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22节
沿途观察的让卫东给唐主任建议:“如果政策允许,我们在厂区完工后或者现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协助经开区先修一些漂亮看得过去的工业建筑,不同尺寸的厂房,这样可以先租给起步资金比较紧张的企业,当然这活儿要是银行来做也可以。”
可以说唐主任是整个小队里情绪波动最大的。
四五十岁的年纪,第一回到资本主义就这么晃花眼,比几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小年轻难以适应多了。
见人就发名片,要不是让卫东的名头确实高,这考察组行政级别最高的他没准儿都要带领起来。
现在听了让卫东每时每刻都在为经开区“殚精竭虑”,还是很感动,连声说要把经开区抓住这个机会搞好。
吴生云这两三个月大多数时间都在工厂,自己更是从农机厂销售做起来,跟最近两年没少跟电子厂打交道的池世明能交流。
长期蹲厂的沈老三更是熟悉厂里面的各种边角旮旯,拉着董雪晴从食堂到卫生间,挨个儿看细节。
所以这队伍就特别务实。
尤其让卫东还是已经把厂立起来,分厂都搞了两三家,很多问题都是现成的,看看人家怎么解决运转都能豁然开朗。
这就是先把架子搭起来运行,遇见什么实际问题再跟先行者取经学习,还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做调整。
而不是一片空白的啥都要跟着别人从头建,最后只能依样画葫芦的不敢逾越改动。
境界有天壤之别。
中午还在人食堂吃饭,虽然那管家提醒有安排高级西餐厅,让卫东都连声说感谢,我们还是在厂里多待待。
直到下午三点过,连张经理都说他得补点胶卷了,一行人才回撤到闹市区。
九龙繁华商务区的亨氏集团大楼。
这年头还没那么多嚣张现代的全玻璃摩天大楼,起码这家老字号的集团还在这座二十层的超级大楼里。
之所以超级是因为在这么寸土寸金的最繁华商务区,居然是“卅”字型的三栋建筑串联起来,占地面积极大。
所以就能分门别类的把集团所属的地产、船运、酒店、旅游等各类工商企业分布其中。
连写字楼大堂都分成好几个。
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让卫东看了又觉得有道理:“我们现在是好几种商品的工厂、销售、运输,甚至还有以后的酒店、餐饮、地产,是全都塞到一起,还是分在各处,都能从人家这里学习。”
别人来HK,要么戒备要么崇拜,断无这几位年轻人的自信。
还无比相信让卫东说的未来也能达到这样成就,他们自然也会成为这个商业帝国的元勋。
恰好两两捉对的交头接耳,比划研讨。
老高都忍不住找唐主任悄声打听,让卫东同志这企业目前到底有多大的规模。
谁看了都会动心。
老张稳得住,返程途中特意又买了堆胶卷,分发给大家,自己专心跟着让卫东拍摄记录。
让卫东也特意跟那位管家提出,重点看看地产公司,因为制造业显然不是亨氏集团的核心主项,船运在江州的参考意义不大。
算是帮池世明铺路。
果然,气派宽敞的地产公司大堂,分列好几层的写字楼办公间,终于让这帮大陆仔知道了现代化的白领办公环境是怎样。
分楼层的营销管理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拓展拆迁中心、工程管理中心,然后隶属于总经办下的财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内地几乎完全空白的商业模式。
这帮家伙就差拿相机怼人家文件上拍了。
让卫东连忙轻松点:“别太觉得多高大上,其实我听过个说法,写字楼等于是商业工厂,白领就是商业工人,所以知道个大概就行了,具体还得结合我们实际情况去摸索调整,而且这仅仅是个房产,大家学习借鉴就行。”
之前一直很坚定要投身房地产的池世明却沉默不少。
下楼进电梯,才悄声给让卫东交流:“毕竟对我来说提前了三四年的准备,我本打算在最后一两年,找家地产公司去深入参与理解,现在看起来依旧有这个必要。”
让卫东点头:“政策上现在也没有完全放开,江州是开先河的在探索,鹏圳特区的那些经验恐怕在内地也用不上,所以你抓紧时间多积累点经验也行,没有你,我不会选择做地产,但你来,我可以尝试,赚多少钱不是目的,而是证明我们来这一遭没有白活。”
身为重生人士,才无比理解这种世间走一遭的心态。
人迟早会老、会死,躲在保安亭里庸庸碌碌浑浑噩噩是一辈子,见证体验气象万千也是一辈子。
区别只是断手的自己失去了选择的勇气,这辈子要牢牢的把选择权抓在手里。
池世明有种被理解的开心,拍拍让卫东的腰:“反正我也能随时去江州,这段日子还能在HK做好一些协助你们的工作,今晚我请大家去吃饭好不好?”
让卫东偷笑:“怕是没这个机会。”
果然,目不斜视的管家打开电梯门时,居然不是在地下车库,而是大堂楼层,而且一言不发的只用手势动作指引,顺着开阔气派的大堂侧面一道不起眼通道,直接穿行到旁边的高档购物中心!
“集团今天要参加个慈善晚宴,邀请各位莅临参与,在这里的置装费用也由我们承担,请随意挑选。”
让卫东轻拍池世明的肩头:“因为现金原因,我在这边的使用借你寸头,以市场外汇价和利息在粤州或者江州还给你。”
然后才对管家致谢:“承蒙今天的安排已经感激不尽,服装消费还是我们自己承担,但还请给推介下哪些样式更合时宜,尤其这两位女士。”
根本不给这个买单机会,又是各种服装流水般的由导购、设计师、服务员给奉上,还有咖啡、茶点、饮品跟雪茄伺候。
甚至还有美容美发师,协助修面打理发型。
用半成品的接近型号现场修改调整成定制礼服,连让卫东换出来都觉得颇为新鲜。
黑色带缎面翻领的款式,立领白衬衫配领结,这是四十年往后生涯都没体验过的穿着感受。
男士们都跟他差不多,相互惊叹拍照。
俩姑娘就更脱胎换骨的礼裙上身。
沈翠月本来是全靠胸口撑住的黑色露肩晚礼裙,却封建气十足的不愿给人看,加条流苏披肩平添白富美气质。
董雪晴是宝蓝色斜肩礼裙露出半个香肩,有点拘谨又雀跃的给让卫东过目。
得到点头才开心的装扮上,发型更盘起来做优雅公主状,和沈老三披散的波浪卷发,算是各有美色。
让卫东还调侃池世明有女朋友没,叫来一起啊。
专心当背包客积累资本的HK仔摇头。
吴生云却眯了眯眼:“他们为什么要这般殷勤?我问过老高,市里面领导来也没得到这份待遇,是大哥在内地的民营企业家身份,还是想通过大哥去影响什么事?礼下于人,必有所图。”
一直都关注竖着耳朵的沈翠月简直欢快:“你就是!”
吴生云完全不反抗:“我图的就是能跟随大哥征战四方,难道是商社那帮老棺材板和鼠胆狗辈?现在我不能参与销售系统也没什么话说,待我去平京办事处餐厅拼杀一番,拿了业绩回来再报效大哥。”
池世明表情精彩的琢磨这有什么内情,却不问。
让卫东心里更笃定些:“别人眼里都拼命仰望的港商,尤其是这些亿万富豪的家族,不过是他们早行几步,而且抓住了这会儿是唯一能进出内地的黄金通道机会,才有这样的繁荣,所以根子在那个会越来越富强壮大的内地。”
这会儿内地看HK,都是当成看世界的万花筒。
难以企及的璀璨明珠。
哪有这样反过来看内地才是王道的。
张经理和唐主任他们都面露惊诧神色。
偏生这几个年轻人却若有所思,横跨两地的池世明更击掌叫好。
一直挺立在角落安排局面的管家,默默看着这与众不同。
第252章 你看我牛逼不
真就像吴生云提醒的那样。
荣华富贵拼命堆上来。
两位女士有耳环、项链,让卫东更被奉上一块金灿灿的腕表。
珠宝难以辨认价格,卖过表的HK仔辨认下,这是三万港币的劳力士水鬼!
所以说还得自己有底气,让卫东他们吃惊,但并不是多慌乱。
一边示意凤雏去交流,还是要张所有开支的价目表,最起码要所有东西的明细清单,一边摘下自己的山城手表,回头吴生云已经伸手,就把手表放他手里。
再戴上这块沉重宽大许多的名表,感觉是不一样哦。
走吧,去看看什么场面。
依旧还是那两部劳斯莱斯,驱车前往已经华灯初上的港岛,钻进海底隧道前,池世明特意指着港湾对面高楼林立璀璨夺目的“山城”,夜景轮廓让人印象深刻。
扭头的让卫东却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的江州。
他很有这个信心:“等着吧,我相信就是我们,能在江州,能在整个内地打造比这更辉煌的场面。”
烦人的是俩姑娘一定要拉着他挤在这边,于是他的话语,实际上被隔着块隔音玻璃的管家和司机也听见了。
人家手动打开个巴掌大半圆孔就行。
然后穿过铜锣湾、经过跑马场,投身郁郁葱葱的山顶富人区。
然后一座如宫殿般宏伟巨大的建筑带着通体发光的明亮,出现在前方的半山腰上。
池世明都喃喃了:“爵士花园……HK最大最好的富豪庄园,我只是爬山的时候在远处眺望过。”
果然顺着蜿蜒曲折的山道,很快略显拥堵的次第抵达,豪车如云,别说马自达,奔驰都不好意思出现在这场面。
基本就是劳斯莱斯车展,偶有几辆怪模怪样的超跑,跟花旗统领同款的凯迪拉克也能行。
感觉就是在个山坳里填平层叠起来的好多层,入口反而是在建筑肩部,后世去江州旅游过,看过凤嘴崖就很能理解这种结构。
进了庭院反而沿着车道向下滑行,然后停泊在有喷泉水池,还有亭台楼阁能眺望整个港岛中环跟港湾对岸尖沙咀的无敌观景台边。
一排豪华大石柱边挤满了各路富豪,媒体肯定没有资格来这种地方参与。
年纪大点的在里面闲聊寒暄,中生代和年轻人都在外面交头接耳,顺便抽烟抽雪茄,也看看有什么新鲜事儿。
所以当迎宾司仪喊出:“亨氏集团,江州让卫东先生携家人抵达……”
当然是英文的,他们就好这口儿。
目光全都集中过来。
真的,夜色就像被碾碎的宝石粉末洒满这片象征着财富的豪门大宅。
是个普通人都会觉得卧槽,太高贵,太豪华了,老子不配。
这尼玛没有上亿资产,百万千万富豪在这都会觉得相形见绌。
更别提这时候从一穷二白的内地来,从啥都没有的温饱都艰难地方,火箭般飙升到这种可以算是华人族群这个时代最豪华的地方。
连有点所谓家族血脉的沈翠月都不由自主往让卫东身后躲了躲,下意识的被震慑,但又勉力让自己站出来。
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反应了。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