实情况也能理解。
“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嘛,我们那一百八十套房为什么能买,因为工人工资高,你非得逼四五十块钱工资的人去买一两万一套的房,谁敢下决心,分期付款也是十年不吃不喝,怎么可能。”
所谓打破思想禁锢,就是跳出那个思维模式,很难的。
让卫东这么随口一句,角度就与众不同,所有人都转头看他。
“所以关键还是得有钱买,之前放到某个企业内部卖,是为了方便企业代收每月的分期房贷,有没有想过直接拿栋楼出来对全市人民卖呢,绝大部分买不起,总有些人做生意赚了点钱,或者有海外亲戚朋友,一两百万人口,凑几十套房的全款买家不难吧?”
大家肯定会问:“怎么凑这几十套买家,哪里去找这些赚了点钱,或者有海外亲戚朋友给钱的买家?”
让卫东理所当然:“江州本地的报纸上打广告呀。”
连阳光日报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做那种大幅广告,甚至现在凯旋杯摄影大赛专栏,都不好直接收广告费,反而给让卫东和胶卷厂捡了便宜,几乎是免费做了这俩三月的广告!
砖儿台打广告都战战兢兢的还要拉着让卫东做那些试探。
更别提江州日报了。
大家顿时又觉得脑瓜子里倒冰水,冻脑就得死!
这会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
让卫东还是有把握的:“市里面应该允许,你们试试看呗。”
没想到大家都不愿赌这个事儿:“万一省里看到消息,市里顶不住批评呢,尤其我们房地产公司也是新生事物,别一棍子打死了,要不卫东你试试看?你先做个产品广告试试,我马上打电话给报社,请他们协调个版面免费给你试试看……”
哪有这样做生意的,还逼着咱家免费上广告了?
让卫东只能拼命做着勉为其难的样子,艰难同意试试看吧。
大家还鼓掌感谢他吃螃蟹!
第238章 到底谁才是主公
所以跟着当顾问还是能蹭到这些好处。
就别说四十年后回看的大势。
哪怕放到这个把月的经历,让卫东也明白打这个广告真的不会出事。
他本来不想占便宜:“还是要给广告费,哪怕象征性的给点,五块十块的给了钱才叫商业广告。”
去打电话回来的人却使劲摇头:“给了钱性质就不一样,免费打叫改革举措,给钱就是他们经济挂帅,先试试,试试没有问题,下次你再给点,然后没有问题再多给点,直到市场价格能接受……”
让卫东内心嘿嘿嘿的挠头,拿什么来做广告呢?
他又没把江州日报给瞧得上。
老子眼里都是全国市场,哪有什么只盯着眼前的局面。
真是从让卫东蹲在万商贸易行门口看电视盯梢起,尤启立他们那种面对全国南来北往业务员都敢瞎几把吹的好高骛远长远眼光,还是影响到他起点极高。
直接从卖腊肉的小打小闹,跳着朝着全国市场去。
卫生巾、照相机都不愁卖,是产能限制了进一步热销,打广告都没用。
SOD霜根本分不到货,收录机目前月产五千台,分到江州也只有千儿八百的上报纸广告简直浪费版面。
答应下来才开始琢磨,难道只有拖几千斤熟食品来卖吗?
没意义啊。
这食品厂不靠这猛的增加点销量就发财,持续朝着江州供应也不是他的目的,真要本地卖都不用做真空包装了。
于是从房地产公司出来都满脑子算计:“我把你送回去,你自己去学个车,要不以后毛儿开车接送你。”
沈翠月随时调戏他:“怎么,怕我打扰你跟董姐啊,刚回来还是悠着点,我说的入门功夫练得怎么样了?”
让卫东小耳朵都支起来了,嘴上还硬撑:“还不就是那样儿,入门过了又怎么样?”
江湖妹就伸手过来凑近些低声:“我也没试过,都是书面功夫,老爷手把手的教我呗,只有融会贯通了才能跟老爷一起练功啊。”
就很奇特,让卫东半点心头荡漾都没,反而哈哈大笑:“好,这个好,比那会儿大爷,有好耍的妹儿哦,演得好多了。”
沈老三懊恼不已:“哎呀,一辈子都栽在这个事情上!”可眼角都是笑吧。
所以回了厂,站在门口看红色小面包都消失远去了,还站那踮脚。
毛儿跟拉布拉多犬似的下巴挂门房桌子角上,耷拉手臂无奈看着三姐:“大哥什么时候才娶你过门儿啊,他再不练功就晚了。”
沈翠月拿口罩蒙住脸,眼角却各种流转:“他练那些厮杀功夫做什么,跟我练就够了,石头呢?”
毛儿就把桌上话筒在叉簧拿放下,别处所有分机应该都会叮一声,果然弟弟就连滚带爬的从楼里出来,也伸头看看:“大哥不跟你睡啊?”
恼得三姐要挠人。
石头却附耳报告:“那个小吴今天去了机器装配车间,在那边呆了好久。”
沈翠月才收起嬉闹,冷笑呵呵:“那我去会他一会。”
让卫东没想到尤启立也在等着跟他会一会。
主要昨天回来太突然,只给家里人说声。
过去董雪莹就给他地址:“之前还住在招待所,想等着跟你谈谈,这两天又少见人影,今天说已经在码头那边展开办公场地,我就不陪你去了,免得他们又有人风言风语。”
让卫东现在会听音了:“这些天住在招待所还有乱说话?”
董雪莹有心病也是正常的:“你太优秀了,成绩更耀眼得反衬出他们路线错误,所以有些狭隘的家伙当然只能把气撒在我这个以前的营业员身上。”
让卫东本来靠在里间经理室门口,看了她蛾眉轻皱的无奈娇憨神情,就探身弯腰凑近。
董雪莹赶紧瞪眼示意外面还有财务出纳,但又悄悄挺直腰嘟嘴迎合。
刚才那点委屈立刻化为甜蜜温馨,还有热烈回应。
惹得让卫东本来只是怜惜温情,忍不住抱紧多亲会儿。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