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492节

说他在见到“黥面反者,其妻子没为官奴婢”,曰“使天不雨者盖此也”,用言语来讥讽魏王的政令。实际上的理由,却是毛玠因为崔琰之死心中很不快,而且同样是鼎力支持曹丕为魏世子的大臣。

虽然很快的,魏国重臣桓阶、和洽进言营救,但毛玠依然是被废黜为白身,回家没多久就郁郁而终。

此举也让整个曹魏阵营臣子们,都明白了一个意思。

魏王曹孟德,对魏世子的人选,依然是倾向于曹植的。而曹丕的羽翼太过于丰满了,必须要剪去一些!

为此不惜抛弃数十年的情分,举起屠刀!

所以呢,狡狐陈恒和司马懿,都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既然曹丕的羽翼要被剪去,那么,为什么不是剪去自己最不希望看到的人呢?

反正,陈恒与司马懿,如今都是曹丕的羽翼!

刚好,有魏王曹孟德这把无比锋利的、无人能挡的刀!

对吧!

就这样,邺城在即将离开的建安二十一年末,又迎来了两起官僚、士人们议论纷纷的事。

其一,是针对陈恒的。

这只狡狐,被人们强加了个“兔死狐悲”的戏码。

流言说,狡狐在同郡人毛玠郁郁病故后,暗地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大江东去终不还,人生岂能百般如昔日?”

直指狡狐如今的处境,可信相当的高。

本来嘛,陈恒身经百战,不避矢石,立下赫赫之功,却被征调回来邺城当摆设。看到同样勤勉付出一辈子的毛玠郁郁亡故,发出两句感慨和怨言,也是人之常情不是?

反正许多和狡狐尿不到一个壶里的颍川士人、眼红狡狐这些年赫赫之功的官僚们,都传得有鼻子有眼的,都在添油加醋,就像自己亲耳听到的一样。

而其二,则是针对司马懿的。

他不是被毛玠所牵连,而被人强加给崔琰哀怜了。

因为崔琰与他的长兄司马朗相善,来往较多。崔琰第一次见到司马懿的时候,就给司马朗说过“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

就是说司马朗比不上司马懿的意思。对此,司马朗是不服气的,但是崔琰自始至终都坚持这个观点。

所以呢,司马懿被人流言是这样的“虎目虬髯已去,鹰视狼顾何人识邪?”

嗯,虎目虬髯,是崔琰的相貌特征;鹰视狼顾嘛,整个邺城就司马懿一个人,眼睛盯着前方的时候,眼角的余光还能看着两旁,有着跟狼一样的视线。

好嘛,看起来,好像对司马懿来说,没什么杀伤力。

毕竟伤感赏识自己的人亡故嘛,没有什么奇怪的。相反,还是这个时代士人的义理之一。

比如魏王曹孟德,当年还是雒阳的一只小虾米,无人赏识。而故大汉太尉乔玄见到了,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就让曹老大记了一辈子,无论身居何等高位,每次经过乔玄的坟墓,都必然去凄怆的祭祀一番。

但是呢,自从王莽篡汉、光武帝刘秀中兴后,谶纬之学就大行其道。

其中有个说法天生异相之人,必然天赋异禀!

比如造字的圣人仓颉、三皇五帝之一的舜、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西楚霸王项羽,史书里都是记载着“重瞳”。

司马懿虽然没有重瞳,但狼顾之相,也很了不起了。

也能让引起,正操心着后代之事的曹老大,无限关注了。

狡狐陈恒,在听到自己的流言蜚语之后,当即就叹了口气。哪怕他自负才智过人,也对此无解。

流言这种东西,真不真实,并不重要。

而是在于,人们愿意不愿意去相信。

刚好,陈恒觉得,魏王曹孟德,肯定是愿意相信的。

因为在人们的劣根性中,如果做了什么对不住或者是损伤他人的事情后,就会习惯的去认为那个人会心存怨恨。

而且曹老大正好缺个很好的借口,将狡狐陈恒给雪藏起来;正好在找各种理由,将拥护曹丕的重臣给打压下去。

当然了,陈恒不用担心自己会和崔琰一样,被赐死。

不是因为这些年的功劳,而是因为他外舅是夏侯渊,因为丁夫人是魏王后。有这两个人说两句好话求个情,曹老大不会杀了他。

但是呢,和毛玠一样被废黜为白身,应该避免不了了。

也就是说,钟繇、卫凯、司马懿等政敌的期待,不日可期也!不过呢,他们如今可没有心情庆贺。

至少司马懿就没有。

他独自坐在府中,昂头看着无一颗星星的夜空,就着漫天的风雪,长叹不已。

以他的聪达大略,当然能想到,关于自己的流言是出自于谁之手。但是他弄不明白的是,这只狡狐怎么就盯上了自己呢?

针对他的政敌,是钟繇为首好吗?!

第三八二章、上辞表追服母丧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这一年,冀州邺城刚开春,就让人们觉得不是个好年头。

不光是因为肆虐无数天的风雪,更是因为魏王曹孟德的沉默。在针对世之狡狐陈恒、鹰视狼顾司马懿的流言都沸沸扬扬一个多月了,竟然还在沉默着。

完全没有当初处理崔琰、毛玠的果敢迅速。

首节 上一节 492/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