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69节

在刘麒看来,这所谓的监察署,其实就是监军一样的性质。只是现有的监军是监督一军主帅,向东川的监军,就是监督东川节度使的,并不对下面的将领进行监管。

而李晔成立的监察署却不同,不仅仅是最高主帅中有监军,各级都有。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岳父也是军中将领,自然知道郑君雄和韩建两人给本王带来的担忧,所以实行监察制度是必须的。

至于岳父的担忧,本王也曾考虑过。但短时间并没有办法完善,只能通过后续的磨合来发现问题,再作出改善。

而且监察署并不是权力不受控制,若是监察人员出现问题,将领也可以上奏,但是不允许出现恶性对抗的情况。

对于监察人员不懂军务的情况,也会不断改进,从懂军务的读书人中提拔。”

聊了几句之后,刘麒也发现李晔不想在这个事情继续聊下去,也知道这个监察署应该是不会被撤销的,将会一直存在下去。想到那个聪明而有些奸诈的李振,希望自己可以和其相处愉快,别闹的太僵就行。

“殿下,下官打算过些日子便启程去利州。现在兴元府这边也没什么战事,东川又被高仁厚占据,此人颇有能力,而且野心也不小,下官担心其对剑州动兵。”

“岳父大人不必如此着急,等伤养好了再说。利州那边,本王的确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去坐镇,现在本王麾下可用的大将不多,除了岳父大人就是李洪。

不过李洪也要坐镇通州,避免果州、渠州这些地方不稳,所以利州这边只能劳烦岳父大人你辛苦了。”

“这些本就是下官的职责所在。”刘麒有些受宠若惊地回答道。

想到手中大将,李晔发现自己这里的确少的可怜。李克用都有十三太保,他呢?难道他也是收义子?那还是算了。

唐末名将,蜀地这边也没几个人。

他手上的人,除了刘麒和李洪外,可用的还真不多。其实这两人本身也算不上帅才,只是自己手中无甚大将,所以才不得不用。

其他的像欧阳靖、袁志青、彭鹤、刘奎,也只能说还凑合,距离良将还有些距离;龙治、秦易安、钟伟等年轻的小将暂时难以担当大任。

想到这儿,李晔便想到了赵雄,这个被自己贬到阆州的旧部,虽然不是跟随自己最早的那一批,但也算是有几年。看来打磨一番后,还是得调回来。论能力,赵雄其实比欧阳靖、袁志青这些人还要强,而且出身禁军,眼界这些要高,就是有些爱管他的闲事,所以才被他打发走。

除了这些人,还有就是忠武八都的人。

忠武八都中,王建、晋晖、张造和庞从四人都投靠了自己。王建、张造和晋晖三人倒是可堪大用,特别是王建,只不过得慎用,别到时候对方像历史上那样自立可就不好了。

王建的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割据蜀地自立为王。因为出于对王建的忌惮,所以在天策军新的一轮调整中,晋晖被任命为利州防御使,张造被任命为左天策军左厢指挥使。

至于庞从,虽然被任命为集州刺史,但此人给李晔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其的能力也让李晔有些担忧。让其担任集州刺史已经是破格提拔,不出意外,对方就得这么一直当下去了。

但无论怎么看,自己手下还是缺人啊,得想办法找点新鲜血液才行。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收服一些历史上的名将!

第189章 没钱了(二更)

“殿下,扩军一事可能要暂缓了。”

这天,李晔正准备出门去洋州视察神机营训练情况时,裴荣、孙烨、李英旭和徐世仁四人联袂而来,而且神色匆匆。

“怎么了?”李晔有些不解,好奇地问道。

“殿下,我们没钱了。”

“什么?”李晔愣了一下,显然不敢相信,自己怎么可能没钱了。

就算是山南西道这边没钱了,可王府也应该有钱才是,怎么会没钱?

孙烨拿出账本,神色略微有些无奈地说道,“殿下,的确没钱了。现在节度使府库账上只有不到二十万贯,其中十万贯是需要押解至朝廷的,只余下十万贯。

虽然还有一次秋税未收,但按照山南西道之前的情况,也不过二十五万贯而已。其中又有十万贯需要上解至朝廷,余下只有十五万贯。

这个数字虽然不小,但是现在家大业大,仅靠府库的收入,根本撑不了多久。”

对于钱的事,李晔其实并不是很关心,都让下面的人在打理,除了刚到成都府的时候比较紧张,后面他对于缺钱一直没有感觉,下意识便认为不缺钱,直到现在孙烨等人找来。

山南西道其实并不富裕,主要的收入来自两税钱和青苗钱,这不仅是目前山南西道的主要税收,同时也是整个唐王朝的税收。仅仅这两种收入就占据了唐王朝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按照前两年的数据,整个山南西道一年的税收在七十万贯,其中夏税三十万贯,秋税二十五万贯,青苗钱五万贯,剩下的则是其他收入。而其中押解到中央的有二十五万贯,这是定额,其他的便是地方自己使用。

因为到了现在,唐王朝的财政收入愈发困难,各地藩镇基本上都固定了上解的收入,多的就是自己的。所以就造成各地藩镇会额外增加不少税收,用于扩充实力。

不过黄巢之乱后,大部分藩镇连基本的固定额都不再上解,便造成中央财政更加紧张。目前只能靠数道的收入以及盐利、茶税来维持日常开支。

而今年,由于战乱,山南西道的税收降了不少,到头来,李晔只有不到三十万贯。这个数字看似多,但是对于家大业大的李晔来说,明显不够用。

最大的开支便是军费,各地防御使的军队开支由各州负担,暂且不用节度使府这里负责支出。

不过天策军目前已经有着两万五千余人,由于朝廷不再承担天策军的日常开销,所以一切费用都是李晔的王府以及山南西道承担。

仅仅是维持目前天策军每月的薪俸和粮草就得需要5万贯,这还只是日常所需。若是按照李晔的意思,在未来几个月把天策军扩编到将近4万人的时候,每月军费就得8万贯,还没算扩编后战马、驮马、驴子以及武器方面的费用。

扩编费用恐怕就得需要几十万贯,毕竟战马、武器这些的费用都不低。

这还没有算神机营。

扩编完成后的神机营,五千人的耗费可能是同等天策军数量的两到三倍。

相当于军队扩建完后,天策军、神机营外加王府亲兵,每月日常开支就需要10万贯。一年就是120万贯,这个数字可不是目前山南西道可以承担的,除非加税。

不过山南西道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即便是东川的情况都要比山南西道好,更别说更加富裕的西川。

虽然孙烨等人说没钱,但是否真的没钱,还得问问小英那边,王府的钱粮都是她在管,若是王府也缺钱,李晔就得想办法赚钱了。

很快小英便带着几个人,拿着账本到了李晔这里。听到小英的叙述,李晔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还没到揭不开锅的时候。

相比于山南西道没钱,王府则是很有钱。

前几个月,每月王府的进账就有15万贯,到了兴元府后,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上个月就达到了20万贯。

王府的收入来源目前主要分为三大块。

首节 上一节 169/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