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678节

对曹魏重臣都进行了升迁及封赏,为求稳定时局及安定人心。

比如钟繇,变成了太傅;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陈群升迁为三公的司空。

而狡狐与曹真,则是恩泽子辈,两人的嫡长子陈修和曹爽,都变成了武卫将军,领禁军宿卫宫中。

嗯,曹礼对待陈修和曹爽的态度,是一样的。

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宗室嘛。

而夏侯荣,也在狡狐陈恒的举荐下,领禁军宿卫宫中。理由是夏侯荣这些年随军征战时是有功的,加上父辈夏侯渊的忠贞,理应升迁。

对此,没有人绝得有什么不妥。

只是向夏侯家扔了一堆羡慕嫉妒恨。

朝中百官们都知道,夏侯氏再度崛起,已经不远了。

理由是陈群的长子陈泰,已经定了佳期,等国丧的时间过去后便成亲。妻子,是夏侯衡的女儿,狡狐陈恒的外甥女。

当今天子的三位顾命大臣,夏侯家一下子和两位都有了姻亲关系,以后的前景,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到。

而源于曹丕临终前的叮嘱,当今天子曹礼也将举国的兵权,做了划分。

司州以北,皆归大将军曹真调度,防御幽州的入寇;而豫州以南,都归于骠骑大将军陈恒统领,谋划灭吴之战。

至于东线的扬州及徐州等,他们只要防御好驻地就好了。

关中也一样,因为马家军没有了威胁。

话说马超历经大败后,也终于浇熄了图谋关中及汉中的心思。他在庞统回到陇右,两人商议了好几天,便做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

一路向西!

将西域变成马家军的后花园,然后再图谋其他。

是的,要让西域大大小小林立的国家,变成一言堂,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至少马超这辈人,做到了也差不多凋零完了。

以后如何发展,还是让嗣子马秋,根据未来而定吧。

所以呢,他接受了大魏封的西域王,留下庞统辅佐马秋坐镇陇右,亲自带兵去西域,用刀与剑、血与火播种马家军的未来。

听到了曹丕的崩殂,还派了另一个儿子来吊丧。

顺便留在洛阳,给大魏朝的新君当侍从了。用实际行动,来表达马家军在未来十年八年内,不会再与大魏为敌。

天子曹礼对此,大喜!

马家军遣子为质,这是他父亲都无法做到的大功绩啊!

马上的,就扔给了马超、马岱、马秋和庞统等人一大堆官职。反正就是个名义而已,又不要钱不是?

实际的行动,则是放开了两方的互市,互通有无彼此得利。

幽州那边,对曹魏的君主更替,倒是没有什么行动。他们也是在年初过渡了权柄,双方难得的,进入了互不干扰、各自安好的阶段。

江东的孙权,就很不爽。

本来嘛,曹魏有了新君主,依照常理来说,应该进入一两年的休战期。

结果呢,该死的狡狐陈恒,在前去洛阳接受遗命的时候,还让休整完毕的魏延部、邓艾部都屯兵在新城郡!

加上襄阳郡法正部的人马,江东江陵城潘璋面对的曹军兵力,足足有六万!

潘璋就只有万余人马啊!

压力可想而知!

江陵城内的黔首百姓,恐慌情绪可想而知!

但是呢,孙权又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去增援潘璋了。江东与曹军的边境,依然是每天都狼烟滚滚呢!

得到曹军资助的山越部落,也死灰复燃了。还因为接受曹军整编、统一调度的关系,变得更加善战。

也让江东腹地变得鸡犬不宁。

有了那么一点,江东已是日薄西山之相。

嗯,这点推断,是江东世家大族们做出来的。当他们看着庄园的田亩因为无人耕种慢慢荒芜;家中的粮秣及财帛,逐渐被“大泉五千”所取代后。

然后呢,私下就对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更加向往了。

不过呢,孙权对此,并不知道。

他如今在权衡得失,思考着一个艰难的决定:孤悬在长江北岸的江陵城,是否还有必要坚守呢?

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掷

江陵城,乃是荆州的重镇,也是江东唯一一座位于长江北岸的城池。

但是呢,孙权如今觉得这座城池很鸡肋。

因为这座城池对江东的意义,是当成进攻荆北的跳板、桥头堡。然而现在的江东内忧外患不断,已经没有实力去谋取扩大疆域了。

所以呢,这座城池的劣势就无限被放大了。

其一,是驻军的压力。

位于前线,自然是要大军驻守的。江陵城也是如此,孙权让潘璋领着万余人驻守,而且这些将士都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让如今狼烟四起、兵力紧缺的江东,更是雪上加霜。

首节 上一节 678/6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