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476节

“嗯”

又是一个鼻音,曹老大眯着眼睛,问出了最关键的玄机,“子初以为,何人领兵去关中,或者并州?”

“恒麾下司马郭淮,太原郭伯济。”

是郭伯济啊!

隐约中,曹老大觉得心情舒缓了些。

他知道郭淮是谁,还知道郭淮曾经担任了五官中郎将的门下贼曹。

是他儿子,曹丕的故吏,而并非狡狐的嫡系心腹。

让郭淮统领这些兵卒,也就是意味着,陈恒是借着这个机会,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了他曹操手中!

不过呢,曹老大刚想说个赞许之言,就想到了一点。

那就是陈恒好像,还没有说到自己呢!

这个世之狡狐,将手中的权力,大部分还给了他曹家手中;一小部分留给门生故吏。那么,他自己干什么去?

难道,是以放下兵权为代价,让孤妥协,好继续留在荆楚之地吗!?

曹老大心中有些警惕,声音却愈发亲切了,“子初,汝为何毛遂自荐,亲自统领这些兵卒?汝外舅夏侯秒才乃关中都督,汝若去助力,他日夺陇右及汉中,岂不是轻而易举!”

好嘛,某都放下兵权了,汝个曹孟德还要玩个言辞陷阱。

陈恒心中叹了口气。

也终于扼杀了二十多年来,和曹操君臣相处的,最后那一丝情分,“主公,恒斗胆驳之。自古军令调度,最忌同出二人之手。恒用兵多行诡道;外舅用兵则是勇往无前。若是恒与外舅同在关中,反而让我军更难建功也!”

“然。子初之言,甚有理。”

曹老大点了点头,又来了句,“那子初就继续留在南阳吧!有汝为孤守着着荆楚之地,孤无忧也!”

留下?

当某是三岁小儿吗!

急流不勇退,继续留在荆州,某以后还有命回去吗?

呵!

陈恒心里很不屑的,来了句愤愤。

马上的,脸上就变得怅然无比,“主公,恒自从来荆州任职之后,就鲜有机会,回己吾给先父拔一拔草坟茔边上的野草了。”

好嘛,这是拿了孝悌来当理由。

既是用人之常情,给自己贴上了个孝子的标签;也能让曹老大的猜忌之心,夺兵权,变成了成人之美。

反正,就是都能找到一块遮羞布。

十分完美!

没有更好的借口和理由了不是吗?

或者说,大汉朝以孝悌治理天下,曹老大不能违背人伦之礼不是?

“哎”

曹老大昂头长叹了口气。也终于放心了,机不可失的借驴下坡,“是孤有失思虑了。只念着子初乃国之干城,而不思子初戎马多年,勤勉劳苦。罢了,孤暂随汝之心思,让汝先养精蓄锐些日子,待他日再议子初督军征战之事。”

“诺!恒多谢主公成全!”

陈恒躬身拱手,大礼拜下。

再起身后,废了几句毫无营养的话语,就以军情如火、急着回去调度巴中之事为由辞行。结束了,这次行色匆匆的谋面。

在狡狐的心中,也结束了,对曹老大的那一丝敬畏。

取而代之的,是胸中可燎原的星星之火。

因为他知道,曹老大说的“他日再议督军征战”,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他更知道,若是未来不想再一次上演今日的无奈,就得将决定权抓在手中。亦或者是,让自己无奈,变成别人的无奈。

这一年,是陈恒入仕曹营的第二十三个年头。

时光匆匆,浮云半生如梦寐。离人亦匆匆,路途犹如永无归期。

“驾!”

重新跨上战马的陈恒,不顾双股被磨掉一层皮的疼痛,往荆州绝尘而去。

无留恋。

无须留恋。

第三七零章、出师未战已兵败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夏五月。

天子刘协遣使持节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进魏公曹操爵为魏王,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

曹老大上表谢恩,又将平南将军陈恒,转为魏国的右将军,督巴中战事。此举让刚刚陷入沉寂的许昌朝廷,又一次轩然,群议纷纷。

首节 上一节 476/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