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342节

“谡才疏学浅,都督谬赞了。况且某此来,乃是求行商便利耳,不言兵事。”

好嘛,马谡拉住了马缰绳,作势要拱手告别。

看来铁了心,要等江东入主荆北后,才能出力了。

“哈,幼常莫误会,某并非在为难。”

周瑜也拉住了马缰绳,微笑如春风,“某即可下令让水军各部,让其不再阻马家商队过江。嗯,幼常就不想,让宜城马家早些时日重振声威吗?”

顿时,马谡的眉毛就挑了挑,也露出了微笑。

周瑜隐晦的做出了承诺,让他此行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是故,他拱手作谢,驱马转向往回走,伴着马蹄北去的,还有一句话,飘落在秋风中。

“荆南若有烽火,荆北当无狡狐。”

荆北无狡狐?

到底是才智过人的周大都督,心里默念了一遍后,就让嘴角笑意更胜。

无者,乃不卒,亦将离也!

建安十五年,秋,八月。

江东都督,南郡太守周瑜,亲自率兵攻打屯兵长沙郡罗城的刘磐。江东领奋威将军的孙瑜,率领水军登陆南郡公安城沿岸,围城。

江东行奋武校尉鲁肃,领军攻入桂阳郡,兵锋三日便围住了阳安城。

至此,荆南烽火遍地。也将孙刘联盟,划上句号。

而战报传到了荆北,樊城刺史府也做出了反映。

翌日,一支车队从刺史府出发,便由五百骑兵护卫往豫州方向而去。

车队颇为庞大,有夏侯夫人、蔡文姬、小陈修、小陈遂等妇孺。中间是一辆可堪躺卧的大车,四周车帘捂得严严实实的,看不到车内人是谁。

不过许多人都在猜测,里面躺着的,应该是数月不曾露面的狡狐陈恒。

三日后,襄阳太守府内,夏侯尚召集刺史府僚佐、军中将佐议事。

嗯,场面很不和谐。

平虏将军的长史,法正法孝直,就荆南烽火之事与夏侯尚相争,声音之大连守在厅外的兵卒,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夏侯尚还当场拔剑了,作势要砍了法正。

后来被众人劝解,不欢而散。

法正出了议事厅,当即骑马北上,日夜兼程追上了那支出发豫州的车队。他登上了最大那辆车驾,片刻后便再度返回襄阳。

不同的是,他回来的时候,还有夏侯称率领四百骑兵随行。

从原先车队中调拨出来的。

第五日,荆北的曹军终于开始有动作了。

江夏守将文聘,派遣舟船出水寨,与江东水军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驻守在临沮的曹军出城,在江东军凌统驻守的当阳城外立下营寨,作势欲攻长江以北的南郡之地。

而在新城郡绥阳城驻扎的曹军,就令人诧异了。

宗预、王昶两部兵马,尽数撤回襄阳城!

只留下几百郡兵守城。一点都不怕,数十里外秭归县的刘琦军张南部兵马,来个长驱直入。

只是张南部,会攻击吗?

得到消息,周瑜的答案是不会。

他还盯着军报,捏着胡子陷入了沉吟。

走了只狡狐,却冒出了个法孝直。曹孟德麾下,才智过人之辈如此之多乎!

第二七五章、魏武雄心安在否

唇亡齿寒,是《左传·宫之奇谏假道》的典故。

出现于春秋年间。当时的晋国伐欲伐虢国,借道虞国。虞国有臣谏言说,虢虞唇齿相依,若是晋国灭了虢国,那么虞国灭亡也不远了。

后来果然,晋国同样灭了虞国,还贡献了一个成语:假道伐虢。

周瑜叹息曹老大麾下才俊多,就是在感叹法正根据“唇亡齿寒”的典故,洞察江东军动机,做出了最正确的部署。

荆州三方逐利。

以刘琦军最为弱小。曹军、江东都想吞了壮大自身,好以绝对优势去对抗另一方。

如今周瑜,就是这么做的。

一旦他打下荆南,依托水军之锐,曹军将在数十年内都再无染指荆南的机会。

曹军也想吞了,好抵消水军疲软的劣势,让江东再无法以长江之险固守。

就是很可惜,曹老大的赤壁之败,丧失了太多兵力,导致荆北曹军只能待时而动。而不是无惧江东重兵在侧,悍然发动攻势。

所以呢,有句话是怎么说的?

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让别人得到!

首节 上一节 342/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