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611节

不过左天策军的士兵并没有去解释,跟一群乡巴佬解释,简直是浪费口舌。

。。。。。。

“兄长,好久不见。”

就在罗隐一行进城不久之后,另外一支庞大的队伍也抵达了长安城外。

相比于其他队伍都是几十人、最多上百人不同,这支队伍尤为庞大,而且一个个凶神恶煞的,一看都不好惹。

不过暗中却有不少人观察着这支队伍,因为这支队伍不是普通队伍,毕竟其可是从宣武而来。

宣武朱温可是如今长安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谈话都避不开的一个人,就像是当年安史之乱前的安禄山一样。

不过那个时候,唐朝表面上处于最强盛的时期。

但此时的大唐,刚刚恢复一些元气,任谁看都不可能和天宝年间的大唐相比。

这也是为什么朝中不少人都为朱温说话的原因,也就内阁因为李晔有意为之,亲近朱温之人都被他踢出了内阁甚至中枢,贬到地方去任职去了。

眼前这支队伍便是由朱温义子朱友文亲自带队,其实并不是一支队伍,而是四支队伍。

分别是宣武、义滑、忠武和感宁四镇。

至于河阳节度使则是单独派的一支队伍,并没有跟宣武等四支队伍一起。

毕竟河阳只是依附于宣武,并不是真的就成了宣武的一部分。

“文弟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随为兄进城吧,入城手续这些让为兄的人去办即可,以义父的面子,这兵部的人也不敢刁难。”朱友让笑着拍了拍朱友文的肩膀,大笑道。

“兄长说的是,以义父的威名,朝廷想来也不敢怠慢我等。”朱友文点头答应道。

“这是哪里的队伍?”

“宣武!”

“哧。。。。居然是梁王麾下的队伍,难怪如此彪悍。”

“这长安城如今真的是多事之秋啊,这宣武四镇同至,后面的长安估计会很热闹。”

“梁王平定叛乱,不是好事吗?你怎么这么说。”

“好事?难道你不觉得这如今的情形,跟当初安史之乱爆发前很像吗?

当时安禄山还只是三镇节度使,现在梁王实际上却是五镇节度使,这中原都在梁王的掌控之下。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还在坐视梁王扩张。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是千百年间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场马球比赛而已,你这想的也太多了。”

“呵呵,宁愿是我想多。”

。。。。。。

“贤弟,这才半日不见,怎么贤弟的脸色这么难看?”

晚上,罗隐安顿好同行人之后,他便开始了此行长安的目的。

本来他第一站并不是高蟾这里,但正好白天碰见,而对方又成了五品官员。

他十余年不在长安,长安历经三次大的动乱,昔日的故交大多死的死,走的走,留在长安的并不多。

此时的长安对于罗隐来说,就像是白天的朱雀大街一样,有些陌生了。

他需要好好地重新了解一下长安,高蟾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他带着钱元玑,当然还有一箱珠宝来到了高蟾的府上。

高蟾跟他一样,都是文人,所以他还带了不少产自宣州的纸、笔。如今江南也是战乱频发,宣纸的销售自然受到了极大地影响,长安这边的纸张也多其他纸,宣纸却是很少、也很贵。

别看那箱珠宝的价值有数千贯之多,但是更让高蟾喜爱的其实还是那些产自宣州泾县的纸笔。

“唉!”高蟾重重地叹了口气,“还不是那些宣武的来使闹得。他们今日从延兴门入城,结果跟我职方司的官吏发生了冲突。

这还不算完,没多久又跟左天策军发生冲突。就在某回来之前,兵部都吵翻了天,这是又跟职方司有些关系,某这也被牵连。

你说气不气人,这宣武的来人,某看就是故意找茬。宣武又如何,真以为朝廷不能收拾他们?

某倒要看看,后面他们成为阶下囚后,还能否这么嚣张。”

第537章 马球风云(二)(二更)

看着高蟾如此生气,罗隐则是伺机道,“这梁王朱温就是在世安禄山,朝廷这边不可不防啊!”

“朝廷不少人也都这么认为的,不过也有不少人反对。就连兵部都有人跟宣武交好,朝堂上更是数不胜数,所以现在朝中分成两派。”或许真的是被气到了,而罗隐又是钱镠的人,跟朱温没什么关系所以高蟾也放的比较开。

“有人赞成讨伐朱温,扼杀于萌芽之中,这些人以枢密院枢密使裴荣、兵部尚书李嗣周,也就是覃王殿下。其他的还有侍中郑从谠等,都是支持的。

为弟便是支持讨伐朱温,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高蟾气愤道。

“贤弟说的是。钱防御使在罗某来之前便说过朱温此人乃朝廷的心腹大患,可惜其偏安杭州,与朱温的宣武中间隔着宣州杨行密。

否则在朝廷出兵的时候,钱防御使定会派兵响应朝廷的号召。”

见高蟾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罗隐便心生一计。

“不知罗兄此来是有何要事?某观罗兄带来的这支队伍,明显不是马上健儿,参加马球比赛的话,恐怕取不到好名次。”

提到钱镠,高蟾想起这罗隐此来又是送财物,又是低声下气,心下也有些好奇。要知道罗隐此人之前可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只要谁敢惹到他,不管是谁,他都敢写一篇文章骂回去。

首节 上一节 611/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