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610节

也让悲戚的张虎,想起了张辽生前,给他叮嘱过的话。

当然了,天子曹丕是不知道的。

他如今拒绝了僚佐们退兵的谏言,继续调度着兵卒与江东作战。

人们都以为,天子是因为张辽之死而心生愧疚,所以对江东不依不饶。但只有曹丕自己知道,他是在等待一个结果。

一份来自荆州南线征伐的军报。

他期待着,冀望着,祈祷着,南线的谋划能够成功!

能够传来捷报!

让他这次不顾朝中百官反对,一意孤行征伐江东的决断,能有一个无上功绩!为了四海歌颂的,圣明天子之名!

只是,南线的战果,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吗?

司马懿的答案,是可以!

他在前些日子,就和伪装成为樵夫、猎户以及战乱流民的伏兵汇合了。

虽然这些兵卒总共才有八百,但也够用了!

理由是,朱然在荆南战火蔓延之前,就大举徵调周边村落的民夫及青壮,协助益阳城守城。其中,被司马懿派遣来的伏兵,有两百余人也都被徵调了!

相当于给了司马懿,一个里外应和的机会!

两百余人,在突袭之下,足够开启城门并坚持一刻钟了。也足够让他司马懿率领剩下的人,突破城门而入,为高祚暂时统领的四千人夺下益阳城了。

司马懿带着近六百人,伏击了一支江东的运粮队,换上了他们的军服,用粮车藏着兵刃,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益阳城门口。看着历经刘磐、于禁和朱然三个城守、修缮得无比高耸坚固的城墙,期待着城门内有厮杀声如雷,城门在下一刻被开启。

他知道,城内的伏兵肯定已经知道袍泽来了。

长长的辆车上,都竖着一杆小旗帜;运粮的兵卒与民夫都系着红色的布条,这两个标志是标识敌我的讯号。

但是呢,令人不安的是,一刻钟过去了,城门内没有声音出来。

那名看守城门的将领,在和他们打个招呼,说要去稟报上官让稍等片刻后,便转身下了城门。既没有用绳索垂下兵卒来搜查,也没有让他们对军中的号令。

司马懿有些不安。

难道是事情暴露了?

他心中往不好的方向想去,觉着这一刻钟过得,尤其的漫长。

还好,老天爷没有让他等太久。

那名江东将领又出现在了城墙上,随行的还有一名不披衣甲的士人。

腰侧佩剑,头带高冠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卷竹简。好像这里不是两军对弈的战场,而是抚琴读书的别院。

是个混战功的江东世家子弟?还是个来核对粮食数目的计吏?

希望是前者吧!

司马懿眯着眼睛,看着那名士人,心中期待着。

“不过是一支运粮队而已!何必大惊小怪的,让某前来巡视!城外隔三差五便有粮秣运来,此次便很稀奇乎?”

那名士人的声音很大,呵斥着看城门守将。

也让司马懿的心安了。

这名士人,肯定是来混战功的世家子弟。也就只有势力强盛到把手伸进军中的江东世家,才能对守城将领态度,如同呵斥家仆一样。

“开城门,让粮车入城!尔等小心清点粮秣,莫姦猾偷懒!”

而且,这名士人还吼出了一句,让司马懿鬆了一口气的话语。

虽然说,他对城内的伏兵,没有如计划中趁机引发内乱开启城门,疑惑不已。但是如今江东贼子自动将城门开启了,结果也是一样的。

也许,是城内的伏兵,被安排到了其他城门呢?

司马懿心中自己给自己找了理由,用来安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势。还感谢着那名江东士人的疏忽,给了他得以入城的良机。

“某威震江东,扬名天下,就在今日!”

雄心不已的,暗自激励了一声,司马懿看着那名士人打着呵欠缓缓步下了城墙,和城门缓缓往内开启。

不过呢,他不知道,也看不到的是,那名士人在下了城墙后,嘴角满是冷笑。

在抽出佩剑,冲着伏在城内各个角落的兵卒点了点头后,他也在心中默默的歎息了声:“将军,某与汝旧日的情谊,今日便两清了。”

嗯,他是潘浚,曾经在刘表、陈恒麾下出仕的潘承明。

当司马懿和伏兵们,推着粮车进入城内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城门之内,竟然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和城墙上的兵卒,几乎都无一例外的盯着他们。

“不好!中计了!”

到底是才智过人,司马懿瞬间就想通了一种可能:他的伏兵之策早就走漏了消息!江东这是将计就计让他们进入城内,来个瓮中捉鳖!

那股淡淡的血腥味,一定是先前在城内的伏兵,被屠戮后留下的最后痕迹!

但是呢,他刚想呼唤兵卒们往城门外突围的时候,粮队的后方就有几个伪装成为农夫的兵卒,从粮车内拿出了弓和鸣镝,往天空上射了出去。

这是司马懿早先吩咐好的。

在进去城后,便发讯号给督领兵卒的高祚,让他率兵攻城。

首节 上一节 610/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