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193节

有毛病!

兵荒马乱的季节,山里藏着几个贼寇有什么奇怪的!县里驻扎的郡兵就有五百人,是几个贼寇能撼动的吗?

至于在三更半夜的扰我清梦吗!好吧,就算我还没睡,而是在和小妾研究人伦大礼,你们也不能鬼哭狼嚎的,吓得我偃旗息鼓了不是?

以后不能用了怎么办!

找打!

然后,现在,老夫真是作死啊...为什么昨夜不让人去安邑报信呢...

几个贼寇?

这分明是一支军队啊!还是不下于千人之数!

回头看着惧色布满脸上的郡兵们,老县令又是一声叹息:今天早上派出去的五十郡兵,应该是凶多吉少了。

是的,他虽然赏了樵夫板子,但还是派了兵进山林里搜查一番的。在其位谋其政嘛,能不能找到贼寇无所谓,做不做是态度问题。

但是,很快的,老县令的眼睛睁大了。犹如铜铃,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看到今天派出的郡兵,一个不少的,毫发无损的,从敌军阵中缓缓而出,直接走到了城门下,说自己回来了。

仿佛是去走了一趟亲戚一样。

难道是投敌诈城?

但是敌方兵卒里离城门两箭之地呢,就算城门开了也赶不上啊!

难道是王太守投靠了并州州牧高干,请来的援军?

不对啊,并州在北面呢,军队怎么跑来南城门了!

他思索了一阵,才很谨慎的,让人弄了个吊篮,将城下的队率弄上了城墙,细细问了一番。

“回禀卫县令,对方是曹军,不过是追击河内贼寇张晟而来的。对方主将说,无意与我们为敌。只要我等献上五百石军粮和一百件郡兵军服就离去。放我们回来,就是表示诚意。”

那名队率也不含糊,立刻就解释了一番。

河内贼寇张晟?

对了,是有这么一号人,听说前段时间他是跑去弘农了。不过,对方要军粮很正常,拿郡兵军服是想干嘛?

老县令先是舒了一口气,马上就捏起来稀稀疏疏的胡子。

他这么一沉吟,那名队率倒是急了。

“卫县令,对方主将说限时两个时辰交出物资,不然就攻破城池,鸡犬不留!”

你不早说!

老县令一脚就踹了过去,马上就转头对着县吏吼,“还有你,还不快去准备!两个时辰送不出去,本县令先让你家里鸡犬不留!”

而在城外,陈恒很没有世家形象的坐在地上,拿着麦饼在啃。盯着东恒县的城墙,眼光里尽是笑意。

今天前军的徐盛部俘虏了一群郡兵,还没杀人立威呢,对方就将东恒县的所有消息都扔出来了。

包括县里的驻军有多少,县令是谁,有什么喜好等等。最关键的是,东恒县还承担着百里外铁岭关的军粮。

每个月运送一次。

听完了以后,陈恒不由很虔诚的对老天爷发出了一声感激:大爷的,您老人家终于舍得给我一次好运气了!

是的,他觉得被老天爷眷顾了。

因为铁铃关和箕关,都在轵关陉上。

铁铃关是河东郡的最后一个关卡。同样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然而,自从箕关雄起了以后,逐步变成了鸡肋。

无他,有箕关作为河东郡屏障,这铁岭关还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所以铁铃关这些年,慢慢就年久失修,连驻守的人马也逐步减少。而现在,就更少了。王邑为了防御弘农郡的兵袭,又调走了不少,仅仅剩下了两百之数。

还是老弱居多。毕竟,总不能留身强力壮的兵卒,在关上光吃粮看风景不是。

所以,陈恒就这些怕死的郡兵回去了,不但不攻城,还提出了匪夷所思的要求。而且,他的脑子里,还有别样的心思。

毕竟,张燕与曹老大已经约定一起夹击袁绍了。刚好,在他的怀里,就有一封盖了司空印玺的书信。

第一六八章、麻烦你传个话

黄昏之时,如血夕阳染红了铁岭关隘。

许多墙垛口上夯土都裂开了缺口,露出了里面的条石。三三两两的兵卒们刚用完暮食,正倚在上面,百无聊赖的打趣。

“后生娃儿,那边,那只猿猴又出来了!”

一名明显上了岁数的老兵卒,手往右侧的山崖一指,呵呵乐的说了声。

顿时几个唇上绒毛依然柔软的年轻兵卒,便挤了过来,对着山崖上飞檐走壁的大声赞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打闹。

河东战事将起,但对驻守在铁铃关的兵卒而言,太遥远了。

这座失去战略意义的关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敌人不会来攻击,自己人不会来犒劳,日子每一天都是看日落和日出。

连山崖上偶尔出现的一只猿猴,或者头顶上掠过的孤雁,都是难得风景和解闷的话题。

当然,每一个月来一次的粮车队,是最受欢迎的。

首节 上一节 193/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