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6节

听说大汉朝的冀州、徐州、兖州、青州、幽州、荆州、豫州和扬州遍地饿殍千里,易子相食。

但是皇帝和公卿们貌似没有什么感觉,凉州的战争还在大把大把的扔钱扔粮,官府没有赈灾,还是逼着老百姓缴税,横征暴敛。

党锢之祸还在继续,十常侍还是黑白颠倒,和士大夫们争权夺利,斗得不亦乐乎。很形象的演绎了两千年后一位伟人的话与人斗,其乐无穷!

树皮吃光了,草根挖没了,连老鼠都被抓得没了踪影,身上的虱子吃没了,什么吃的都没有了,除了河里的水。

于是背井离乡又开始了。

流民滚滚而来,从一个没有吃的地方走到另一个没有吃的地方。易子相食以后变成易妻相食,在慢慢的变成死去的人成为活着的人的口粮。

无数的人死去了,无数的强盗兴起了,越来越多的大户们都把自家的坞堡加高加固了,越来越多头裹黄巾的人出现了。

头裹黄巾的道士很多年前就有了,只不过今年好像特别多。

他们称自己为太平道,给老百姓们施符水治病,画符贴在门上避灾祸。

升斗小民们生病了是没有钱看病的,只能靠自己身体扛过去,黄巾道士的符水好像还挺灵验的,所以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拥戴,顺带的加入了太平道,头上开始裹着黄巾。

陈家的坞堡也加高加固了,施粥棚又开始了,典韦的老父老母和媳妇开始在陈府吃饭了,十亩良田今年一样颗粒无收,去年的存粮早就吃光了。

典韦的食谱中没有了酒,肉也变成了一月一次,还就一小块。不过小虎头的粥还是每天都有肉糜的。这让典韦看家护院的任务变得更加尽责,连睡觉的时候都恨不得睁着一只眼睛。

不过,这些都与小陈恒无关,他的食谱还是餐餐有肉,该读书的时间还是读书,该练武的时候还是练武,只是已经两年没有出过门。自从老虎献身后,陈太公就下了禁足令。

他剑术貌似就提升了一点点,小铁戟倒是扔得准了好多,已经做到了十步之内不脱靶了,这归功于小胳膊上有了肌肉。

今天陈府的施粥很慷慨,不仅一碗浓粥,还有一碗有淡淡肉味的菜汤,和两个麦饼。不是陈府迎来什么喜事,而是今天是除夕。

不管旱灾不旱灾的,大户人家的除夕还是要过的。陈府没有张灯结彩,却人人都洋溢着一种喜庆氛围,与外面的饥民麻木的表情形成强烈的对比。

小陈恒按照习俗给陈太公磕了个头,收了压岁钱。

汉代当时压岁钱就是一种专门用来辟邪的佩戴饰品——人们为防止一种叫“祟”的妖魔祸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坐着不睡觉,称之为“守祟”或者“守岁”,也就是压祟,即压岁。因为“岁”与“祟”同音,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的目的,就是想让晚辈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陈太公守着岁,让管家准备好祭品明天一大早到祠堂祭拜祖先。

冀州张氏三兄弟也在过守着岁,但是话题却是与过年无关,而是商讨着十常侍的收买怎样了,八个州哪些入了太平道的官员是可靠的,明年的三月五日这个日子起义最合适。

皇帝刘宏也在守着岁,尽管他更愿意开一次无遮大会。但是明天一大早就要去祭祖,还要接受群臣的朝贺,也要大摆宴席款待群臣,这已经成了祖制,荒唐如他也不敢挑战。

不过今年的大摆宴席的场景注定是无法实现了,因为一位名叫唐周人被带到了的眼前,带来了黄巾即将起义的消息。

除夕年年都可以过,但是大汉朝没了,他这个皇帝就还当吗?刘宏对这个还是很明白的,所以雒阳城内一片鸡飞狗跳。

三公九卿和两千石以上的官员放弃了守岁,一刻都不敢耽搁的被太监们催进宫,无数披坚执锐的甲士出现在雒阳和皇宫的城墙上。三步一岗,严密得连只老鼠都无法通过。

国舅河南尹何进被连夜任命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五营士驻扎于都亭,修理器械,以保卫京师,并派兵去抓捕密谋在雒阳起兵马元义及同党。

各种八百里加急文书连夜奔驰在驿道上,把抓捕黄巾的旨意传达给各个州府。

天亮了,甲子年,血腥的公元184年姗姗到来。

各州府的太守们和郡守都在扩充军备,疯狂的抓捕头上裹着黄巾的老百姓,也有无数的豪强和官员头裹了黄巾,组织家奴攻击郡府县衙。

两个月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呼声响彻天地,黄巾起义全面爆发!绞肉机式的战争在全国八个州启幕。

无数背井离乡、衣不遮体的流民头上都裹上了黄布,皮包骨头的身体拿起了木棍、锄头、木叉、竹枪跟在太平道的道士身后;无数地痞流氓和聚众山林的强盗摇身一变成为了黄巾讨伐大汉的同盟,成为将军或者一方渠帅。

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士族大户豪强们坞堡里的粮仓、郡县里官老爷和富人们的金银财宝、绫罗锦缎和女人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一首民谣在裹着黄布的老百姓中被传唱,鼓舞着悍不畏死的兽性。他们也给小陈恒带来人生第一次刷声望的机会。

第六章、出来说话

世道彻底乱了,除了江东交州凉州几个偏远的州外,大汉朝哪里都是黄巾贼的踪影,如同第一场春雨过后一夜之间冒头的青草,平凡而低贱,渺小而卑微,却无处不在。

现在官府开始把黄巾叫做蛾贼,不知道是不是出于飞蛾赴火、自己灭了自己的期待心理。后来谥号为汉灵帝的刘宏已经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剿灭娥贼。

长着大耳朵的刘备就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组织起义军,拉了关二爷和张三爷投靠校尉邹靖讨伐蛾贼去了。

陈太公也打着防备蛾贼的名号,让陈家坞堡里多了三百个强壮的、手拿长矛利剑的佃户。实为私兵名为护院的佃户,私兵数目瞬间达到了五百多人,扩张了一倍有余。

和之前的旱灾只赈灾不收田地不同,天灾和兵祸一起的时候,仁慈如陈太公也不会迂腐到不加强防备。收人的多了,就得需要更多的土地来供养。私兵吃的、用的、兵器、皮甲、安顿家人,这些都是要钱要粮要土地的。

嗯,所以奴仆丫鬟也收了不少,田地的地契也多了许多。

如果在和平年代,光私募兵卒这一条就给陈太公定个谋反的罪名,但现在无所谓,更何况这是刘宏大帝的圣旨不是?

陈留郡里的大户都是这么做的,私兵膨胀了至少一倍,有一些甚至是二倍三倍。反正坐拥良田几千亩的大户们每年只需要给大汉朝缴纳一点点税,经年积累的粮食在十年八年里是吃不完的。

现在赶上了好时节了,给两个麦饼就可以换个断粮农户的儿女,身份直接转变成为家里的小丫鬟或者小奴仆;承诺给饭吃就可以收一家佃户、拉一个壮丁;一石粮食就可以换一亩良田,或者可以换一所房子。

这个年代真好,属于我们的丰收季节。

全国的大户豪强心里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对开启美好时代的张角无比感恩。如果可以的话,相信他们会请老天保佑张角长命百岁,只要张角每隔两三年来这么闹一场就好。

另一个好消息就是党锢之祸终于解除了。

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建议皇帝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而吕彊又对刘宏大帝上言说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意思是党锢之祸积怨日久,若果与黄巾合谋,恐怕已经大汉朝就无救了。

手脚无措的汉灵帝照单全收,全准了!那一刹那间,挺有当断则断英明人主的果敢。

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而另一方面又发精兵镇压各地乱事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隽军连军。

首节 上一节 6/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