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日之少年战将

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105节

立刻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进攻方案。

方案极其严密,是张锐经过多天反复斟酌酝酿的。

方案还有很多变招,如果出现什么敌情,我们应该怎样办,各部队指挥官要随机应变。

张锐认为,自己部队的武器装备,在轻兵器上,和日伪军相当,重兵器上,自己只有一门步兵炮,炮弹还不多,如果敌人调来坦克,重炮,哪怕是中等口径的山炮野炮,自己的部队都不能硬顶,如果敌人飞机轰炸,我们更是一面倒挨打。

单兵素质上,也比日军差了不少。

张锐出动兵力的时候,只动用一个营。

一个整团的兵力,两个县城分别一个营,加上本县城的地方保安队,做出保护县城的态势,安定军心民心,其实,这是一种无奈的策略。

张锐此前是特种部队的,习惯于小部队的特种行动,习惯于现代武器系统条件下的快速打击能力,不熟悉二战期间,抗战时期武器装备体系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他需要逐渐熟悉,逐渐适应。

最多使用一个营的兵力。

这种情况,即使有所失误,惨败了,也不会丢光所有本钱。

三个营一个参战,两个训练休整,不断轮换,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所有部队的战斗力和素质。

目标定位于月山车站。

战术定位是,或者将敌人引诱出来,歼灭一部,或者围点打援,反客为主,阵地伏击敌人。

这个会有很多变量,周围鬼子据点的增援力度和方式,都会严重影响战斗的进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锐一面让军官们加紧熟悉行动方案,一面紧急电召肖瑶从南边回来,将骑兵队回归。

军事行动暂时传达到排长,严格要求保密,违反保密规则的,一律就地处决。

张锐又指导驻守县城的部队和保安队,进行防空,防毒,防水,防渗透训练,对各种工事和城乡,大量挖掘坑道。

催促两个县城的县政府,加紧恢复基层乡村组织。

第二天上午,肖瑶从南边第九军的军部回来,回归建制,张锐立刻行动。

为保证联络畅通,将缴获的鬼子电台分发到各连,让肖瑶和培训的军统女兵,其他人,担任发报人员。

一切准备就绪,张锐在十二点左右,让士兵吃完饭,向月山车站进发。

车站是较大的一个站点,当时还是小火车,货运为主,成为交通枢纽,日军在此地驻扎了兵力。

不确信敌人有多少兵力,但是,至少一个中队,如果敌人已经做好了对张锐部队的打击准备,则这里的兵力将超过一个大队!

鬼子性格执拗偏狭,打仗也相当认真的,一旦吃亏,必将集结足够的兵力,疯狂报复。

如果算上这里的皇协军,兵力将更多。

直接往东北方向进攻?

嗯,那是虚张声势。

张锐将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和狙击手部队,虽然也是草草训练的,毕竟是挑选的老兵,或者射击天赋高的,五十余人,全部骑马,八挺机枪,清一色配备手雷,驳壳枪,足够的弹药,三个掷弹筒,两门迫击炮,另外,为了运输迫击炮和炮弹,专门多备份了四匹战马。

月山车站也不是那么好打的,要防止腹背受敌,必须先清理外围的敌人据点,在车站西面,至少有三个据点,驻扎有伪军。

主力部队三个连分头行动,最后合围第一个据点,部队在五百米外挖掘单兵坑,做好防护措施。

看到这边的部队,据点里立刻鸣枪示警。

魏庄据点,有两座炮楼,一大片宅院,估计敌人驻扎着一百余人的兵力,鬼子可能没几个。

一个连在西面做好准备,故意让敌人看见,其余两个连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左右侧,一千多米的地方,也让敌人望远镜侦察到。

张锐的快速反应部队,则绕道敌人据点的东部,完成潜伏和切断。

总之,西面是明,南北是暗,东边的才是最阴险的杀招。

炮楼里,伪军连长和鬼子军曹一起观察着,西面,南北面的张锐部队,都被看到了。

“太君,敌人的意图很明显,是想吓唬我们,如果我们担心被包围而撤退的话,他们一定在东边伏击我们。”伪军连长掂量了很久才说。

鬼子军曹点点头:“围三缺一,敌人非常狡猾狡猾,我们前面的敌人可能是张锐部队,他们非常凶狠的。”

伪军连长:“所以,太君,我们?”

鬼子军曹自信地说:“他们没有重炮,对我们炮楼和阵地没有任何威胁。”

“嗯嗯,太君所言极是!”伪军连长谄媚地笑了。

日伪军做好了一切应对准备,日军一个班的人员在炮楼射孔里监视着周围地区,准备时刻狙杀进犯的敌人。

“板载!”

“板载!”

同一楼层的鬼子微笑着互相打气,在他们看来,只要敌人出现在三百米之内,就保证弹无虚发,一枪一个,全部打死,这个据点可以抗住对方几百人的反复进攻。

“四五十米,山城君,你能打死几个?”一个鬼子问。

“看支那兵来几个了。”另一个鬼子从容地吹着口哨,擦拭着步枪。

第89章 三炮定乾坤

400多米的距离上,西面国军部队散开,挖掘单兵坑,依据一些天边地头的壕沟,节省力气。

排长班长一再告诫士兵,记住训练时候上的要领,先趴下,再挖掘,先用匕首剜个小坑,再逐渐加深加大。挖的时候,最好找灌木丛或蒿草遮掩。

首节 上一节 105/8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终极兵王

下一篇:大明闲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