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299节

而蒯氏与蔡氏本来就是姻亲,所以在刘表掌荆州期间,蔡瑁与蒯越一直都担任左右手,举州大权皆在两族之中。

其他四姓,因为不愿意依附在蒯、蔡之下,是故许多人都选择归隐山林,不愿为刘表效力。就算刘表多次拉下面子,请四姓的家主出仕都被拒绝。

原本这二十年间,大家都是相安无事的。

但南阳四县被陈恒攻下,刘表无作为,局势顿时就变得不一样了。犹如襄阳郡很深很深的汉水一样,水面上波澜不惊,水底下暗流汹涌。

无他,这些豪族们,都觉得刘表保护不了他们的利益了。

豪族者,役使黔首,武断乡曲。

用荀彧下属,尚书郎仲长统的说法是:“民间多豪人,身无半通青纶之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却连栋数百,膏田满野,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奴婢千群,可徒附万计!”

比如资助过刘备的糜竺,就是“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巨亿”的豪族。

当然,他的下场很不好。

先是被吕布给收刮了一遍,后来又被曹老大连根给拔了,徐州再无糜氏大族。

荆州的豪族,现在就是担心自己会变成第二个糜氏!

如果曹军攻入荆州,将头顶变了个天,权利将被重新洗牌,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这些豪族。以曹老大一直遏制豪强的作风,他们的家底将大幅度缩水。

至于反抗,呵呵!

曹军还巴不得呢!

没看到这些年被曹军屠了的城、坑杀的降兵有多少吗?

屠灭不是比遏制获得更多土地人口吗?

不想将姓氏传承下去了吗?

所以呢,在庞家,庞德公与从子就在作别。

是庞统。

字士元,号凤雏,与诸葛亮的卧龙齐名。

“士元,关中势力林立,多有争端,汝此去还需多加小心。”

庞德公抓着他的手,涓涓叮嘱,“嗯,男儿当志在四方!莫念乡里,汝若能让庞、习两氏四海知名,便是对先人尽最好的孝道。”

“是。孔明能远赴幽州,统虽不才,亦可让庞、习两家在关中生根!侄儿这就启程了,还请家主保重,多加餐。”

庞统顿首而拜,眼中依稀有泪花闪烁。

是的,庞统将作为庞、习两大豪族的种子,要去关中扎根。黄家的女婿诸葛亮,已经和好友徐庶去了幽州,他不想为人后。

天下可选之处,也不多了。

江东世家豪门并立,去了也是被排挤。西蜀刘璋暗弱,连平定个赵韪之乱都花大功夫平定,更别说早就自立的汉中张鲁了。

交州远离中原,也不成行。剩下的,也就关中一带了。

至于是投身征西将军韩遂,还是征南将军的马腾账下,那就看看再决定吧。反正关中就这两人实力最雄厚,能庇护襄阳庞、习氏在另外一片土壤中种出未来的希望。

嗯,庞习两家联合,是因为庞统的胞弟庞林,娶了习祯的胞妹。在南阳四县被陈恒夺了以后,两家联的姻。

最后一家豪族马家,却没有离开荆州的打算。

“大兄,某先去请教司马祭酒,然后再做打算吧。”

一位士子拱手给兄长行礼,便转身而去。

是马良。

只见他才年方弱冠,眉毛间就有了白毛。为此,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而他提到的司马祭酒,是名士司马徽,曾任书院的祭酒。

第二四七章、世之狡狐

司马徽,字德操。

颍川阳翟人。因乡里动乱,刘表置办官学,便客居荆州。

为人清雅,学识广博,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受到世人所慕仰,许多后进士人都跟着他求过学。

比如诸葛亮、庞统、尹默、李仁、刘廙、向朗等。

而向朗,就是马良的乡里宜城人,两家还是姻亲。所以马良没少跟来求教学问于司马徽,时间久了,两人也是关系很不错的熟人。

此番前来求教,也不客套。

行了个后辈子侄之礼,马良张口便来了一句,“在下有忧,自不能解之,还请先生不吝指点。”

“呵呵,季常之忧,乃兵祸将至乎?”

到底是名扬四海的大名士,司马徽笑容吟吟,一语就道破了马良的目的。

“然。曹司空已得北方数州之地,兵锋向南已成定局。然镇南将军垂垂老矣,不能保境安民,良家中世代居住襄阳,恐难保全。”

马良也不意外,神情很恭敬再次拱手下拜,“良才浅德薄,不敢效仿孔明兄、士元兄远赴边地谋他计。是故,特来求助于先生,还望先生指点一条明路。”

“唉”

司马徽脸上的笑容不见,叹了口气,扶起马良,轻轻的拍着他的背,“刘景升垂垂老矣,不老又能如何?季常今日之问,有些晚了。”

首节 上一节 299/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