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02节

“算了,人各有志。”见姜雄回答之前看了看旁边的妇人,李晔有所猜测,制止了张威,“你的武艺的确不错,可是缺乏生死对战的经验,打败这个南诏人不算什么本事。俗话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要把目光局限于这西南之地,战场上才是该你绽放光彩的地方。

若是你改变主意,可以拿着这把刀到寿王府或者天策军军营。”

说着李晔就从腰间接下了随身佩带那镶嵌了美玉的障刀递给对方,姜雄一愣,意识到这柄刀的珍贵,连连摇头,“殿下,小人不能收这么贵重的东西。”

“一把刀而已,本王是真心希望你能从军,若是改变了主意来找我。你们快走吧,别在这儿待着了。”遇到一个武艺不错的人,李晔有种见猎心起的感觉,不过他真正的目的还是身后这个段宝龙,姜雄夫妇肯定不适合继续呆在这这个是非之地。

对于姜雄夫妇的离开,段宝龙并没有阻拦,他也阻拦不了,而是冷冷地看着李晔,“寿王殿下这么霸道吗?那人打伤了本将军这么多人,难道就这么走了?”

李晔看着眼前跟自己一般大的段宝龙,“段将军,你的手下技不如人,这么多欺负一个人,段将军倒是挺理直气壮地,若是本王的人这样,本王绝对会悄悄地离开,而不是把事情闹大。

而且,这件事的起因,好像是段将军的人调戏妇女吧?难道真的欺我大唐无人?”

说到这儿,李晔语气变冷,显然很不爽段宝龙之前的作为,在大唐之地,还这么嚣张,未免也太目中无人了。

“哼。”

段宝龙自知理亏,便集合自己的人,便一众手下的拥簇下离开了这丢脸之地,不过李晔总觉得这个段宝龙不像是来和亲的,更像是来捣乱的。

“去查查这个段宝龙什么情况,怎么南诏的和亲团会有这个人?”

李晔也有些疑惑,从南诏派来一个宰相来当带队和亲,可见南诏应该是想极力促成这次和亲才对,怎么这段宝龙来到成都后,就一直不安分。

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李晔等人的心情,在训斥了一番不作为的巡逻士兵后,李晔便继续在这西市陪几女逛着街。

而在李晔逛街的时候,杨奇肱面带笑容地从陈敬瑄的府中回来,在送出几个妙龄女子和一些奇珍异宝后,陈敬瑄答应了帮其跟田令孜说说,然后在李儇面前极力促成和亲一事。

不过杨奇肱刚回来就听说了段宝龙在街上跟李晔其冲突的消息,顿时怒不可遏,自己好不容易说服了陈敬瑄,这边段宝龙便给他添乱。早知道如此,就不应该同意对方一起来成都。

“段将军,你这是在干什么?要是因为此事影响此次和亲,你们段家都承担不了此次后果,到时候我定在陛下面前参你一本。明天就给我回去,使团不需要你。”

生气的杨奇肱直接找到段宝龙,便大声斥责道,整个迎宾馆都听到了杨奇肱的声音。

段宝龙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现在又被杨奇肱不留情面的斥责,心里也不舒服,一股冲劲上头,猛拍桌子,反驳道,“不需要就不需要,与其在这儿受窝囊气,还不如回去。”

“你。。。。你给我滚!”杨奇肱没想到段宝龙居然敢顶撞,气得满脸通红,半天才吐出几个字。

旁边的副使连忙拉住杨奇肱出了房间,以免冲突加剧,那样就是给唐人看笑话了。

“你拉我干什么?这个黄口小儿肯定是来捣乱的,他就不想看到南诏和大唐和亲,他就知道给他父亲报仇,已经被仇恨蒙蔽了理智。”被拉出来的杨奇肱,挣脱了副使的手,不悦道。

“布燮大人何必跟一个毛头小子生气,现在当务之急是平息唐人寿王的怒火,对方本来就反对和亲,若是因为姓段的这小子更加阻挠,即便是大人说通了陈敬瑄,这和亲一事也会徒增波折。”副使连忙劝道,“至于这姓段的,大人可以修书一封,让人送回南诏呈给陛下,到时候陛下肯定不会轻饶对方。”

听到和亲一事,杨奇肱这才冷静下来,“现在当务之急是平息唐人寿王的怒火,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要不也送点奇珍异宝?”

“这恐怕不行,要不再加上美人?不过大人已经送了两个女子给陈敬瑄,还剩下两个,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唐人这个亲王虽然为成婚,不过却是花心之人,听说在两年前就定下来几起婚事,想来也是一个喜好女色之人。”副使建议道。

“行,就这么办。也正好试探一下这个寿王是什么情况,我就不信对方不贪财也不好色。”想到这儿,杨奇肱对于段宝龙更加不满,回头看了一眼段宝龙居住的地方,随口道,“让他明天滚蛋,看着让人心烦。”

段宝龙恐怕没想到,他只是想破坏和亲,没想到得罪杨奇肱,这对于本就开始衰落的段氏,无疑雪上加霜。而隆舜这个南诏皇帝也不是什么大度之人,若是让其知道段宝龙故意破坏和亲,后果可想而知。

第124章 和亲的波折(五)

“逆子,跪下!”

成都城外一处不大的宅子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有股恨铁不成钢地意思盯着面前这儿子。面对母亲的责骂,姜雄也很委屈,不知道哪里做错了,但由于对母亲的孝顺,他也只能跪下。

“晴儿,你去把家法请来,今天为娘要好好教训这个逆子。”老妇人对着旁边这个还算是貌美的年轻妇人吩咐道,这年轻妇人赫然就是白天在姜雄身边的那个女子。

“阿娘,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何必要打郎君。”年轻妇人有些着急道。

“不行,不打这个逆子,他是不会听话的。”

年轻妇人犹豫了一会儿后还是从里屋拿出了一个由藤条编成的木棍,看到那陈旧的藤条棍,姜雄心里也有些发憷,他从小可没少被这个打,即便是他现在武艺高强,但心里对这个依然有阴影。

老妇人接过藤条棍,就准备打向眼前的儿子,可是腿脚不方便的对方,也无法移动,姜雄无奈只能跪着移动过来,把背对着母亲。

对于儿子的配合,老妇人并没有手软,挥动着藤条棍,便重重地对着儿子的后背打去,连打了十棍,由于气喘吁吁,这才停下来,在年轻妇人的照料下,让心情恢复平静。而在挨打的过程中,姜雄并没有哼过一声,而是默默地承受着。

“转过来!”老妇人大声道,姜雄无奈地转过身,面向自己的母亲,就听见母亲的训斥声传来,“今天寿王殿下邀请你去军中效力,你为什么拒绝?难道你比寿王殿下还要尊贵?”

“不是,只是目前现在双脚无法行走,若是孩儿去参军,晴儿一个人无法照料整个家庭,所以便拒绝了寿王殿下的相邀。”

“你忘了你爹以前怎么教导你的?我们姜家祖上也曾是当朝大将,在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虽然后面家道中落,但依然没有忘记忠君报国的家训。

即便是你爹,也是战死在战场。你呢?却因为为娘当个懦夫,若是这样,为娘今晚就上吊,让你断了这个念想。”

“娘,你千万不要犯糊涂,孩儿答应就行。”听到自己母亲的话,姜雄顿时大急,当即抱着母亲的双腿就大哭道。

原来,姜雄的父亲曾经是西川节度使麾下的一名将领,不过战死在十几年前南诏入侵一战中,而且就死在成都府。当时他才九岁,由于父亲战死,就由他的母亲把他养大的,所以对于自己的母亲,他也很尊重。前些年,他的母亲双腿突然无法行动,本来想去参军的他,也无奈放下了参军的念头,好好陪在母亲身边。

至于这妻子,是早年他们家收留的一个女孩,几年前,在姜雄母亲的做主下,嫁给了姜雄,前年生下一个儿子。

由于母亲身体不方便,自己还有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他自然不放心离去。他的生活中,除了练武,就是去打猎,这个家也靠他打猎来维持家用,所以他更加不敢离去。

见儿子答应,姜母神色缓和不少,用着那皱纹密布的手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庞,“不要怪为娘狠心,只是为娘不忍心你继续在家里荒废着,好男儿志在四方,家庭不应该成为你的束缚。寿王殿下年少有为,你去投靠他定能建立一番功业,到时候便能光耀门楣。

至于为娘,虽然不能走路,但织布的手艺并没有荒废。晴儿的手艺也很好,虽然日子可能会过得没现在好,但养活一家人还是没问题,所以你就安心地去吧。若是不能立下大功,你就别回来,听见没有。”

“是,娘,我听你的。”

第二天一大早,姜雄就被其母赶出家门,而对方也早早来到寿王府。由于他的家就在成都城外的城厢地带,去寿王府要近一些,自然就到寿王府,而不是去更远的天策军军营。

李晔得知姜雄这么快就来了,倒是有些意外,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态度变化这么快。不过对方的武艺的确不错,对于这样的好手,只要好好培养一番,那就是军中猛将。

不过对方刚刚投靠,李晔还不了解对方的为人,自然不会委以重用,而是先让地方担任一个火长。不是李晔不想给其更高的职位,但总不能对方以来就授以高位,那肯定不合适的,军中其他人也会反对。

姜雄对于李晔来说,只是一个无意间碰到的过客,他倒不是多看好姜雄,是金子总会发光,而且他手下的人,也不止姜雄一个人武艺好。不过对于这样有着大将潜质的,自然是多多益善,对方能否成材,就看对方自己的努力了。

首节 上一节 102/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