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37节

李晔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皇兄乃一国之君,气量还是要大点,没必要跟臣子一般见识。不过孟昭图也说的对,臣弟建议明天皇兄召开早朝,起码安抚一下这些朝臣。”

“就依寿王所言,杨卿,通知那些朝臣,明早开个早朝。”李儇对一旁的杨复恭吩咐道。

“是,陛下!”杨复恭应下之际,也没忘看一眼李晔,没想到这个寿王说的话,皇上居然听了。

“寿王,朕答应你开这个早朝,你得补偿朕,明天早朝过后,我们去城外打马球如何?”

“这。。。”李晔哑然,顿时苦笑不得,试探道,“皇兄,这叛乱刚刚平定,是不是先缓缓,臣弟担心可能有叛军残余的存在。”

“这倒也是,这些可恶的叛军,让朕只能待在这无聊的行宫里。”李儇心情顿时不爽,“杨卿,给朕找舞跳得好的舞女或者其他好玩的。”

“是,老奴一定不会让陛下无聊。”

怎么讨皇上欢心,这些太监可很擅长,而且李儇从小在宫中,对于民间那些好玩的东西知道的不多。李晔还在想,要是把后世那些好玩的游戏拿出来,是不是自己这皇兄玩的能什么都不管。想到这儿,李晔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自己这皇兄本来就不务正业,要被自己那么一整,可真的比昏君还昏君了。

虽然自己是想当皇帝,可历史上自己皇兄也没活多久,没必要闹得手足相残。

。。。。。。

成都城南,有一处宅子在周围非常有名,那就是孙府。孙府在一年前,登门拜访的人那叫之多,因为之前在高骈和崔安潜时期,孙府在西川可谓影响力极大。

孙氏三兄弟都在都在西川官场中任职,而且职位不低。老大孙烨是高骈和崔安潜时期皆担任成都府少尹,也就是成都府尹的副手,而成都府尹则是有节度使兼任,所以成都府的日常管理基本由少尹(少尹二人,从四品下)负责;老二孙辰,在高骈时期是蜀州长史(从五品上),崔安潜时期和现在是蜀州刺史(从三品);老三孙皓,并不是李晔胞弟,乃是孙氏旁系族人,在高骈时期为成都府司仓,崔安潜时期和现在为眉州长史(正六品上)。

虽然陈敬瑄担任西川节度使之后,孙烨被撤职,但孙家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只不过比之前,现在的孙府倒没有那么热闹。

而此时在孙府后花园,梅花盛开,月下一个美丽白衣女子在亭中面对梅花静静地站着,犹如那院中迎风而立的梅花,圣洁、美丽。

女子手中拿着一张写有字的纸,看着纸上缩写,女子不禁轻轻地吟唱,“。。。。。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女正是孙媚,不过此时孙媚早已换上的女装,身披一白色裘衣,跟男装相比,少了些英气,但多了些女人的柔美。而她手中所拿的纸,正是李晔在昨天晚上上元夜所写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本来在小月手上保管,不过在前晚上元夜遗失,没想到会出现在孙媚的手中。小英还因此到现在还有些自责呢,若是知道这东西落在了孙媚手中,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误会。

就在孙媚在花园亭中站立的时候,远处走廊的转弯处,颇有气质的一男一女则是静静地看着亭中的女儿。二人正是孙媚的父母,男的自然是孙烨,女的则是孙烨正妻---宋夫人。

别看孙媚才年芳14,但孙烨和其正妻都已经50有余,孙媚是二人老来所得。孙烨一共有三位夫人,宋夫人是正妻,另外两人则是妾室,一共育有4子2女,长女早已出嫁,而且小孩都已经能打酱油了,6个子女中,唯独这小女儿还待字闺中。

由于是家里最小的,无论是孙烨夫妇,还是孙媚的几个兄姐,都对其很宠爱。

看到自己小女儿一直这样,宋夫人也有些心疼,“老爷,媚儿这是怎么了,老这么下去也不是一个事啊。”

孙烨摇了摇头,“这我也没辙,谁让她喜欢上不该喜欢的人。寿王可不是一般的王爷,而是亲王,而且现在很受陛下重视,并奉命组建天策军。

那可是天策啊!虽然不是天策府,将军称呼也改成天策军大将军,但跟天策上将有何区别。而且寿王目前并没有确立王妃,不仅仅朝中大臣,西川境内不少人都想把女儿嫁给寿王,当上寿王妃。

皇室的事情本就复杂,我只希望我的女儿平平安安就行,没必要去卷入那些是非之中。”

“你也说了,现在很多人都盯着寿王妃这个位置,为什么我们女儿不行?之前你得罪了现任节度使,被免职,可你二弟却是从三品的蜀州刺史。

要是媚儿能成为寿王妃,这样寿王不就能在皇上面前替你美言几句,起码可以官复原职。今年春节,登门的人都比去年少了,难道你就不着急?”宋夫人有些不高兴。

“急什么?难道就因为这个,我孙某就得牺牲女儿的幸福?我不喜欢拿子女作为联姻的牺牲品,没有这个必要。这个事我们也需要看女儿的意愿,而且就算女儿有意,这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那可是皇室的事。”孙烨摇了摇头,并不认同妻子的说法。

“那怎么办?一直看着女儿这么下去?你这个当父亲的就忍心?”宋夫人埋怨道。

“你好好开导一下女儿。”孙烨摇头道,这种事他也没什么办法。

“对了,这次我们女儿能平安归来,是托寿王殿下的福,我听说之前何家那小子答应何家、刘家和我们孙家公出10万贯。虽然媚儿没有答应,但我们也不能没有表示,我们何不送一份谢礼过去,表达我们的谢意。”宋夫人想到这个事,突然眼前一亮,便有了主意。

“夫人你看着办吧,我们家虽然不是什么巨富之家,但万贯财产还是能拿出来。估计人家寿王都忘了这事,意思一下就行了,不用太较真。”

孙烨那可是在官场快三十年的人,还看不出自己妻子的小伎俩。不过也正如对方所说,毕竟寿王救了自己的女儿,肯定得有所表示才对。

“那就这么说好了,我明天就让人准备谢礼。”

第42章 谢礼纷纷来

这天,李晔刚从行宫开完早朝回来,就看见自己王府前,人影攒动,很是惊讶,自己在这成都除了几位亲王和公主,也没其他熟人,眼前这是怎么回事,而且看样子还带了不少东西。

“参见寿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晔刚进入府中,就看见前院一些人就立即迎了上来。而看着这些陌生的人,李晔很惊讶,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出名了?

“你们是?”李晔问道。

“寿王殿下,小人姓何,殿下几日之前救下的何东,正是小人的爱子。”

“殿下,小人是刘府的,小人家老爷为了感谢殿下救了小人老爷的千金,特此备下薄礼,以表谢意。”

“小人是孙府管家,也是感谢殿下救了孙府的千金。”

仔细一问,原来这三波人分别是何东、刘晨妍和孙媚家的人,何府来的是家主,其他两个府上来的是管家。至于那所谓的薄礼,却并不薄。

何府给的是5万贯钱和1万匹绢,孙府和刘府各给的3万贯钱,总共就是11万贯钱和1万匹绢。当时何东的确是说过这事,不过李晔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救人也是顺手而为,谁想到几家人还当真了。

要知道这笔钱可不是小数字,要知道此时唐朝的国库收入因为黄巢叛乱,不到1000万贯(黄巢叛乱之前有将近3000万贯),11万贯钱和1万匹绢可不是小数字。即便这是三家加起来的数字,但金额也不是小数字,可见这三家的财富并不少。

突然这么一大笔钱给他,李晔突然有一种贪污受贿的感觉,也在犹豫要不要收。

“殿下,下官建议手下。”一旁的裴荣看出了李晔的为难,当即劝道。

“为何?这么大一笔钱,就算是本王救了这三家的公子、千金,也不至于给这么多吧。本王担心这三家人是有其他打算。”李晔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三家人应该是想巴结殿下,毕竟现在殿下圣眷正隆,谁不想搭上殿下这条船。殿下现在处于风头上,若是表现出太过正直,陛下反而会怀疑殿下有其他想法;若是殿下收下,即便是有人把这事捅到陛下那里,陛下最多责怪几句,但不会怀疑殿下有异心。

殿下现在并不适合要赢得那些朝臣的好意,所以这笔钱必须收下,这样陛下才会安心。”裴荣语气认真地说道。

听完对方所言,李晔才知道自己进了一个误区。自己现在虽然开始有自己的军队,但毕竟军队还没有组建起来,而且想要继续壮大自己实力,就不能离开皇帝的支持。裴荣的办法就是自黑,而且不用刻意靠近朝臣,之前带孟昭图入行宫,裴荣就觉得太过莽撞还好陛下没有多想。

但后面不行,特别是现在李晔跟田令孜一系的关系很僵,更不能做的太正派。若是没有陛下的支持,李晔就是个普通的亲王而已,什么也干不了。

首节 上一节 37/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