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还我河山

抗战之还我河山 第1127节

尤其是他说挂风铃一样的时候,估计几个很单纯的孩子没什么概念,虽然大家伙儿也不是很懂什么是风铃,但那个“挂”字,却是让人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画面:几百日军就像屠宰场里被挂着的挂光毛的大肥猪一样,挂在太行山的树枝上,随风轻晃。

脑补的画面真的是,很残忍,但貌似好爽。

“你要是能给我爹报仇,我们就认你当爹!”最大的那个十岁左右女童眼神坚定的说道。

“那就说定了。我可以承诺,我独立团日后必定与入侵山西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作战,不斩尽五千日寇狗头,我此生上校军衔不改。”刘浪一脸严肃,郑重说道。

这一说,却是让周围人尽皆大惊,以未来大将和王世和为最。

凝神看着刘浪的将军们几乎都是张大了口,未来大将更是急切张口:“刘老弟,此言断断不可。”

从晋东军功和授勋一等宝鼎以及王世和让他代表授勋将校讲话来看,刘浪此次晋升军衔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岂能为和一孩童承诺而放弃。在这个古风还盛的时代,可不能小看承诺,尤其是刘浪这样几乎是当着所有人的承诺,如果有朝一日他毁诺,那几乎就是人品尽毁,无论他战功有多卓著,再难有人看得起他。

至于说他能不能和第五师团交手并毙杀其五千人,那还不是最重要的,在这帮将军们看来,就连交手也至少在短期内是绝不可能的,从布防上来看,距离太原尚有数百里的独立团还是以晋东防区为主。一句和孩童的小小承诺,却几乎是以前途尽毁为代价。

“呵呵,叔叔已经许下承诺,等承诺履行之日,你们再改口,可好。我们可以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刘浪却根本理也不理其他人,径自伸出小指和小女孩迟疑伸出的小手轻轻一碰,笑道:“就此说定。”

伸手抱起年龄最小的幼童,转身大踏步走向话筒。

“胜利与牺牲,从未单独而行。”

柳雪原在晋东最后的战地日记,便以刘浪抱着姜玉贞将军的遗孤他新收的义子发表授勋感言的第一句话为标题。

“此次授勋大会,不再于让大家记住那位将官授勋青天白日,也不在于让大家记住晋东歼灭日寇几何,既然选在这灵堂之上,是要让我全太原,全山西,乃至全中国,记住灵堂之上的他们,记住忻口十数万还在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

请让我们记住说出“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最终兑现他诺言,战死对日前线的我中国第一位中将军长。

请让我们记住,只因一纸六字电令“死守原平七日”,便率部五千坚守原平小城七日与数万汹涌而来日寇鏖战,仅余近半人马近乎弹尽粮绝却再因一纸“再守原平三日”六字电令,以196全旅自旅长以下,参谋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全体阵亡,堪称虎贲的196旅和他们的少将旅长姜玉贞。

请让我们记住。。。。。。”

刘浪铿然有力的声音在灵堂上方回荡。

“牺牲,不一定就能换来胜利,但胜利,需要牺牲。牺牲的万千将士逝者已矣,可我们不能让其家人因亲人的逝去流泪再生活陷入困顿。

我在此提议,建立山西会战我阵亡伤残将士家属救助基金,我本人,先行捐款二十万银洋。”

刘浪说这个自然是有根据的,尤其是看到姜玉贞将军的老娘和三个遗孤之后,这个心情更为迫切。

其实,国府对于普通官兵的抚恤虽然一般,给了十几或几十大洋就完了,但对于高级将领的抚恤其实还是不错的。像郝梦龄这样的中将,除了国府给予的两万大洋抚恤以外,还有郝梦龄家乡武汉士绅们的捐款总计六万大洋。

可是,有一句话叫做人走茶凉,在开始的时候全国政要们都对这位第一位在卫国战争中殉职的中将军长家属很是照顾,但到了后来,谁还会记得?六万大洋,在37年甚至38年的时候看着不少,一般家庭年收入个一百多大洋就不错了。

可是,随着战争的进行,随之而来的物价飞涨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仅用数年,六万大洋就没多少了。

因为日军占领武汉,随着政府迁移到重庆的郝梦龄夫人带着四个孩子生活难以为继,其尚未成年的二子不得不在街头贩卖茶叶蛋来帮母亲维持生活。最终在街头碰到郝梦龄的老上级冯玉祥将军,差点儿没气吐血的冯玉祥为此大闹军政部引起一场不公开的轩然大波,才有人出来管了将军家属的事,最终其四个孩子才得以没有负担的上学。

这还是享受过“国葬”之礼的陆军中将,其余更低职衔的军官和士兵们那就更不用说了。

刘浪在讲话的最后猛然蹦出来的提议却是让山西的一帮将领们有些懵逼。

尤其是山西老汉,眼珠子都差点儿没瞪爆了。不是因为刘团座的这个提议怎么的了,也不是刘团座一人就捐款二十万有多土豪。从钱上说,纵观整个山西,谁有他山西王的钱多?分分钟就能拿上百万银洋把四川刘土豪给秒了。

最关键的是,这位却是记得,刘团座昨日来送帛金的三万大洋貌似都是用两枚青天白日勋章给抵押的,最终还是他捏着鼻子大出血帮他赎回来的,最终却只是换了这位一声谢,竟然压根儿都没提还钱的事。

这会儿,却是大嘴一张,就是二十万银洋。

莫非,有想要老汉我来帮你付账?山西老汉暗地里只咬后槽牙。

一帮山西政要们也在踌躇,昨天这位四川来的胖子已经不露痕迹的坑过他们一道,原本只用送500的帛金直接被这位三万大洋的“抛玉引砖”提升到了最少2000,现在他又来个二十万。。。。。。

这是,要抄家的节奏啊!

。。。。。。。。。。。

ps:发在12.13国家公祭日!南京!无法忘,也不能忘!推荐朋友的一本新书,《民国大特工》,还挺有意思。

第1309章 必须都给老子掏钱

别说山西老汉对此刻慷慨发言的刘浪不信任,一众山西士绅政要们也面面相觑着纷纷低头看自己的脚面。

普通民众容易被刘浪如此热血澎湃的鼓动,但对于他们这些算得上国主流社会精英层分子的人来说,却是不那么容易就盲目跟从的。

前线将士们很英勇他们知道,四位将领死得很壮烈他们也知道,但心里感动是一回事,若是就这么空口白牙就想从他们兜里往外拿钱就又是两说了。

在场的军人们先不说,有资格站在距离灵堂十米范围内的,基本都是太原城著名的大商人和政要,没有钱没有权的,是没资格进入社会主流的,这基本是所有社会形态的具体体现。

尤其是这帮晋商,那脑袋瓜子多灵光啊!

山西会战国军队参与了多少人?不算晋东,光是忻口那边也得有小二十万人吧!伤亡个四万那是正常,八万也完全可能。如果在这儿成立战死伤残军人帮扶基金,等战死和伤残军人家属来找你拿救助的时候,一人少说也得拿几十块大洋吧!而且,还有可能不止一次。没百万大洋的财力,用不了多久这个所谓的基金会就会完蛋,说不定还要被人指着鼻子骂娘。

别看刘浪一张嘴就是二十万银洋,先不说他拿不拿得出来,就算拿得出来,也不过百万基本数的十五分之一,剩下的二百八十万大洋找谁拿去?

在座的各位掏?还是在座的诸位长官拿,或是脸色已经有些僵硬死死盯着刘浪荷包的2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第一人出?

反正,刘浪这么一说过后,几乎没有人搭腔。

一帮军人们倒是想响应,但看看自己的荷包,这话到嘴边又生生给咽回去。他们也是要养家糊口的人啊!

也只能王世和上前帮着打圆场,“哈哈,好,刘团长有如此为我前线将士之关心,实乃我国军军官之楷模,此事,我王某人会上报国府,让民政部和山西省政府,由他们拿出个具体章程来,绝不让将士们流血还流泪。”

“是啊!我第2战区,山西省政府,一定配合央政府拿出让忻口全军将士满意的补助条例。”山西老汉也有些头疼的接腔。

自然,代表国家最高领袖的少将和山西第2战区最高指挥官这话说得都挺好听。不过,话说得越好听,就越是套话。

显然,这两位,和那一帮官商们一样,对此,并不看好,也就是说说,等错过今日,那就算了。

颇有些自说自话的刘团座脸上却丝毫不见尴尬,目光从山西诸多低着头看脚尖的政要身上滑过,嘴角弧起一丝冷晒。

首节 上一节 1127/1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征服天国

下一篇:三国之战神召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