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643节

“放!”

在将领的吩咐下,位于城内的一千弩手便扣动了弩机,一千支利箭便齐射而出。

这一千张弩自然是朝廷提供的,为的就是让常行儒能守住陕州。

在正常的交战中,弩其实有些不怎么适用。

原因很简单,射速太慢,可能一张弩才射出一支箭,普通的弓已经射出三四支了,这应该是弩最大的缺点。

其次就是重量问题,毕竟弩的重量可比普通的弓大多了。

不过弩也不是一无是处,不然即便是轻视弓弩的唐军,依然保持着一定比例的弩手。

之所以唐代不重视弓弩,是因为唐代的将领往往把获胜的希望寄托于短兵决战,而对以远射武器来克制骑兵奔突的打法似乎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当然,这说的是唐代的直属正规部队的情况,而且是初唐和盛唐时代。

在大规模攻城和防守作战中,弩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攻城就别说了,威力大,覆盖广。

而防守,因为其操作简单,不需要一个强壮男子,哪怕是一个女人也能操作。

这也是为什么在安史之乱后,江淮弩手地位大幅上升的原因,到后面直接引起了朝廷的忌惮。

而这里的一千弩手,就不是正规的陕州兵,而是团结兵。

虽然弓弩的速度慢,但是每一次齐射的威力极大,而且可以均匀覆盖相当大的一块区域,造成的杀伤力可不小。

一时间,正在攻城的河阳兵就被这不时出现的箭雨射的人仰马翻,纷纷栽倒在地。

“怎么回事?陕州怎么又这么多弓弩?”

看到自己的士兵被射的人仰马翻,刘方宁也有些不冷静了,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外。

“刘将军,那现在怎么办?”张继祚问道。

“继续进攻!”

今天的进攻就是为了试探出陕州的实力,没想到一开始就试出来这么一个大杀器。

没想到陕州城里有这么多弩,要是这样,后面的进攻就小心戒备了。

别看河阳军队一开始就伤亡上千人,但是河阳军队的进攻依然在继续。

虽然这只是试探,但是下面的将士却不是这么想,若是能攻进陕州城,那功劳足以让他们连升几级,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第一天的攻城战斗就很激烈。

战斗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中午,中间有几次,河阳兵都攻上了城楼。急的李璠几次请求支援,无奈地常行儒只能向另外一名禁军都将请求让天策炮或者震天雷反击,但被拒绝了。

理由是,河阳军队只是试探攻城,不能一开始就暴露所有底牌。

常行儒也知道这点,但经不住下面的烦他,只能过来试探地问问。

求援无果的常行儒便让常行勇带着两千团结兵前去增援城墙的防守,双方的大战一直持续到中午,城墙内外都堆满了不少尸体。

看到无法一口气攻破陕州的刘方宁,果断下令收兵。

虽说第一天攻城就这损失超过三千军队,但刘方宁却是试探出了陕州不少底牌,也算是收获不少。

所以第三天,又是一万河阳军队便推着用木板挡着的车,开始朝着陕州的城墙发起进攻。

第565章 陕州大战(二)

陕州城外,一万河阳军队分为十个方阵,推着一群乌龟壳,缓慢地朝着城墙推进。而且在后面还有一些推车,装载着泥土,显然是打算在护城河上填出一条条通道,方便这些乌龟壳掩护着士兵逼近城墙。

“防御使,河阳军队又开始攻城了。”

“有多少人?”

常行儒下意识问道。

“应该是一万人,敌军分为十个方阵,每个方阵应该在千人左右,很好数。”

“一万人而已,让他们攻打就是,本使就不信这陕州兵可以攻进城。”

“防御使,可河阳军队造出了攻城云梯,跟个乌龟壳似的,我们的弓箭射不穿!”

随着河阳大军的再次攻城,城内的陕州守军就意识到了不一样。

前两天的那次试探性攻城,河阳大军只是靠盾牌防御,面对弩阵,无法做到全方位的防护,所以死伤不少。

但是今天河阳军队打造出这些乌龟壳,虽然只是用木板拼凑起来的,但是却可以挡住不少箭矢。

后面的士兵也把盾牌举起顶在头上,有效地克制了城内陕州兵的箭矢攻击。

若是在之前,想要逼近城墙,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但是现在死伤的比例一下就降了下来,意味着更多的河阳军队便可以靠近城墙,借着云梯攻城。

这样一来,攻防战就变得惨烈起来。

靠近城墙的河阳士兵也开始对城内的陕州兵对射,一时间双方的箭雨你来我往,两边的死伤一下变得多了起来,特别是城内的陕州兵。

“父亲,让我们的骑兵出城吧?趁着这个时候,进攻敌军大营!”常威在一旁请战道。

“进攻敌军大营?现在敌军大营至少还有一万多大军,拿骑兵的名去填吗?”

城外的河阳军队知道陕州的骑兵比较强,不可能不防备,肯定在大营中留有后手。

骑兵在野外的遭遇战中很强,但是去进攻有大军防守的军营,先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是成功,也会死伤惨重,常行儒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首节 上一节 643/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