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655节

自从当年赵云来了奇袭冀州后,曹魏对冀州及并州的防线,都是扔下了重兵驻守,堵死了进攻的路线。

据说,兵力之多、防守之严密,让军中一些老戏言说:连只老鼠路过,都能被分辨出公的还是母的。

话说得很糙,却是事实。

幽州刘备想进攻曹魏的地盘,就得一个据点一个据点的攻过来,没有半点侥幸。除非他学习江东孙权,建立一个支精锐水军,从辽东一带杀过来。

只是冀、青、徐三州,曹军也是有水师的。其中青州的水军都督,还是徐盛,将当年公孙度水军打得大败的徐文向。刘备与其花费大力气打造水军去击败徐盛,还真不如直接从陆上发起攻击更方便。

毕竟,幽州及辽东,都是以骑兵称雄。

至于狡狐的沉吟,不是没有对策,而是在惊诧。

他当然记得,千百年后,被人津津乐道“周鲂断发赚曹休”的历史轨迹。

只是,周鲂那么快就跳出来了?

不应该是再晚几年的吗?

好嘛,陈恒不知道的是,因为他这些年将江东打太狠了,让孙权忌惮不已。便想先将东线的威胁给打掉,好专心的来对付他这只世之狡狐。

“子初,思虑如何?”

看着陈恒依旧在沉吟,曹休便出声催促了一句。还很善意的误会了,说道:“去岁荆南大战方歇,若是子初调度不出兵马策应也无碍。吾所督三州,有近十万兵马,亦足以让江东丧胆矣!”

老实说,曹休与狡狐陈恒交集并不多,对他也谈不上什么恶感。

虽然世人皆拿陈恒的功绩,来嗤笑于他的官职。但曹休自忖也是大好男儿,当恩怨分明!岂能因功绩不如人,便嫉恨之?

只是,这个说法,也有点激将法的意味。

好歹也是征战数十年、有百战不殆大好名声的狡狐,岂能调度不出兵马来策应呢?

“大司马误会了。”

陈恒拱了个手,以示对曹休体谅的谢意,语气豪情万分的说道:“荆南虽去年大战方歇,然今岁将士已经休整完毕,可堪一战矣!某可征调五万大军,足以让江东在荆南的兵卒,不敢调动一人!”

天子曹丕与曹休听完,都大喜过望。

刚想说句骠骑大将军壮哉什么的,就被陈恒下一句话给憋在了嘴里。

“只是臣方才所思,乃以为彼周鲂者,不足为信!举郡而降,乃是江东孙仲谋诱我军深入的诡计矣!”

狡狐陈恒是这么说得,语气也无比确凿。

咳咳

天子曹丕被陈恒说话大喘气的方式,差点没憋出内伤来,当即干咳了好几声。

而曹休的表情就精彩了。

他先是满脸愕然,然后阴沉不定,最后羞怒难当。

这种瞬息变换脸色的神技,技术再精湛的染布作坊,都叹为观止,甘拜下风。

好嘛,他有如此精彩的变化,是和他这些日子承受的压力有关。

他自己早就对周鲂投诚深信不疑,自然会对狡狐的断言,愕然不已。随即,他便思考缘由,便先入为主的觉得,陈恒出此言的心思,是不信任曹魏宗室大将的能力!

去年荆南交州大战,陈恒调度大胜,正要扩大战果的时候,却因为夏侯儒的全军覆没,不得已退军。

弃剑于崖,长恨不语!

这个事情,曹休是知道的。

是故,他觉得陈恒的断言,是将他当成了夏侯儒,不想再来一次“弃剑于崖”!如此一来,他怎么能不羞怒难当呢?

“骠骑大将军此言,有何依据邪!”

他不再称呼陈恒的表字,而是用官职来称呼,用官职的尊卑来表示自己的愤怒。

“无他,某以为彼周鲂投诚,疑点太多矣!”

对于曹休的愤怒,狡狐陈恒不卑不亢,直接一拱手,朗声说出了理由。

“其一,周鲂既然被孙仲谋逼迫至断发谢罪,为何不弃了官职邪!自古士可杀不可辱,周鲂若无有所图,为何能忍如此奇耻大辱!”

“其二,若是周鲂真心归附,为何不将长江南岸防务作书告知,让我军得以长驱直入!反而让大司马亲率大军深入敌境,犯险前去迎接邪?一旦江东以水军截断我军后路,后果难以想象!”

“其三,江东去年新败,正当君臣齐力共赴时艰!江东孙仲谋为何如此不智,在此时刁难于一郡太守?难道他不怕治下人人自危,而让我军得可趁之机邪!”

狡狐的反问,让偏厅里一片死寂。

尤其是曹休的脸,黑得没滴下墨水来。但是呢,立功心切的他,终究还是搜刮脑海,找到了一个反驳的理由、树立自己信心的根据。

嗯,他不是拿出来和陈恒辩论,而是以此来劝说天子曹丕,“陛下,周鲂曾告知庐江主薄吕习投敌之事,其若不是真心归顺我大魏、江东若是行诡计,安能放弃夺得庐江郡的良机邪?是故,请陛下恩准,让臣率大军将江东灭之!”

顿了顿,他又加了一句,“陛下,此良机可一,不可再矣!”

也就是他的这句话,让狡狐在心中叹了口气。

有些惆怅,有些兴奋。

惆怅,是陈恒太了解曹丕了!

也知道,他一定会应了曹休的请命!

首节 上一节 655/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