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65节
惹得县城里十多二十岁的少女、小媳妇全都来围观学习她的穿着。
无论是医生们透露给让卫东的消息,还是于松海对实际情况的熟悉,这边无论各族的公务员还是普通百姓的收入在补贴福利下,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消费力其实也很强,内地到处还要凭票供应的自行车,在这边很好买到,几乎达到了家家都能拥有的地步。
也就审美没跟上。
港妹等于是给所有女性打了个样。
这导致从作坊里面出来的第一批牛仔裤,虽然双针缝纫机还用得歪歪扭扭,摆在作坊门口就被好奇的本地妇女买光了。
然后跟卫生巾一样,总会有人天生商业头脑,在作坊门口买到了出厂货,就马驮拖拉机运的带到别处去卖。
尤其是两百多公里外的省城,和同等距离的边境口岸。
因为这个面积在全国居前列的超级大省,一共才两百万人口都不到,还不到商州市的三分之一。
所以一贯意义上都觉得没有什么市场,纯属国资兜底的福利养着。
但这回一共才四万多人口的县城,就像吸水海绵一样,无论产出多少牛仔裤,都在作坊门口销售一空。
而街面上偏偏又没看到多少人穿着。
于松海才彻底信了商业流动这种东西不分东南西北,都会顽强的存在。
开始愈发坚定和完整的梳理那套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全都靠财政补贴兜底的工作方针。
然后这一切,当然在二月初的赛马会上得到了全面展示。
提前好几天整座县城都在喜气洋洋的布置。
内地还比较贫乏的物资在这里体现得格外繁华。
周边方圆几百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牧民都有骑着马匹过来参加。
整个县城各部分也骤然紧张的全面承担起各种接待工作。
这时候县里面才突然发现,这个月拼命抢工完成的看台多么有用。
不光是让现场能有上万人挤上看台,更是临时多出来大量的“看台下”空间。
那个之前的“烧烤一条街”,现在就成了接待各地来牧民,可以消费吃饭的重要缓冲。
虽然这年头的边区牧民,基本都是把身上的袍子一裹就能被天席地的睡觉,然后丁零当啷的马屁股上挂着小锅子随便煮点糊糊、青稞粑就算吃饭。
但能看见这么多没见过的吃食,还是能吸引不少人。
然后顺着这些烧烤摊子、各类吃食,从省城跟县里又冒出来不少小商贩,摆地摊兜售各种物件。
让卫东都忍不住逛进去买了几粒天珠、蜜蜡这些根本还不值钱的装饰品。
毛儿和石头则选了几把很有些年头的长刀。
秦羽烨当然是买了堆五颜六色的耳环、项链、挂坠。
也是到这会儿,石头才问了声:“这赛马得胜到底重不重要?”
让卫东想了想给出答案:“很重要!”
第299章 矮油,这里的美女像雪山上的绒花一样多的呢
因为最让牧民跟各方来客瞩目的,当然就是在跑马场附近这几家作坊。
规模不大却一直都有人排着长队买货。
九块九的纯蓝色牛仔裤,九毛九一包的卫生巾。
每人限买三条三包,但是如果非要买十条十包,就是八块八和八毛八。
就差明目张胆的说鼓励批发拿去转卖了。
让卫东经手的牛仔裤厂,就是彻底剥除了牛仔服饰的时尚属性,只要牢实耐磨的牛仔布面料跟双针缝纫的结实经拽,还借用了人家成熟的版型和裁剪分片。
天然契合这时候的国内,尤其是生活条件艰苦,户外属性拉满的高原边区。
人人只要摸过那厚实的面料都会说好。
然后抛弃其他所有类型面料的裤子。
更何况还便宜!
四块三的面料和辅料运上来,能把运费已经压到最低,实际上的边区劳动力,如果从贫瘠的农地转到工业生产,成本比内地还低。
毕竟能拿到补贴和高工资的还是各种城里相关工种,农村地区是有免费修建的房,但除了少数牧民,大多数依旧收入极低,几乎为零。
根据让卫东的调查感受,这个比例大概是二比八。
所以在县城边郊区能轻易招募到大量便宜的人力做缝纫、装包。
在体制内高工资年收入一千八的时候,做到每个月能有三五百块,还没啥要求,想来上工的人也排长队。
哪怕还有人嚷嚷我们不喜欢钱,我们要雄鹰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架不住其他人,尤其是相当多妇女不吭声不做气的参与上工。
十台双线缝纫机和三台卫生巾机,很快熟练的编排成了三班倒,附近再搞个小院儿宿舍,方便半夜工人睡觉上工。
那产能还不嗖嗖的直追内地。
说什么生性懒散,不在乎物质享受,那都是因为看不到,又被各种文灌输才躺平。
现在实打实的日薪、周薪、月薪拿着,加油干十天半个月就能买辆自行车。
就问香不香。
于是闻讯来观察调研的各方也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这种做法是不是压迫剥削,这跟几十年前有什么区别。
很多根本不会多想为什么,他们拿着工资过得岁月静好,就根本不考虑大多数底层要怎么活。
来就骂,看见夜班就是不把工人当人用,要取缔,要查封。
如果不是于松海掌管这个地方,根本顶不住这种巨大的压力。
花费大量口舌解释这叫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主力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有纳税有福利。
比较下收入保障跟待遇,再看看所谓的压迫剥削又是怎么样。
所以这种局面下,不光作坊工厂要撑住,烧烤一条街的吃喝要吸引更多人,赛场上还要赢!
于松海已经动用了一切手段,借民兵,借制服,借军车保证各种秩序、调动和安全。
在赛场上最后还能大获全胜,就跟奥运会主办国,能不能在金牌榜上冲进前三甚至榜首,类似的意义。
石头说好。
让卫东也不知道这个好字背后有多少含义。
他也忙得不可开交。
牛仔裤还好说,借着数万人涌来,加上本地人,过十万的人头聚集规模,卫生巾这种女性用品陡然传遍四方。
几乎所有女性都想方设法抠点钱来买几包去试试。
老爷们儿也有不少买几包带回去的。
这就是最好的广告。
让日产万包的卫生巾,都能每天秒光,更是把口碑顺着广袤的高原像野狼一样到处都传开去。
这似乎拨动了让卫东的心弦,老子以后可以在全国各地组织这样的活动,人为制造热点的聚集起来宣传产品!
所以他就带着人打篮球,体验这种从高校校园走向社会的组织推广。
天天跟守擂似的,在篮球场上接受东南西北各种牧民们、市民、城镇组成的队伍挑战。
很多根本就不懂规矩,抱着篮球在场上横冲直撞,你特么是打橄榄球捏?
让卫东还得组织裁判队,来把这种野蛮子架到旁边去看清楚规则再说。
于是场上分分钟都在动手:
“喂,打架归打架,空气给一下!”这是被卡脖子了。
“口袋里的大团结嘛,秋天的大雁一样飞走呢”,这是吃肉串把自己吃穷了。
但气氛超好啊,篮球场周围挤得内外好多层,水泄不通的看热闹。
于松海都后悔该提前给篮球场也修一圈高看台。
就有点让卫东后来在小视频刷到的村超热度。
所以他给于松海建议老百姓需要这种体育运动聚会带来的娱乐属性,更有社交用途。
那就值得长期办,经常办,办成品牌,搞得有地位。
前大报记者可不是每天都在叮叮当,思考着慢慢点头。
秦羽烨就主打跟着玩儿,搞了套神装,扎了满头辫子,挂满各种饰品在小嫂子带领下,到那个几百米超长跑马地中心围起来的场地上跳集体舞。
让卫东远远看过,这尼玛不就是广场舞吗。
也算是体育运动啊。
但却带着社交功能的帮着带动一群群半边天。
于松海后来都简单了,再遇见那种头铁的胡搅蛮缠,直接带到广场舞这边,这不就是各种宣传里面讲的载歌载舞吗,工作的时候努力劳动,下班了来唱歌跳舞,压迫剥削的时候能做到?
八小时工作制的正常劳动,凭什么就要抹黑成压迫剥削,全都躺平吃福利,也没做到所有人都一样啊,吃大锅饭的依旧只是一小部分。
让卫东看他解释得口水都说干了,不如拿台收录机给录下来,反复播放这些车轱辘话给人听。
所以各种县里、省城的媒体镜头,还是不由自主的开始抓拍这些喜闻乐见的场面。
等听闻这里还有港商跟着与民同乐,那就更要作为重点拍摄。
还别说,自从解释成是港商在这里投资的牛仔裤厂,杂音都少了许多。
连这么偏远的地区,都能产生对HK的崇敬心理。
算是帮于松海、让卫东都减压了。
更是顺利无比的把“美容院”,面部保养护理的业务开展起来。
下午晚上都忙着带一大堆人传授做脸手艺。
当然,这玩意儿还是得在SOD蜜的“配合”加持下才有最好的效果。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医疗系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