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42节

“王指挥使怎么来了苍溪境内?前厢可是驻扎在歧坪,未经调令,离开驻地可是大罪。”李晔淡淡笑道。

“回禀殿下,卑职听闻殿下进入阆州境内,嘉陵江两岸也有盗匪存在,卑职担心殿下安全,所以前来护送殿下。只要殿下安全抵达苍溪,卑职也就会回驻地。

到那时,卑职也愿意接受惩罚。”王建语气‘诚恳’地说道。

李晔不禁感叹道,这个王建历史上能成为一方枭雄果然还是有些本事,这太会做人了。不说其他的,就说他是为了来护送自己,等自己安全后,愿意领罪。

无论是换成谁,听到这话也会很感动。历史上,王建就是靠这种本事赢得了李儇的信任,然后一步步高升。

“军纪不能违,王指挥使擅自离开驻地,应罚,不过念及事出有因,免去一月俸禄。等护送本王抵达苍溪后,便返回驻地。”

“是,殿下!”听到李晔这雨声大雨点小的惩罚,王建心里大喜,连忙行礼。

一个月的俸禄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之前李晔犒赏过他和麾下军队,每个士兵都有五贯,他作为指挥使得到了三千贯,自然不在乎一个月的俸禄。

李晔这看似在惩罚他,实际上并没有拒绝他的护送。李晔随行亲兵便有一千余人,阆州刺史又已经臣服,目前山南西道和东川也无交恶,所以阆州不存在战事。就算是有盗匪,也不能威胁到被千余亲兵保护的李晔一行。

王建前来护驾,更多的是个形式,在李晔面前博得一个好印象。

。。。。。。

“节帅,事情已经查清楚了,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晋晖五人都已经投靠了寿王,其麾下军队也并入了天策军。得到王建五都的加强,天策军一下实力大增,兵力过两万,加上其已经控制了四州之地,对于我们很不利。

而且东川节度使杨师立也派出了五千军队,正在集结准备增援寿王。若是加上正面的牛勖部,朝廷派来讨伐我们的大军便接近四万人,我们遭受的压力很大。”

听到自己这手下打听到的消息,牛勖脸色铁青,手更是紧紧捏着拳头,整个人仿佛愤怒的公牛,随时等待着爆发。

“那李参军呢?”牛勖沉声问道。

“舅父。。。”旁边的赵忠武有些犹豫,看到自己舅父的眼神,吓得脱口而出,“舅父,李参军据说投靠了寿王,并且成为了寿王府的祭酒。而且听说偷袭利州失败也是因为李参军临阵叛变,投靠了寿王,才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韩都将受伤被俘,最后也投靠了寿王。”

“好,很好,一个个都叛变。若是王建五人,本帅倒不意外,可没想到李振居然也背叛本帅。”鹿晏弘失声说道,脸上的怒意很明显,甚至还有些自嘲的意思。

这也很正常,之前他对李振十分信任,自己什么事都告诉对方,而且对于对方的建议也都一一采纳,可以说是他最信任的人。没想到他最信任的人也背叛他,难道他鹿晏弘就真的不如寿王,在自己这边当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心腹不好,非得去寿王府当个小小的祭酒?

“节帅,卑职早就说过这个李振不可信。他只是半路投靠节帅,靠着一双嘴皮子就蒙骗了节帅,这才导致今天的局面出现。”旁边一文士趁机落井下石。

“好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鹿晏弘大吼道。

“节帅,当务之急是想法改变目前的困境。王建等人转投寿王,相当于把我们的腹地摆在了朝廷大军的面前,若是可以,朝廷大军除了可以从利州会同感义军一同进攻外,还可以分兵从集州沿着米仓道北上,直接威胁兴元府。

到时候我方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处境,极为不妙。”旁边有人说道。

“那你们认为本帅该如何?”鹿晏弘冷冷道。

虽然知道此事鹿晏弘可能听不进去,但想到目前的困境,还是有人站了出来,“节帅,若是可以,我们可以放弃兴元府,回许州,夺回忠武军驻地,岂不比在这里好很多?大不了我们赶走周岌,节帅可以做忠武军的节帅。”

这个时候的人,思乡情结比较严重,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许州等地的人,出来这么久,自然都想回家了。他们的家人都在老家,就连王建的家人也在。

现在的情况是,留在兴元府,前途未卜,与其在这里成为被朝廷征讨的对象,还不如回忠武军驻地,驱逐周岌。

听到这个建议,鹿晏弘有些意动,不过废了这么大的功夫拿下兴元府,就这么放弃,他有些不心甘。

“庞将军,你的想法呢?”鹿晏弘问着旁边的庞从。

“节帅,就这么放弃兴元府,在下也有些不心甘。大家费尽心思才拿下兴元府,就这么放弃,未免太不划算了,到了这个地步,何不拼一把。赢了,大家就留在兴元府;输了,我们就回许州。”庞从大声说道。

“节帅,庞将军所言虽然有些道理,不过仅凭我们目前手上的军队,两面作战,实在力有不逮。”旁边有人提醒道。

鹿晏弘看了看眼前这些跟随自己的手下,不禁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便拍着桌子上,大声道,“老庞说的没错,到了这一步,就这么放弃本帅实在不甘心。本帅决定拼一把,你们愿不愿意跟本帅再赌一次。”

“我老庞肯定愿意!”

“卑职愿意!”

“卑职。。。卑职也愿意!”

见不少人都选择了愿意,那些本来犹豫的人,也只能点头。而鹿晏弘看到上下一心,心里也就有了不少信心,不过他也没自信过头,便对一旁的手下吩咐道,“本帅写几封信,你们立即交给杨守亮、杨守忠和杨守信几位将军,不得有误!”

“卑职遵命!”

第165章 阆州之行(二)

“下官苍溪县令张善祥见过寿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苍溪县码头,一个身穿绿色官服的老者正带着一众身穿绿、青二色衣服的大小官员有秩序地对着刚刚从船上下来的李晔一行人行礼。

为首的官员是一名正七品上的官员,也是这苍溪县的县令。对于寿王一行的到来,他也是盼了很久。若是在之前,对于寿王的到来,虽然也会毕恭毕敬,但也不会这么殷勤,更多是因为礼节。

但现在不同,前不久他得到失联多久的三女儿派人送回来的书信,他这才得知自己的这个三女儿居然在寿王府,并成为了寿王的女人,虽然只是媵人,但这也让张善祥很高兴了。

早年,因为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他便狠心把这个三女儿送进了宫中。像他这样想法的,在这封建时期并不少见,小英和小月都是这样被送入的宫中。

但这种一般都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后宫的倾轧,比官场更为恐怖,送进宫中的良家女子何其之多,但出头的可谓是百里挑一,大多是在宫中孤独一生,终老而去。

几年前,黄巢叛军攻入长安,皇帝逃至成都。张善祥从商人的口中得知,黄巢占领长安后,长安饿殍遍地,宗室男女被害者不计其数,至于宫中宫女要么是被杀,要么是被叛军凌辱或者霸占,不少宗室女和显贵出身的女子沦为叛军将领的姬妾。

而自此之后,三女儿也没有消息传来,张善祥也就当这个女儿死了。除了三女儿的亲生母亲为此伤心了一段时间,他并没有太过伤心,他的妾室有好几个,子女也有八个,一个妾室所生的女儿死于战乱,他也没有太伤心。

谁想到在年后,他认为死于战乱的三女儿还活着,还让人送来了书信。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这个三女儿成了寿王的女人,虽然连太子妃都算不上,但也是寿王的女人,而且还深得寿王的宠爱。

这让他突然有种时来运转的感觉!

寿王是谁?当今陛下的亲弟,当朝亲王,而且还是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兴元牧。一下寿王成了自己的女婿,岂不是自己算是熬出头了?在这个县令一职上当了这么多年,他终于等到了换换位置的机会,所以在他得到并确认这个消息后,高兴地好几天都睡不着。

不过他心里有些担忧,那就是自己三女儿的母亲,在得知三女儿‘死于战乱’的消息后,郁郁寡欢,加上自己那结发妻子的刁难,在前年就去世了,只留下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儿子。

在这家里,他对他的妻子一直都很惧怕,谁让对方是阆州长史的胞姐,他虽然是正七品上的县令,但阆州长史乃从五品上的州三上佐官之一。

首节 上一节 142/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