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33节
俩姑娘吓得都夸张瞪眼看他,你一天都在琢磨什么啊!
太变态了。
秦羽烨本来在发泄情绪,可能也有点顺便演的意思,看见这边仨没听她的,就沉着脸问董雪晴在说什么。
凤雏心想不能只让我觉得变态,马上描述了:“我们在内地最主要的产业是卖卫生巾,他刚才说可以改进样式,才能保证不两边流……”
还比划。
秦羽烨顿时也先倒吸口气,可能是觉得我猜你这种少年得志的有钱佬会变态,但没想到你这么变态!
但转念又真的有商业头脑:“确认有效吗?”
董雪晴完全想不到这种商贾家庭的唯利是图有多大滤镜,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可以过滤掉,还以为使劲推的是坑:“她问是不是真的有效。”
让卫东无所谓别的女人看自己什么形象:“应该有吧,现在内地卫生巾机器的最大问题是没法做不干胶层,垫着要滑动,HK有这方面的技术厂家吗,我们可以买技术。”
实际上从沪海给章兰芝买卫生巾,他就看到了进口产品带不干胶。
同样平京飞燕牌的全自动生产线出品,也带不干胶可以固定在内裤上,但江大的材料专业表示目前搞不定这种原材料的批量生产。
这就是八十年代的现状,一旦涉及到是复合材料,哪怕是很不起眼的小产品,都可能是国内技术空白。
譬如之前的塑料袋、无纺布、食品级真空袋。
但港台包括东南亚可能会有替代便宜方案。
就像那台印泥的卫生巾机器。
董雪晴翻的时候都起鸡皮疙瘩了:“你怎么知道!你天天都在观察这?!”
又上手揪。
港妹注意观察这种小姨子细节,犀利皱眉。
沈翠月瞄着的,连忙挽住她轻轻摇头示意,当小老婆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新时代的港妹却觉得是告诫她小不忍乱大谋,算了。
点点头手写:“你用国语再详解下关于卫生巾的护翼细节,我能联系到这方面厂家的叔伯,寻求这个改进专利。”
其实已经表现出她的性格了,有自己的主见。
果然,再从九龙城寨这边去往尖沙咀的路上,秦羽烨听明白了护翼卫生巾的特点。
在抵达亨氏集团办公大楼前,把车先开进隔壁的购物中心地下车库:“在这吃午饭,三点前过去就行,见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还是应该换身衣服更礼貌。”
这边从内地出发,就是普通的日常衣裳,想着参观考察,逛街为主,而且哪怕需要什么衣裳都可以临时现买,尽量空着手出门方便。
昨天只整了身过于正式的西装礼服。
今天这随意的衬衫牛仔裤,的确有这个必要。
作为引领了七十年代牛仔服饰潮流的家族小公主,秦羽烨的穿搭衣品明显在整座东方之珠都应该是排前列的。
让卫东没想到后来的三级片女王,家里居然是这种成色。
看来她那拍风月片的行为,还真跟她老哥的生意起伏有关。
而且心机绝对跟沈老三有一比,热情细致的帮这两位选了衣裳:“待会儿,应该还是由我陪着他去参加这样的会面,也能传递出信息,尽快拿回缤纷主导权。”
涉及到生意,还是动辄几千万港币的服装企业,尤其是前面的苦情牌铺垫,董雪晴肯定没那么决绝了。
让卫东只嗤笑:“我真觉得我像个来资本主义社会被糖衣炮弹包围的干部,走着瞧吧。”
结果饭后刚走到亨氏集团大楼外,就看见报纸上已经迫不及待的把四人在游乐场指指点点的照片刊登出来。
《大陆仔携美同游,指点宋城江山》之类的标题,很是醒目。
第264章 其实我们都是地下工作者
让卫东看着报纸都在想,你们这围猎内地人士的心情是多么急迫啊。
毕竟秦羽烨到现在又不是明星,勉强算个富家女,有什么媒体炒作价值?
哪怕让卫东也不过是个普通内地商人,这俩之间就算有什么,也没新闻话题。
现在就逮着仅有的那点大陆仔商人泡港妹的罕见性来炒作。
反而是在慈善晚宴上说那些关于去大陆投资的话题,只字不提。
绝对是别有用心。
以前只听说围猎各种干部,起码税务大院从每条街的税务专管员,到老施他们这个级别,九十年代天天都有各种邀约拉拢。
也就他这么个断手保安没啥价值,其他保安甚至都能被拉拢蹭个口子啥的。
没想到HK这么大的局面,居然也这么简单粗暴。
但沈翠月都比他看得深那么一点点:“这是在试探吧,看你会不会被批评处理?”
这个思路在后来肯定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就算是真的,这也是个人事务,触犯了哪条哪规?
但84年很正常。
所有走出国门的考察人员,别说体制内,连那些大厨都被视为官方意志的一部分。
外面的人各种试探接触,内部也各种警惕防范。
自费的商务考察都要派人跟着。
除了避免偷逃,还动不动可能扣上有损GJ形象的帽子。
这大张旗鼓的宣扬跟当地富家女谈恋爱,确实有点违反原则性错误。
最近几乎天天跟各种市里、区里部门单位打交道的江湖妹,对这种心态更习惯些。
让卫东才惊觉对哦,看看时间还不到三点,还是到旁边的亨氏酒店大堂商务中心去打国际长途。
哪怕在HK,这时候也得在特定地方才能要通到江州的电话,尤其是内地现在跟属于大嘤的大东电报局根本不是一个系统,得通过粤州的国际转接局中转,三十块钱一分钟!
要不是这两天都给董雪莹打过晚间电话,都不知道这么麻烦。
哪怕直连市里面的电话还是比较快捷,也在十五分钟左右才接通线路,找到了那位秘书。
以前让卫东还有点纳闷,甚至直到住在平京的涉外酒店,他都奇怪为什么高级酒店要有个商务中心。
原来就是给跨境的商人提供国际长途、传真之类的事务。
所以现在算是很灵活应用了。
谁让他身边恰好还有个电讯工作人员呢,等待电话接通的时间里,询问商量这电话百分百能被窃听。
让卫东就颇为跨越时代技术意识的耍个花招:“翟秘书好哦,我是让卫东,列边在列哈有些鬼幌子要招呼哈……”
很刻意的加重加料江州方言,甚至都不完全是江州味儿,蜀地周边的西南方言各有特点,但相互基本能听懂。
没传说中江浙等某几个方言那么如无字天书般绝对难懂。
说快了,外地人也不是很好理解。
慢一步拨打的市里面办公室传真电话也接通,沈翠月无声的给这边做个手势,董雪晴已经小心翼翼的把几张剪报先传过去。
按照电讯员工的理解,语音电话是百分百会被录音,尤其现在每天往内地就这么点儿量,到江州估计就个位数电话。
很容易的。
所以让卫东故意突然换成江州方言,让那边立刻哦了声就明显捂住话筒。
他再来句:“列叫人切看哈,发列个传真,事情我还色得说哈……”
翟秘书那边借着去看传真,已经换了个江州本地口音来接听:“列说啥子事。”
也是加重加料还加快的混淆。
让卫东配合上:“没什么大不了,回来再说,我的思路还是来都来了,尽量吸引些大港商投资,无论是到江州还是别的什么地方,都是好事,至于立刻出现这种新闻,懂的都懂噻,我打电话回来就是先提一句,局面很复杂。”
本来让卫东还建议用手写传真回去解释情况。
董雪晴都猜测很可能在HK某个地方有台传真机在同步出内容。
汉字反而容易被看穿。
让卫东才想起网上段子、电影桥段之类用方言。
就这他也说得简单隐晦加了点暗示。
其实只要看到那含糊不清的剪报上文字内容,翟秘书那边就应该明白了。
那本地口音也明显是在当传话筒:“好咧,莫得啥子包袱,列心放包包头嘛。”
让卫东也配合上:“我晓得,豆是通个气咧嘛,豆楞个了哈。”
挂电话。
酒店商务中心大都是那种装修豪华、隐秘的小单间,适合三五个人坐在里面洽谈开会,有电话有传真机,有沙发有洽谈桌。
十七岁的少女看这仨颇有些神神秘秘的相互配合,眼神交流,手势比划,还有她之前听着都没这么难懂晦涩的方言。
还是让她觉得好奇又刺激了。
富家女嘛,尤其是有秦志明这种成天异想天开的兄长,游艇豪车之类的事情还真不会激起她多大兴趣。
尤其是让卫东现在简单收拾了下,还是按照她推荐的港风休闲西装、卫衣牛仔裤穿搭,就是那种有头套翻到西装领外的穿法,再简单的打点发蜡塑型。
其实从当初那次章兰芝给让卫东买西装故意穿成休闲风。
让卫东对这种后来的流行趋势,接受度很高,没有扭扭捏捏的不习惯。
还是潇洒的。
男人在二十来岁只要大概五官端正,关键是不胖的话,都能收拾出比较俊朗的感觉。
尤其是让卫东这一年千军万马的拼杀,还是积累出人上人的气质了。
现在靠在沙发椅里挂了电话也是得意洋洋,跟沈老三和凤雏做个手指叉八字的耍宝动作。
乐得这俩跟他击掌。
秦羽烨居然有点羡慕。
可实在是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汇报,表达了态度,而且我知道这个局面凶险,就够了,他们就算接到什么情况,也知道应对。”
这俩都点头,沈翠月还很警惕的把剪报揉成团,走过没人的垃圾桶才扔掉。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