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197节

他是记得历史上的贾逵的。

和名臣张既一样,贾逵也是曹魏中具有军政才干的人物。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终其一生为魏国作出卓越贡献。他的儿子贾充也很牛逼的人物,只是很讽刺的,和司马氏推翻了曹魏政权,是西晋的开国功臣。

这种人才,碰到了就绝对没有放过的理由。

只是这种人才,也不是利诱威逼能降服的。历史上贾逵就宁死不屈,绝不投降给袁绍军而被打入大牢。后来被游侠祝公道搭救,才脱了险。

连四世三公的门第都招降不了的人,我该那么纳入麾下呢?

陈恒思索了一天一夜,写的招降信撕开了又写,祸害了一堆纸张,都没有写出几个字来。

好嘛,最后,书信上只写了一句话:议郞陈恒,奉曹司空之命,安抚河东至铁铃关,敬请贾司马出关一叙。

先是拿朝廷名义压人,又隐晦的说铁铃关被我拿下,你回河东的路已经堵死了。如果不想动刀子,咱就出来聊聊人生理想呗。

的确,贾逵是看懂了。

拿着眼睛斜了送信过来的人,才开了口,“你是东恒县的郡兵队率?”

“是。”

许队率很恭敬的回了声。

他就是那天帮忙诈开铁铃关的那位。陈恒兑现了承诺,给了他三匹布帛,所以他又接下这次送信的买卖。只要将信送过来,就能得到十匹布帛!

“给某说说这位陈议郞吧。”

“是。”

马上的,许队率就将自己在山林中被俘虏、陈恒没有攻击东恒县、和夺了铁铃关却又放回了所有俘虏等事。

所以贾逵就陷入了好久的沉吟。

他有点搞不懂陈恒的目的。既然不攻城掠地,为何又夺了铁铃关?难不成渡河奇袭,就是为了一座箕关而已?

“你回去告诉陈议郞,就说明日辰时,某在箕关一里外,恭候大驾。”

最终,他还是觉得去见一见。看看年纪比自己小,却已经闯出大好名声的陈督军。

“喏。”

翌日,陈恒提前了小半个时辰出发,却发现贾逵更早就到了。

还让人摆了桌几,仿佛是在迎接世交好友的。看到从铁铃关方向过来了两三骑,便迎了上去,先行拱手作礼。

“阁下是陈议郞否?某贾逵,贾梁道。”

“正是陈某,有劳久候了。”

陈恒下马也回礼,率先入席,拿起桌几上的酒壶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此酒乃汾水所酿吧?某在弘农有幸喝过几回。”

看到陈恒直接就喝了自己带过来的酒,贾逵脸上露出了个微笑,“正是某家乡之酒。只是,陈议郞就不怕贾某在酒中下毒吗?”

伸手给贾逵也倒了一杯,示意对方共饮,陈恒的笑容如春风,“不必。某若死在这里了,汝也活不了。”

“某一介司马耳,可比不上陈议郞的命尊贵。”

“哈,何来尊贵之说。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恒不过其中一只罢了。就如贾司马,他日成就未必在恒之下。”

“多谢陈议郞抬举,逵不敢当。”

贾逵谦虚了一句,也不再相互捧臭脚,直奔主题问道:“不知陈议郞夺了铁铃关,困死箕关,对某是杀乎,还是放?”

第一七一章、被人嫌弃了

听到贾逵问自己是想杀,还是想放,陈恒顿时有点语塞。

他知道贾逵是在隐晦的说,要杀要放你随意,反正我不会投降给你。

没有这样聊天的好不?我还没开口招揽呢,你就堵死了。再说了,你都出来和我会面了,没投降的意思,难道真要和我聊人生理想吗?

“贾司马不顾箕关上五百兵卒的性命乎?某无需攻打,只要扼死铁铃关,便可让汝等断粮陷入死地。”

心里有些郁闷,陈恒盯着对方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好久,才叹了口气,转为拿兵卒性命来曲线救国。

“唉,箕关已成为飞地,自然是守不住的。某回去以后,就迎陈议郞入关。届时,还请议郞善待关上兵卒,莫开杀戒。”

额......

你自己不投降,却又将箕关拱手相让,打得什么算盘?难道你是王邑的死忠,要为他以死明志吗?

陈恒被贾逵的做法弄得有些糊涂了,又问了一句,“贾司马是觉得王邑能大事乎?还是担心临汾家人会被王邑迫害?”

“非也!河东乃大汉之河东,王太守不过是替天子牧民耳,何来大事之说!”

贾逵一脸义正言辞的反驳了一句,“而且王太守有君子之风,就算贾某有失关之罪,也不会加害某家人。”

好嘛,陈恒闻言就死了那份招揽的心了。

贾逵什么顾忌没有,就是不愿意投降,除了觉得自己不配招揽之外,他想不到任何理由了。

也对,河东贾氏在大汉朝也算是世家。就算贾逵这一支落魄家贫,但也不是自己一个小小议郞可以招揽的。

叹息了声,陈恒便有些郁郁,拱了手说道,“唉,原来贾司马是看不上某。也罢,某...”

但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贾逵打断了。

“陈议郞何出此言!议郞年方弱冠,便斩杀逆贼袁术,传名于大汉。逵对此常感慨自愧不如,岂敢有不敬之意!”

首节 上一节 197/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