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427节

这不是嫌命长了嘛!

“孔明之言,孤亦曾有思矣。”

良久,刘备才叹了口气,徐徐而言,“只是此番曹孟德大兵南去,实在是时机难得。况且,正如孔明所言,幽州苦寒,再蛰伏多日,亦比不上曹孟德治下耳。”

的确,就算此番不出兵攻打冀州,继续让幽州休养生息。但毕竟是地盘小了数倍,再怎么蛰伏发展,始终都是比不上曹老大的实力。

中原之地,良田更多,物产更丰,能养活更多人口。双方的实力,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拉得更大。

到了那个时候,以幽州抵御曹军,就更难了。

还不如现在,趁其冀州空虚,先打他个措手不及,甚至是伤筋动骨,好保幽州数年之内的平安。

不过呢,诸葛亮对此刘备的叹气,一点都忧虑,张口就安慰了声,“主公勿忧。亮以为,今日曹孟德车驾南去征伐江东孙仲谋,他日亦不会再攻伐我幽州矣!”

当即,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就大喜过望。

马上的,离席走过来抓住了诸葛亮的手,眼神充满了殷殷期盼,连声催促说道“孔明此言何解也?速为孤解惑!”

“诺!”

诸葛亮也不再卖关子,声音不急不躁的,将心中所思合盘托出。

“其一,曹孟德称公,乃违汉高祖白马之盟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我大汉积威四百年,岂能无忠义之士?他日朝中百官,必有人由此诘难曹孟德矣,此乃曹军之内忧耳!”

“善!”

刘备当即就义愤填膺的,恨恨的,脱口而出。

他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妥妥的汉室苗裔,连个幽州牧都是自称的呢!汝个曹阿瞒竟然称公了?实乃乱臣贼子耳!

“其二,江东孙氏,已历经三世,而孙仲谋有雄主之姿,士民皆愿效死。又有长江之地利,曹孟德此去,必然不能一战而下,不过是徒然消耗财力物力耳!此番大军出,未来将有一两年之内,不能再征战。我军正好趁机发大兵攻下辽东,并公孙氏之水军,将其往来青、冀州沿岸,可拖延曹军攻幽州矣!”

“大善!”

刘备红光满面,抓住诸葛亮的手也用了点力。

他想去攻打冀州,不过是图个振奋麾下的士气;而诸葛亮建议发大兵去攻打辽东,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辽东自从公孙度入主后,便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多虏其民而归,充实户籍。而且还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开垦田亩,如今已经是人口颇丰的地盘。

拿下了辽东,刘备就是有了个源源不断供给人力与物资的大后方。对战曹军,亦可多支撑好多年。

“其三,关中已无韩伯约,马寿成一家独大矣!”

这次,诸葛亮的话语落下,刘备没有当即赞赏,而是陷入了沉默。

他不是不知道卧龙的言外之意马腾势力变大,对曹老大而言,是更大的威胁。日后曹老大若是征伐,也应该先去攻打马腾,而不是幽州。

刘备的沉默,是想得更深了,“孔明,汝是说,我军可遣使去关中,与马腾结盟,共同抵御曹军乎?”

“非也。”

诸葛亮很好心情的,拿着羽扇给刘备扇了几下,“主公,亮是在说,若我军夺得辽东后,届时曹孟德再征伐关中,便是鹤蚌相争耳!”

被几扇子冷风吹冷的刘备,神情一顿,马上就脱口出。

“善!孤得孔明,如鱼得水也!”

第三三四章、刘玄德的逆袭

被诸葛卧龙点醒的刘备,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冀望,开启了星辰大海,哦不对,是鸿图霸业的征程。

趁着曹老大去攻打江东之际,亲帅大军去攻打辽东公孙氏,逢战必亲自督战鼓舞士气。恰逢着公孙康新丧、辽东人心不稳之际,是故攻城略地时势如破竹。等曹老大从江东无利而返时,他就将公孙氏攻退到了乐浪郡。

这个时候呢,他就上表给朝廷,求封田豫为辽东太守。然后将辽东的一些特产什么的,挑选了些,给邺城送过去。

说什么,这是给曹老大封魏公的贺礼,因为之前太忙,给耽误了。

好嘛,他这是在给曹老大个定心丸。

他刘备,对辽东志在必得,所以请魏公你没事就不要让徐盛的水军,来幽州看风景了。作为报答,他不会在幽州给曹老大扣上个“王莽之流”的帽子。

当时,曹老大捏了捏鼻子,认了。

没办法,不认对局势也于事无补。

辽东公孙氏灭亡是指日可待的事;刘备求封田豫为太守也是走个流程的事。最关键的是,他当时无法攻伐幽州。

等到曹老大备战关中的时候,刘备就更会做人了。竟然给曹老大送来几匹辽东的种马、上百具貊弓,和夫馀、高句丽的几百奴隶。

话就说得更漂亮,更好听。

说什么他刘备是汉室苗裔,立志要奋发先祖余烈为大汉开疆扩土;此生誓要将夫馀、高句丽这两个蛮夷之邦变成大汉朝的一个郡!

说白了,就是给曹老大说你放心的去攻打关中马腾吧,他刘备绝对不会捣乱的!

曹老大对此,咧了咧嘴,当即就将派往幽州的细作,增加了三倍。用行动来表示信你刘备才是见了鬼了!

不过呢,细作打探回来的消息,却是挺振奋人心的。

刘备这个枭雄,竟然将幽州一半的军队,都带进了玄菟郡!留在幽州的兵卒,防御有余,攻城略地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难不成刘玄德,当真不会趁着孤出兵之际,来图谋冀州乎?

对此,曹老大心中疑惑不已。

首节 上一节 427/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