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25节
他好歹也是个在江州华侨学校读书到高中的家伙。
能够把红色词语简单的融入到粤语表达中。
的确带着革命小将才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杀气势!
让卫东听不懂伙伴在说什么,但笑眯眯的随意从旁边拿杯水润喉。
这时候就能非常清晰的看到,那个司仪已经不由自主的点头哈腰恭敬捧上。
就让人印象会很深刻。
那边在说会永远追随他,他却充满欣赏的大度自如,明明好像他们之前还有商业竞争,现在已经让人心悦诚服,而且还这么相互信任的模样。
年轻人中极为罕见的雄心壮志和容人之量,同时出现在他身上。
其实就是二十岁的干劲和六十岁的深谙人性,如此和谐的被这个年轻人表现出来。
前排老富豪们是识货的。
尤其等池世明把话语权交回来,让卫东才把自己借着喝水梳理的思路展示:“我表述刚才的成长故事,就是想说当我卖肉制品的时候,其实还面临被抓的危险,的确不允许私人做买卖,他卖电子表,也是违法要被抓的行为,但我们在不断修正自己的做法,就像这个巨大的国家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规则,目的是什么?让十亿人过得更好!”
让卫东声音陡然提高,甚至都没给池世明留下翻译的时间,开始强势输出了,你特么的能听就听,听不懂活该:“我希望各位永远记住这个核心,北面那块巨大的土地上,欢迎所有奉公守法的商人,你赚你该赚的钱没问题,但一切都要体面,如果你不择手段的破坏规则,会有人来教你体面,因为所有的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这句话,是为了让十亿人尽量都过得更好些,也许有这样那样的波折,这里那里的巧取豪夺,但这条核心思想你抓住了,保你富贵在天!”
普通人要想抓住这种局面大富大贵可能还有运气成分,眼前这些已经千万、亿万起步的港商。
只要秉承这条原则,绝对百分百的能在未来几十年吃到满嘴油!
全场震惊到难以置信。
这里现在还属于大嘤帝国。
北面只有个通讯社在这里作为办事处。
基本不可能公开这样讲话,毕竟这还属于“他国”事务。
然后又没民营企业家,就没有官方之外的人能站出来这样说话。
况且连方针政策都不明晰,谁都不敢这么铿锵有力。
可让卫东又没说什么具体的规则。
他只是把那句仿佛已经被所有人当成笑话的五个字,无比坚定的拿出来打在公屏上。
池世明连忙激动的转述。
恰恰又给了让卫东缓冲的时间。
语言表达这事儿,其实没有任何难度,就是多练多尝试,越是大场面越是撑住了表达几回,就跟绝世神功上几层一样,爬上去就豁然开朗。
当然长期停了就又会丧失,让卫东见过老施摘花种草时间长了,说话都哆嗦。
所以喝口水再继续:“说具体的,粤州是因为粤交会和靠近HK,对外发展最好的地方,市民也普遍富足平和,很接受各种商业思维,应该是你们开厂做生意最方便的区域,语言也相通,没准儿还有内地亲戚帮着打理;”
“沪海是最洋气的地方,懂外语的多,科技知识分子接受能力也强,更是有各种资金合作优势,技术底子底蕴,适合搞技术化高一点的东西,哦,搞经济金融他们可能更喜欢;”
“平京……我在那有个厂,每天十万包卫生巾,大爷大妈干活儿不耽误,但你说要做大了肯定就涉及到各种官面儿的交道,我不是很喜欢,但我在平京搞定了供销总社作为我的销售伙伴,知道供销社吗,全国几十个省两三千个县,超过三万家基础社开到了每个乡镇,就等于是拥有三万家连锁店的超级巨无霸士多店。”
最后这个词儿是昨天走街学会的,HK路边小卖部小超市小杂货店叫这个。
瞬间让全场恍然炸开,这么一解释所有商人都明白了。
每天卖几十万包,在三万个连锁小超市,这业绩必然轻轻松松搞定,绝对是产量限制了销量。
等等!
有人已经忍不住大声喊了:“只有你一家卖卫生巾?!”
让卫东听池世明翻译,才笑着抬手指后方:“那个王八蛋,对,就那个小白脸偷摸仿造我的卫生巾被我报警抓人赔钱,最后卖身给我,现在你后悔吗?!”
吴生云好大声的傲然躬身鞠躬:“不后悔!我只后悔卖晚了,早点加入大哥旗下,我已经能立下好多功劳了!”
看看,看看人家这是什么格局。
抓了竞争对手,却让对方甘为麾下!
这个逼抬得很好啊。
全场都在鼓掌。
这既回应了目前内地市场很多新生事物就是独门生意,你说赚不赚?
其次也证明了这家伙有搞定独门生意权限的能力。
这就太重要了。
无数人看他的目光已经像是在看金灿灿的招财童子。
可让卫东没说完呢:“我在浙州、鄂昌、东北都有自己的分公司跟销售团队,每天都在狂飙突进的扩大加强,目前应该我自己覆盖到的有十二三个省了,可我的大本营在江州,就是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首都,目前是内地把那作为改革试点的重点区域,给了很多可以先斩后奏的权限,别处可能会抗拒不允许的做法,在江州可以商量着尝试,譬如现在全国各地独一份儿的经济开发区,那位先生就是经开区的唐主任,诚邀各种有实力的港商入驻建厂,目前我的十万平米大厂是第一大,就能跟我一起把产品卖向全国了!”
尼玛,江州经开区这下不炸个大新闻都不可能了。
第255章 还是要拿这个来考验人,才是终极杀招
这特么是一场高规格高效率的招商引资会啊!
内地官方目前还不可能自己来这么搞。
大嘤帝国断不可能允许在自己的地盘看你这么国家形式来大规模招商。
只能靠几家有国资背景的商业集团私下交流沟通。
没有私营、民营企业家有这个实力、眼光和无与伦比的信心来这个级别的富豪聚会上谈这事儿。
偏偏让卫东又是个一直奋战在一线的销售老大。
无比熟悉市场,还喜欢简单的按风格区分。
虽然有失偏颇却能直接粗暴的让人觉得他很专业:“沪海经济意识最发达,你想找优质的经济伙伴从那里开局比较好,平京更适合喜欢走Z商路线的,但风险程度就不能用商业标准评判了……”
“鄂昌地区四通八达,非常具有四面出击的积极性,但也比较散漫。”
“粤东你们接触可能更多,脑瓜子灵活,资金底子丰厚,但文化程度略低,主要是有点爱做不爱做的懒散;”
“但最懒散的是蓉都,特么都穷成那逼样了,还都爱玩爱吹牛逼,一杯茶在河边茶馆能吹到月球生意老子都敢做,但聊完了买五毛钱的素菜回家喝稀饭……”
“所以我最推荐还是江州,这里有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也有丰富的轻工业厂家,既有陪都时期留下的一些底子,也有江湖码头城市的冲劲儿,然后一条长江,就能廉价的把所有产品顺流扩散覆盖到大半个区域,关键在内部西南地区,竞争没那么激烈,实乃新手开局的最佳选择!”
掌声不断从前排响起来。
同样的话,不同人不同时间说出来效果都大相径庭。
首先让卫东不是官员:“去年,我还是个在码头上背货卖货的家伙,我有个伙伴因为开贸易行被抓起来,找了一堆最后都没确定的名头关了半年多,我能怎么办,偷偷摸摸把他断掉的生意续起来免得违约赔钱,还被找上门去谈话,百般交流讨论,非要说我们这种做法是资本主义,你告诉我,这不把人搞疯吗,我能怎么办?”
老高都吓疯了,你跑外面来这么说?
反而唐主任都比他稳定了:“卫东这么说肯定有道理的,前几年就是这个情况,也是事实嘛。”
因为他都看出来,全场的HK富豪们信了,他们担心的就是这个局面,不光去内地做生意,还有以后怎么办。
听得聚精会神,如饥似渴!
让卫东也是说嗨了,挥手摊手摆手:“哎呀,说就是割资本主义尾巴,你投机倒把,你倒空卖空,尼玛的……唉不说了!”
就那种老子很想吐槽但不得不闭嘴的无奈,居然让全场猛笑了下一起安静,池世明也是拿HK身份证的人,老大敢说我就敢翻。
结果让卫东来个猛转弯:“可好的局面不是知错就改吗,其实已经改了好几年了,换你们来能怎么办,你们都是搞大公司的人,你把销售提成,奖金制度改了,下面会不会闹,你产业转向,大规模调整业务,那些中层、主管,甚至就你身边的二把手、三把手,他们的局面、收益受到影响,会不会抗拒,越大的公司,你发命令能立刻焕然一新吗?做不到的,我特么才百把个人几百号外围人员,改个提成比例都能闹事儿!我特么也是醉了。”
所有人都觉得感同身受,对啊,如果把国家也看成家大公司,而不是大家一直以为的意识形态铁幕啥的,这局面就好理解了。
关键还是这个时间点。
十年后都没人能像这样公开给港商,顶级港商这么讲。
哪怕那时候能说,情况也不同了。
因为这批顶级港商,吹什么百年家族,特么HK的租约才99年,这批人基本都是抗战前后抓住机会窜起来的“新贵”。
四五十年代是他们发家的重要时段,那是他们二三十岁白手起家的时候。
所以现在还基本都是五六十岁向下一代移交掌控权的过程,何不食肉糜、没有吃过苦的二代们还没全面掌权。
让卫东说这些他创业的细节,非常容易引起这部分老富豪的共鸣。
曾经何时他们也是这样拼命在第一线,要打架,要卖货,要押运,要逃避警察跑得飞快。
他们听得出里面的真实性。
和他们生来就等着继承百亿家产,直接从会议室起步的儿子们区别极大。
哈哈哈的使劲鼓掌!
有个六十多的老家伙还娴熟的吹唿哨!
所以让卫东反问的时候,一群人都在点头:“所以我花了一年时间蹿升到现在的局面,说明什么?”
“说明跟我们那时候一样,是做生意的大好时候?!”
让卫东居然对那边鼓掌:“看,他都会抢答了,我这起家的规模没有问题吧,我卖腊肉的时候跑一趟几百块,但我有了底本之后,我从山里买四千台相机,顺着七十块的水路运到浙州,只找了家西湖边的杂货铺,一小时卖掉三百台相机,一周之内三千台!HK能做到吗?”
这就是全场热烈喝彩了。
太没有问题了。
这就是聪明的利用了著名景点搞出大生意,甚至现在都还能让人去复制,让卫东也不在乎了。
明显他现在已经是不在乎个把个销售点,或者某个产品的规模。
豪迈之气,溢于言表:“这,就来自于江州从去年2月成为计划单列市,什么意思呢,就单独列出来享受些政策不同,但又没鹏圳那样完全特区化,得一点点做试探啊,同……大哥们,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话没听说过吗,越大的企业,越大的国家规模,越是要小心翼翼的烹饪,我问过文化人,这个小鲜在古时候就是河里的鱼,煮鱼肉你大开大合的就会散架出大事的,你们搞集团规模也是下猛药吗,要一点点来,而我,恰恰就是站在那个一点点上的男人!”
现在那位亨氏集团的老板,怕是已经明白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会被交代给他的人给予那么高的评价了。
卧槽,这特么是天选之子的感觉。
这么年轻,这么自信!
还不瞎吹:“政策是一点点在改动的,早点可能有些限制,但晚了,那肉都是别人的,十月中旬,不刚刚发布最新的决议吗,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这特么什么意思,就是催促各部门动作可以加快点,现在比较有把握哪些能做不能做,我就是那跟在海潮边赶海捡鱼虾的,晚点来您就看海吧,所以请学会看这种大局势政策,三天两头在公开发布啊,这不跟那花旗动不动搞什么法案,调整关税,各种事情一样吗,只要抓住一次边缘试探的机会就能发财,然后又静静的期待下一次浪花。”
这特么现场几乎全都是赶海的高手!
你个初出茅庐才一年的新手,西南地区都没看海的土豹子,跟人谈这个。
简直就是肉包子打狗,喂肥了!
让卫东确实不会拿捏哪些该说不能说,能不能趁机给自己搞到什么好处。
他只知道现在国内没几个好的港商,仅有的几家吃肥了还不吭声,然后大多数都是骗子。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