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350节

  就算有些家庭悄悄存了钱或者海外有资金,也不敢随便暴露。

  这可是经历过大规模公私合营的沪海。

  稍微冷场没人买,当然可能也是大家都在看风向。

  偏偏章兰芝这愣头青,据说看看台上有当初买食品真空机的厂长,就直接以东升贸易的资格各买十万!

  因为这特么已经是占股百分之二十,不许单一股东持有更多。

  谁能想到,这种股票发行模式刚试水,就遇见一条资金大鳄!

  1985年,让卫东靠着几种畅销产品,已经聚集起大量资金,大到可以冲击金融市场了……

  让卫东听到这里,后背的冷汗都出来:“尼……你们在瞎搞,如果真有几十几百家股票,你多买点没问题,这才第一次买卖股票,你这是砸场子……可以算国有资产流失啊!”

  老章也搓手:“幸好当时音响电子元件厂证明我们租了办事处,更知道我们是销售飞燕卫生巾和爱克斯相机、喜利来牛仔裤的正规公司,真空食品机械厂也认得你和兰芝,就同意了成为股东,发了这么厚的股票,还有息折卡……”

  让卫东接过来看见,在没有电脑记账的时代,每张股票是真的有票,面值还是五十元。

  也就是说二十万块钱股票,真的有四千张实物券,然后还有张这年头的纸质银行存折卡,上面用来记载分红入账。

  这时候的股票也真是用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搞发展。

  企业赚到钱,年底要分红给股东。

  可那两份写着真空电子厂和音响元件厂的息折卡上,分别只有三百多,和五百多的收益。

  把让卫东逗乐了:“这就是你们分别投资十万块赚到的分红?”

  十万块,拿去进牛仔裤都不止赚几百块,你们一家书呆子在搞什么名堂。

  而且财务制度还有没有了:“这是去年元旦前的事,怎么没有汇报给公司?”

  关键是花了二十万,账上没看出来呀。

  已经走到了饭店门口,老章还把那个人造革小包抱紧了点,略显拘谨的请进落位,才打开包递出份存折:“当时我们带头后,现场马上抢购一空,接着就是股价疯涨,天天有人通过两边厂里希望我们能转卖……如果不是我们的军代表证,有人拍了桌子威胁的。”

  让卫东似乎已经看到狂风暴雨中偶然买到股票的一家书呆子,他不知道改开后的股票疯狂劲儿,但能够猜到所有这些第一口螃蟹,一定都暴赚。

  那随之而来的必然就是各种觊觎争夺,甚至敢直接撕咬。

  但这一家恰好具备只要不违法,就很难被上手段的特殊身份,谁都难以预料这背后会扯出来谁。

  顺手翻开来:“疯涨了多少……卧槽!”

  存折上赫然写着27万多的结余数字,不,这种纸质存折是能看见前面交易金额的。

  一开始就不断有个二十万的支出,显然就是把买股票的本金还回去平账了!

  这就是吴生云怀疑的那种模式,调用了二十万货款做了笔飞快的投资生意,只要够快,还回去根本看不出来。

  只是这里每个月都有二十万的进出,似乎都在调动货款。

  这是赚了四十七万?

  万万没想到的是老章居然说:“涨了三十倍……”

  章妈妈坐在大圆桌边明显不怎么适应,还是李二凤这一路走来点菜操持都习惯了,主要还是收入到位内心就不慌,尤其是看见菜肴五六块一份,也没贵到哪里去,迅速指点八菜一汤摆上。

  小姐妹还想起来帮着摆盘,被石头和毛儿拉住。

  所以反倒是让卫东目瞪口呆的僵住看老章:“多少?!”

  老章自己不惊不喜,典型的国营单位做派。

  公家的钱再多那都是公家的:“这种股票理论上不能买卖,但就在柜台边有黄牛可以交易,元旦到春节后一直处于粥少僧多的有价无市局面,两边厂里也建议我们卖点活跃市场,就卖了百分之十回到销售账上,然后每个月又拿货款买点回来,盈余就这样累积起来,兰芝按照你的指示去买了房子,这是剩的钱。”

  让卫东觉得头皮都在发麻。

  自己那边生意做得还以为不错,赚得还行,不算牛仔裤等后来的合资生意,每天二三十万的毛利是支撑建设的主力。

  跟玩股票的比起来简直就是个渣!

  “那现在还持有的股票价值……”他这个渣主公还得算。

  老章认真报出数据:“五百七十二万四千八百二十三元,这就是每个月我们都在买进卖出的目的,随时关注价格变化,我还回老家请教了前辈,虽然这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股市,但可以这样尝试,会有个很长的上涨期,因为现在总体只有两支股票,所有人都要抢,一定还会涨下去。”

  这简直像个神话……

  不是指这股票涨了三十倍有多神,让卫东甚至猜测真正等到沪海股市成立,三十倍涨幅都不算什么。

  神的是他信守了承诺,一直留意出国渠道。

  在自己也没多宽裕的时候,悄悄挤出二十万私房钱帮忙铺平留学之路。

  然后就像他不知道章兰芝在买卖股票一样,这边也在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安排留学的前提下,默默赚了六百万,却没卷款溜走。

  就算不跑,这几百万藏起来也没谁知道。

  实物券股票背后盖着章,

  尼玛,每条街都有刻章摊子的年代,这枚章还不是章家自己刻的。

  于是就像后来的房产、汽车产权证一样,上面能看到每次交易的记录。

  这出示的几张股票里,果然就有只两个章的,也有几张已经盖上十几个章了!

  指甲盖大小的图章,盖得跟众筹指印似的密密麻麻。

  这夫妇俩居然就守着这几百万的股票,等让卫东过来:“兰芝说你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交给你,听说市里面在筹建股票市场,要发行更多股票,后面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像面对这一桌丰盛的菜肴,老章也明显没经历过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让卫东觉得好歹应该来瓶茅子庆祝下?

第391章 你这不是买房,是买命

  这还没完。

  如果说让卫东不知道这些股票持有二三十年后到底是赔是赚,房子总该知道稳赚不赔吧。

  一切应该都源于当初临走时候,让卫东连落脚之家都没,回江州都临时住在兵站招待所、商州也是住董家宅院对面老何的租住房。

  为了平衡情绪顺口没话找话。

  他上辈子对沪海的印象就是房子超贵。

  所以嘱咐沪海分公司经理,如果看见有在沪海买房的机会,就可以联络安排下手。

  这一年他在西南地区拼命发展,麾下接连展开好几栋大楼的建设。

  沪海分公司就买了好几套房!

  人家沪海人都做不到的事。

  因为这时候限制买房的最大问题不是钱,而是市面上基本没有购买渠道。

  江州作为房改探索城市,都才战战兢兢搞了第一次房屋交易会。

  沪海这历来各种运动会风口浪尖的地方,压根儿还没展开商品房改革。

  所以让卫东头皮发麻的翻看老章从包里拿出来的五份购房产权证,内心只能说你们一家都是书呆子!

  这时候是能随便买房的嘛?

  顺着改开第一次股票尝试赚了几百万,怕是早就被各方挂了号。

  还各种闪转腾挪的买了五套房!

  让卫东抬手准备叫茅子,都凝固住。

  对桌上的鳝丝、八宝葫芦鸭、桂花鲜菇黄鱼羹也食之无味。

  第一套就是属于音响电子元件厂里弄的办事处这间屋。

  35平米,距离外滩马路三百米,纯属临街门面的使用权,本来绝对不会卖。

  之前章兰芝据说跟厂里提过不下十次可以买下来,都被傲然拒绝了。

  甚至那会儿章兰芝提出可以帮爱克斯收录机的音响生产线,从这边采购零部件,建立些业务关系。

  这家厂都不愿卖这临街门面。

  直到被东升贸易持有了百分之十的股份,算是国营厂35%之外最大的单一股东,这话语权就不同了。

  在某次厂里介绍谁来分零点股票时,主动同意搭着出售这个使用权。

  转让价格就是让卫东头皮炸裂的两千四百五……

  这就是为什么人家始终也不愿卖的原因。

  单位产权的老房子,还有房管所调配管理的因素在里面。

  不可能有市场定价权。

  谁都没资格给这类房定价。

  所有权都是国家的,在没有商品化的时候,使用权根本不值价。

  就像这会儿住公房的交租金都是几毛几块的价格。

  卖不了几个钱,为什么要卖。

  所以最后居然是按照缴纳房屋置换费的方式,把使用权过户到东升贸易名下,每平方七十元。

  让卫东去年租这里的时候,每个月六十块租金。

  也就是说三四年的租金就能把这房买下来!

  这就是当房价处于含糊不清的双轨制时,恰好执行人又是一根筋的执拗。

  把没有限制使用年限的使用权,用瞠目结舌的价钱转移过来。

  尝到甜头的分公司经理,又如法炮制的去找真空机械厂,买了四套房。

  贵点,一百块每平米。

  因为这四套房,是组成同一栋新式里弄的四套内部住房。

  改制后刚把人转到工人新村那种赫鲁晓夫楼公房,腾出来还在真空机械厂名下。

  原本实际上是厂里干部家庭合住的四层小楼,每层一家人的总计五房二厅三卫,两百一十三平米。

  被她像拼图似的分开购买到使用权,总价就是两万一千三。

  如果不是同意转让点持有的真空电子股份,也绝对不可能出售。

首节 上一节 350/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下一篇:医疗系学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