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430节

蔡邕是四海知名的大儒,早些年又在东观东汉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

任职,其藏书大多都是世上的孤本,珍稀异常。

是故,一时间荆州士人,上至皓首下至未及弱冠,都如蝗虫般往南阳涌来抄录书籍。顺带的,也感恩戴德的,歌颂小姐姐的功德。

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书籍,可不是用钱财等物,能换得到的。更何况是大儒亲自批注过的,世之孤本!

很意外的,小姐姐的恩惠,竟然也让狡狐陈恒得利了。

因为小姐姐将藏书罗列门外的事,交给了陈遂来办。特别交代了陈遂,每天将书籍放出去和收回来,都要亲手来做。

她此举,是想将世人通过抄录藏书的感恩,转接到陈遂身上。从而,接受陈遂成为士林的一员,忘了陈遂作为私生子的尴尬。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陈遂打小就是被小姐姐亲自教导的,没有继承其父陈恒的狡诈,年纪虽小却已有了谦谦君子之风。对其母交代的事情,很尽心尽力。

所以呢,他才忙碌了一个多月,就多了一位友朋。

嗯,这位友朋,姓邓,年十七,说话有些口吃。

第三三六章、门生故吏遍荆楚

南阳邓氏,是个传承很久远的姓。

据说,是殷代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后代便以邓为氏。

当然了,那么多年传承下来,邓氏也早就开枝散叶,各置产业,贫富不一。

邓艾,属于棘阳这一支的邓氏人,年幼时便没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人,就很穷。传承无数代的邓氏荣耀,给他带来最大好处,也就是年少有书读。

本来呢,他在乡里,平时帮点农忙,没事的时候读读书,日子贫苦了点,至少也算是耕读之家。

但后来,新野一带被曹军夺得,黔首百姓都被狡狐用明晃晃的刀子,逼迫往雉县、博望县、叶县等地屯田,邓艾也不例外。

当了屯田民,日子就得听从官府的调度。至少白昼里,是没有闲暇的时间读书了。

邓艾当时年幼,被分配为放牛。他想读书,只能趁着暮食过后,在其母的指导下,借着夕阳的余晖和皎洁的月光翻一翻竹简。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建安十四年初,大汉朝四海知名的才女蔡文姬,来到南阳后,才有改变。

年十七的邓艾,以识文断字,在屯田民中甚为少见的缘故,就被典农的官佐们,派去担任了个看守稻草的小吏。

因为他口吃,上官觉得他不适合担任重要的任务。

不过也好,这种清闲的职务,给了他一个人生转折的拐角。

当小姐姐将藏书罗列在门外,供人们随意抄录的消息传开后,邓艾就大喜过望。

他所在的屯田之地,是博望县靠南,在南阳治所宛城大概二十里的地方。每天下午,事务忙完后,可以一路小跑到宛城,趁着太阳的余晖,抄录一两卷。

他也是这么做的,还风雪无阻。

也是这样,他和陈遂认识了。

陈遂每天日暮时分,就和下人一起,将书简给收起来。

一来二去,他就注意到了一点,有一个年岁比他稍微大点的寒酸士人,每天在日暮时分,会满头大汗的,匆匆忙忙的来抄书。

说寒酸,是因为他身上的粗布麻衣,都打满了补丁。说他是士人,是因为这个年纪不大的人,头发被布冠给别了起来。

好学之人,都是值得别人心生敬意的。

被小姐姐教导得有君子之风的陈遂,也是如此。

为了让这个贫困士子,能多抄了几个字,陈遂每天故意拖到天黑看不见了,才收起书简。偶然的一次,收拾书简的时候,听到了这位年轻士子腹如雷鸣,便给他带了点吃食。

不是什么好吃食,就是几个麦饼什么的。

当然,这是对州牧之子而言。

邓艾性格倔强,一开始不肯接受,说什么,无功不受禄、受之有愧云云。

陈遂对此却露齿一笑,指着那些藏书,“这位兄长,难道几块麦饼,要比此书简珍贵乎?”

邓艾无言以对。

拿钱财都换不来的书籍,自己都一点不客气的抄录了,却拒绝几块麦饼。怎么说,都有点做作。

后来陈遂又加了一句,“若是兄觉得无功不受禄,可帮忙遂一起收书简,可好?”

没有了拒绝的理由,邓艾就接受了。

慢慢的,年岁相差不多的两个人,就熟稔了。还难免的,在邓艾休沐的时候,相互还谈论起学问来。

每逢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的时候,陈遂就跑进屋子里找其母蔡文姬求教,然后出来继续探讨。

所以呢,小姐姐就知道了陈遂有了个友朋。

然后呢,狡狐也间接的知道了。

嗯,主要的理由,是这位狡狐对陈遂私生子的身份,心中有愧疚,平时就多关注了些。

他得知了邓艾这个名字的时候,便笑得对自家儿子,风轻云淡的劝导,“孟子有云大丈夫,乃贫贱不能移。汝之友朋,贫困之中,依然好学,此乃良友也。汝当勉之。”

首节 上一节 430/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