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362节

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西夏时期,凉州是西夏的西都,两大经济中心之一。

也就到了元朝,凉州降格,但在明朝和清朝前期,凉州依然是西北的军政中心。

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自此兰州成为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凉州开始了全面衰落!

不过汉朝建立的河西四郡,即现在的凉州、甘州、肃州和沙州,都在归义军的控制下,同时回鹘、吐蕃和温末三大民族混居,每一家实力都不弱,争斗也远比陇右激烈。

所以对此时的大唐来说,若是能占领兰州,以此为跳板攻略河西,再合适不过!

。。。。。。

“啊!罪人啊,我是罪人啊!”

伏羌城外,看着眼前这数千人的坟场,温宪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道,身边则是周县尉和那些活着的伏羌县衙役、边军士兵,都是之前从各部落解救出来的。

可看到眼前这数千个木板做的墓碑,众人都忍不住流下泪来。

每个墓碑代表着一个死于之前城破的人,有军队,有官吏,更多的则是普通百姓。

作为一县县令,不管他是否称职,但只要他有点良心,看到这种场景,也很难控制住情绪。

这里的动静,吸引了远处一支队伍的注意。

“那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群人在那里嚎啕大哭?”萧遘拉开门帘,看着远处那景象,有些疑惑。

跟刘奎、李戒丕这些还正值壮年的人不同,萧遘的年龄经不起战马的折腾,所以便乘坐马车前行。

秦州遭此大难,他作为节度使,若是不来看看,过不去。

“回禀节度使,是伏羌县县令温宪在那里自责,那坟里的都是之前战死以及被吐蕃人屠杀的军民。”前来迎接的将领显然了解那便是什么情况。

听这位将领一说,萧遘便明白怎么回事了,便吩咐马夫。

“走,过去看看!”

当来到近前,看到头都磕破了的温宪,萧遘眉头紧皱,也有些触动。

对于温宪,他自然了解。在其去上任之前,在凤翔府待过,而对于这个在长安有名的才子他也有所耳闻,之前那是何其的豪气万丈。

可如今呢?哪里像一个县令,整个人十分邋遢,要不是见过几面,他都差点认不出对方。

“温宪,你这是干什么?”

听到一个愤怒的声音,温宪茫然地回过头,看着一脸怒容的萧遘,连忙行礼,“伏羌县令温宪,见过节帅!”

“你还知道你是一县县令?你看看你这样子哪里像是个朝廷官员?还不快滚回去好好收拾一番,做你该做的事。

如今朝廷正在西征,伏羌作为粮草存放地,你这个县令在这里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成何体统?

你要是真觉得有愧,那就做好你的事,而不是在这里像一个蠢货一样只知道哭!”

不知道是恨铁不成钢,还是不愿看到一个才子就这么沉沦下去,萧遘才这么激动。

温宪也好像是被骂醒了,也知道了自己做的的确有些不对,脸上也露出了羞愧神色。

“节帅教训的是,是在下愚钝了!”

这次伏羌城陷,温宪作为县令也有责任,但他手上就几百人,在面对几千吐蕃军队的进攻下,如何能坚守住伏羌城?特别是在秦州也被包围的情况下。

虽然被俘虏,温宪也未投降,而是逃了出来。说他有功也行,说他有罪也没问题。

如何评判其功罪,那是观察使张鐇的事,他这个节度使可以影响张鐇的观点,但却不愿去这么做。

“知道错了就进城,在这里像什么事?”

虽然萧遘的嘴上这么说,但是说完并没有立即离去,看了看眼前这坟场,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才离去。

进了城,才发现此时的伏羌城的变化,热闹非凡。

当然这种热闹是一种畸形情况,之所以繁华是因为驻军的原因。

此时骑兵主力都在原渭州州城,步军主力也就是右神武军驻扎在伏羌,毕竟步兵不如骑兵那么行军快速。

那些被骑兵从吐蕃人手中解救出来的百姓(大多是女子),看到物是人非的家,虽然很伤心,但还是含起泪开始新的生活。至于曾经遭到凌辱的经历,虽然成了她们心中的伤疤,但也没到就因此要死要活的地步。

放到明清程朱理学盛行的时候,女子遇到这样的事,很有可能自杀。

在唐朝,本就风气开放,而且靠近吐蕃,胡风盛行,所以女子的心理都很强大。

除了这些本地人,也有不少商旅趁机把生意做到了伏羌城,要知道这些禁军士兵可是有钱人,不少人花钱也舍得,不趁机大赚一笔,岂不是白亏了这么好的机会。

而且马上就是新年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伏羌城就出现了一种畸形的繁荣。

。。。。。。

李晔登基也不是多光鲜的手段,实际上就是篡位,虽然没有杀李儇及其妻儿,但毕竟兵变上位。

为了掩饰这手足相残的黑暗,李晔也学当初的太宗皇帝,在除夕夜,把一众皇族请来,在太极殿团聚,吃吃团圆饭。

这里的皇族,除了李晔的兄弟姐妹外,还包括他们的子嗣、驸马、王妃,还有住在长安的一众皇族亲王、嗣覃王以及家里的女眷和子嗣。

当然并不是所有女眷都能参加,只有王妃能参加,子嗣也是如此。

不过即便是这样,偌大的含元殿也差点坐不下。

首节 上一节 362/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