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还我河山

抗战之还我河山 第133节

一名拿着大刀的战士,对付一名拿着长枪的战士,拿大刀的明显处于下风,1v1的战斗中刺刀获胜。那紧接着的使大刀的2v1,拿着长枪的战士依旧能在自身被刀劈中的情况下刺伤一名对手,算是个平手。接下来的20v20的比试中,则更是长枪兵的天下,不到2分钟,手提大刀的一队全体“阵亡”,而长枪兵不过退出比试区区两人而已。

不死心的大刀拥护者连续试了很多种群战方式,比如三四人抱团战术,可长枪兵就是一种“一字阵法”就将他们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事实证明,大刀因为本身长度短,很难以想象中的攻入刺刀的防守范围进行贴身砍杀,而刺刀的刺杀速度远比大刀的劈砍动作快得多得多,双方僵持时间只要稍微一长,大刀就落尽下风了;另外,以刀背上撩磕开刺刀后顺势砍下的“破锋刀法”在人贴人的群战中很难施展。

战争初期日本老兵的拼刺水平极高,而刀法娴熟能和日军白刃战抗衡唯有西北军这一支,日军和国军在白刃战中大占上风也不足为奇了。

很显然,场中的这场战斗也不会例外,新兵们会用大刀,但老兵们的拼刺术也不是白给,又占据了武器上的优势,如果刘浪没料错的话,新兵们很快就会败下阵来。

果然不出刘浪所料,仅仅一分钟过后,新兵们就开始陆陆续续被木枪刺中被判定下场,老兵们越战越勇,两分钟过后,还能站在场上的唯有刀法娴熟的蔡大刀一人而已,而他面对的,却是高达二十五人的老兵。没顽抗超过十秒,至少有五根长枪戳中了他的胸口。

如果是实战,这位全身上下都能被刺刀戳成筛子。

“长官,我错了,在战场上,刺刀果然比大刀有用。”看着满脸微笑的刘浪,蔡大刀脸色通红的低下了头。

能在土匪窝里都能混上头领级的蔡大刀当然不笨,马上领会了刘浪让他们比试的潜台词,强调纪律性团体合作的军队和喜欢彰显自身武勇的土匪完全是两码事儿。假若有朝一日他在战场上这么干,很有可能就会害了自己的弟兄。

“不,蔡大刀,你还是想错了,我从来没说你用大刀不对。”刘浪却摇摇头道。

蔡大刀和周围失落的新兵们一愣。

“弟兄们,知道为什么要练习拼刺术吗?”刘浪突然高声问道。“那是因为日寇认为他们的白刃战天下无双,别说我们中国人,就是强壮的俄国人也曾在他们雪亮的刺刀下大败而逃。所以他们骄傲,所以他们残忍,他们为了节约子弹,喜欢用他们的刀锋挑开我们中国妇孺的胸膛,用我们中国人的血来浇灌他们帝国皇军的勋章。”

全场寂静。

男人们不由自主地捏紧了自己的拳头。

第176章 又出新产品(1)

“所以,我们要练习我们自己的拼刺术,我独立团官兵要在日寇最骄傲的技战术上击败他们,击碎他们所谓的帝国皇军的骄傲,让他们在我们的军刺下像待宰的羊羔瑟瑟发抖,但我们不会留手,无论他们是恐惧还是困兽犹斗,我们都会用我们手中的军刺插入他们的心脏。流血的军刺,就是我们对野兽唯一的回答。”刘浪稍停,环视一周。

绽舌大吼:“你们,能做到吗?”

“而我,能相信你们吗?”

“能,能,能~~~”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军官,是老兵还是新兵,全部挥舞着手臂,高声呼喊。

几百人高声呼喊的巨大声浪,响彻云霄,在环绕的群山中激起一阵阵回响。

就连数里外的山峰上还在完善坑道工事的老兵们,都忍不住往这边张望,看这帮新兵蛋子们究竟是发哪门子疯,嗓门都快喊破了吧!

还是我党的那一套管用啊!不由自主就用起前世部队各级政委们鼓舞士气那一套固定模式的刘浪不由心生感叹,论思想政治教育,放眼全球,除了我党,真是无人能及。

当然,苦寒之地的某三胖那一套彻彻底底的愚民政策除外。

历史已经证明,强大的蒙古人用那一套仅仅在中原之维持了90年的统治,就被赶回了漠北,如果不是那边儿够冷,险些被强大的明军灭族。

待周围山崩海啸般的振臂高呼声渐歇,刘浪看向蔡大刀道:“现在懂了吗?决定胜利与否的,永远不是兵器,而是人,是钢铁般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决心。既然你刀法如此出众,战时我许你带上你的大刀,但是,你得给我斩下至少三名日寇的脑袋,做得到吗?”

“报告长官,蔡大刀保证一定完成任务。”蔡大刀脸色肃穆,庄重的给刘浪行了个军礼。

也许直到这一刻,蔡大刀才彻底的褪去身上那层土匪的外衣,将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士兵这个角色之中。

军人,国之利刃,从来都不应该是在自己的伙伴前炫耀武力,而只应该在敌人面前露出锋芒。

“长官,请相信我们。”周围的官兵们也齐刷刷的朝刘浪敬了个军礼。

这显然是一次极为成功的思想觉悟提升。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不光是拼刺术的练习,在其余各科目练习上都跟玩儿命一般,训练成绩也突飞猛进。

刘浪觉得,他很有必要找个类似于红色部队专门做思想工作的政委一般的下属了,思想工作这事儿真的很重要。

时间就在火热的新兵训练中一天天过去,进入了火热的八月。

刘浪在建立独立团基地之初就提出必须要建的三个厂子也已经初具规模。

炼钢厂的高炉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如果原材料充足,可日产低碳钢一吨,月产达三十吨,年产达360吨。这已经是极为了不起的成就了,要知道,整个民国,大大小小的钢厂合起来,一年也不过才区区三万吨的产量而已。

刘浪现在也用不着造坦克装甲车,当然,更重要的是想造也造不了,退一万步就算能造,刘浪也没足够的油料供给。中国从进入工业时代之始,就是个贫油国家,那怕是到了八十五年后。

每月三十吨的钢产量对于只用造轻武器和搞要塞建设的独立团来说,堪堪够用了。

青龙机械厂说是机械厂,基本已经成了个小型军工厂,除了全力生产造适合汉阳造的7.92mm子弹,就是根据刘浪的建议,在几名获得重酬从成都重庆军工厂挖过来的老技工的带领下研发瓜形手雷。

说到手榴弹,几乎每个国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战士们高举长柄手榴弹朝敌人远远掷出的形象,甚至还有战士拿着长柄手榴弹当武器将敌人砸得脑浆迸裂。

无疑,木制长柄手榴弹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了中国军队的标配,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未来的共和国,甚至到了若干年后南方丛林的那场自卫反击战,长柄手榴弹也是必备之物。也不知道长柄手榴弹发明者德国人要找中国要多少专利费,想必那定然是个天文数字吧!

木制长柄手榴弹能被制造并广泛应用当然不是它到最关键的时候还能抓起来当锤头砸人,投掷距离远,投掷精准,可以集束就是能绑一起当成个大号炸弹,对付装甲车坦克之类的大玩意儿,而且还可以防滚落,免得丢出去又滚回来把自己炸成渣。

可以说,长柄手榴弹好处多多,不愧是中国军人的最爱。

但这么多的好处,其实都暴露了中国军队的一个短板,就是一线火力压制不足。完全把手榴弹当成了迫击炮来用。受过训练的军人普遍能把手榴弹投到五六十米开外,共和国战士甚至曾经有把手榴弹投掷到100米以外的记录,跟日本大正十年掷弹筒的距离都差不多了。

而长柄手榴弹的短处也很致命,它不仅体积大而且重达一斤,一个士兵能挂上六枚或八枚已是极限,这对于需要一线火力压制的士兵也非常不利。所以到二战开启前,不光财大气粗的美国大兵们全部装备上了瓜式手雷,就连一向扣扣巴巴恨不得把机枪都调成单发射击的日本陆军省都给士兵们配上了手雷,而放弃了长柄手榴弹。

当然,这些都是国民政府无法比拟的,好不容易学会了仿制德国m24式手榴弹的他们那还会有多余的时间去研发瓜式手雷?至于说那个不能多带的致命短处就更不是问题了,走上战场的国军士兵能带上四枚手榴弹那都属于富的流油的中央军才有的待遇。

像靠着一副铁脚板千里出川抗日的李家钰的四十七军,全身上下最牛逼的装备就是脖子下面的挂两颗长柄手榴弹,那妥妥的是川军最强单兵重武器。

最坑爹的是,德国人的长柄手榴弹木柄是空心,里面装着引线和击发装置,而国军这边也不知道是那位山寨工程师为了图方便,干脆把引线和击发装置配到了弹体前方,木柄就干脆整实心的了。

重量又特么增加了。

第177章 又出新产品(2)

首节 上一节 133/1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征服天国

下一篇:三国之战神召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