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116节

家学渊博?我陈家虽是官宦世家,但祖上并没有出过赫赫战功的将领啊!

陈恒看着荀攸的背影有点愣。难道是客气了下或是弄错了?不对啊,他性格那么谨慎,怎么可能记错呢?

回到自己的军营里,陈恒依然百思不得其解,也就不想了。昨晚去伏击,几乎两天没合过眼,困得要死。而旁边的张仁,早就呼噜声大作。

细心的帮他盖了盖被子,陈恒整理下军塌躺了上去,酝酿起了睡意。脑海中想起了小陈仇哇哇大哭的场景,不由有点温暖。马上就回去了,小家伙长出第一颗乳牙的时候有没有发烧啊?现在应该会满地爬了吧!

今年除夕就带他回己吾一趟吧,也带去阿父坟茔那边拜拜,若是阿父泉下有知也会开心的。嗯,那时候小姐姐也会来陈家乌堡一趟吧?好久不见了

咦,小姐姐!陈恒猛然睁开了眼睛,他知道荀攸为什么说陈家是家学渊博了。小姐姐给陈家送了好多蔡邕之前的藏书。

难道荀攸是想让我抄一份给他?应该是了!蔡邕的藏书,几乎都是孤本居多,荀攸也是个士人嘛,眼馋也不奇怪。

这个时代的世家们做事就是扭捏,提点要求都要讲究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真他大爷的烦人!不过也好,正好我愁着没机会和颍川世家打成一片呢!

娶了夏侯若君,就成了半个谯沛人,再借着荀攸融入颍川世家的圈子,曹老大手下两大派系都有人脉了,以后只要不犯什么错误,陈家就是权势路上的不倒翁了带着这样的美好的想法,陈恒在入睡前,特地在袖子里写上了“藏书”两个字。

建安三年,五月。

因为担心许昌被袁绍袭击的关系,曹老大第三次征伐张绣也是潦草收场。在撤军的路上,张绣果然率军吊在尾后,让曹军只能徐徐而退,行程不是一般的慢。

到了安众地名)的时候,曹军就寸步难进了。因为刘表的援军赶到了,扼守住了险地,和张绣军形成前后夹击的局面。

而曹老大和荀彧郭嘉嘀咕嘀咕了一个早上,夜里凿地道把辎重全搬过去,在出口设立了伏兵。天亮后,张绣和刘表军以为曹老大趁夜跑了,急忙来追,被曹老大的步骑夹攻,大破之。陈恒作为第二梯队,率军跟在于禁乐进的后面,捡到了斩首五十几级的战功。

大战结束,曹军又启程回许昌了。

此时太阳都有些偏西了,依旧灿烂的光辉把云彩烧成了耀眼的金色,与青翠的远山分庭礼抗。大地安详而沉静,森林也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树梢在雀跃着,给地面摇弋了光与暗的交响曲,为了即将熬过一天的灼热感而欢呼。

好一卷令人陶醉的良辰美景!

但陈恒没有心思欣赏,他觉得自己忘了什么东西,好像还挺重要的。奇怪了,忘了什么细节吗?对了,老狐狸贾诩!

是的,他想起来了。历史上张绣的追击,一共有两次。

第一次贾诩劝告说曹老大用兵狡诈,建议归师勿掩穷寇莫追,但张绣不听大败而归。刚率领败军回来呢,贾诩又建议了第二次追击。说曹老大已经伏击过一次了,现在急着回许昌,守备肯定松懈,张绣听了所以大获全胜。

只是这次,历史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来吗?骑在战马上的陈恒,把手放在了胡子上,嘴角有一丝冷笑。

天杀的毒士贾诩,上次淯水之战你算无遗策,这一次你还想再来吗?

哼!

第一零二章、谋者潜锋芒

怎么阴一把老狐狸贾诩呢?

看着开始安营扎寨的曹军,陈恒在思虑着。

给曹老大预警是不现实的,没凭没据的他不可能相信,淯水之战的教训一次就够了。找荀攸和郭嘉曲线救国也不现实。他们两个就参与过第二次征伐张绣,那时候曹军大胜将张绣打到了穰县,这一次直接更用计设伏大胜,正开心着呢。

这个时候跑去说小心张绣来袭,不是扯淡嘛。历史上也没有过,追兵被杀退了,还要再来一次的先例。而且陈恒连贾诩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知己知彼都做不到,怎么可能让人相信,他预计着贾诩又要玩阴的了呢?

唉,如今我的话语权还是太小了啊。

算了,生逢乱世,先保存自己才是真的,有多大能力干多少事吧!到时候张绣来袭,众部军中就我扬忠都尉的兵马有所建功,也能让曹老大高看一眼,为未来的封侯拜将多争取点政治资本!

其实,陈恒之所以变得彻底用世家角度思考,主要是想起了历史上周不疑之死。

周不疑,是荊州牧刘表的别驾刘先的外甥,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归降曹老大后,与神童曹冲做伴,但曹冲死后,曹操就把周不疑杀了,当时才十七岁,连曹丕求情都不管用。

而被杀的理由,是因为周不疑表现出来的才智太高了。曹老大觉得曹丕不能驾驭,更觉得他未来会给曹丕甚至是曹氏家族带来危险。

陈恒不想用自己的命,给周不疑当个前车之鉴。

依着历史来看,贾诩肯定会建议张绣来第二次袭击的。这点荀攸、郭嘉没有猜到,曹老大自己没有猜到,但才二十一岁的陈恒想到了。如果再过二十年呢,会不会就变成了多智而近妖了?是未来曹操后人能驾驭的了吗?

那个时候曹老大都是魏王、实际上行驶皇帝的权力了。自古天家无情,陈恒并不觉得曹老大会看在他是夏侯渊的女婿上,给曹魏的基业留下隐患。而且能不冒险就不冒险不是?

谋者,先谋己。

为人臣子的,不想挨一刀的,还是先学会智者潜锋芒的好。

想通以后的陈恒,也不再纠结,骑上了战马往徐晃的军营而去。想在张绣第二次追击中建功,光依靠手下五百多人有点难,如果有徐晃帮忙把握就更大点。

而且他也已经打好腹稿,在不暴露自己锋芒的情况下,如何能将徐晃拉下水了。

今日的伏击,徐晃的本部人马是先驱,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张绣大败后,他还率军和曹纯追击了一段距离。所以陈恒见到他的时候,是满脸的疲惫。

“今早的伏击,公明兄立下首功,看来回到许昌后,恒应该上门求个全羊宴了。”

先扔出了个话题引子,陈恒便等着徐晃上钩。

“哈哈,某不过是执行主公之谋耳,如何敢称之为首功。再说了,比起子初在穰县伏击西凉铁骑,可是逊色了不少啊。这全羊宴,该去汝宅子上吃才对!嗯,子初前来,是特地给某恭贺的?”

徐晃豪迈的调笑了一句,马上就问到了正题。奋战了一个上午,又接着行军,他现在没有闲聊的心情。

“好说,回了许昌,全羊宴就由恒来请吧!”

陈恒也玩笑了一句,然后就脸上变得严肃,盯着徐晃的眼睛,“公明兄,你我相交也有些时日了,兄觉得恒可信否?”

徐晃闻言眉毛一挑,脸色也变得沉重。陈恒这个问题,让他心有所悟,知道接下来的谈话定有所指。

“子初有话不妨直说,某自然是信得过子初的。”

“嗯。恒有所思,所以才问策公明兄。兄认为张绣此次追击怪异否?”

先抛下惊人的观点,又摆了摆手制止了徐晃的疑问,陈恒接着说,“恒知道公明兄想问为何有此疑虑。恒是想起了初次征伐宛城时,胡车儿在淯水伏击主公之事,所以心里不安罢了。”

首节 上一节 116/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