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65节

山南西道目前是田令孜的亲信牛勖担任节度使;山南东道情况也很复杂,不仅单设了荆南节度使,还有黄巢贼军、杨复光等的存在;岭南西道就是现在的广西、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也不是李晔心中的理想地盘;河西这边更加复杂、吐蕃、党项、回鹘、汉族几方势力存在。

李晔理想中的地盘自然是东西二川之一,不过西川节度使是陈敬瑄,东川节度使是杨师立。

历史上杨师立后面跟田令孜和陈敬瑄两兄弟闹掰,不过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目前杨师立还是田令孜的亲信。

虽然这些地方各有优劣,但目前都不是李晔可以插手的。但他要想真的外放,也只能去这几个地方,就看后面有没有合适的机会。

“原来殿下心中早有计划,倒是下官担心过度了。”裴荣笑着道,不仅拍了李晔马匹,还顺便表了自己的忠心。

裴荣虽然是进士出身,不过其能力这些其实还不如孙烨和郑凝绩。这些李晔自然知道,不过裴荣这人知进退,而且一副死心塌地跟着李晔混的意思,所以李晔才会把其放在行军司马一职上。

行军司马这职务很关键,没见李昌言兵变之前也是行军司马吗?当然李晔不用担心裴荣会发起兵变,他与其担心裴荣反他,还不如担心刘麒和李洪二人。

裴荣不懂军事,在军中也没什么威望,他的存在只是帮李晔看着天策军,同时制衡刘麒和李洪二人。这样,他才能保证天策军能真正听从他的指挥。

“裴司马,本王有个想法。本王想在天策军中建立一个武学堂,主要就是挑选一批机灵、忠心之人,教导其读书、认字,以及学习兵法等,你觉得这个想法能否推行?”李晔有些不确定,毕竟他这个想法会让人觉得有些另类。

“武学堂?”裴荣一愣,不过很快便明白了李晔的意思,“殿下是想像武举那样?”

武举本就兴起于唐朝,准确说是在武则天时期出现的。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孙子、吴起)等。

“可以说是,也可说不是。武举所考的科目,武学堂都要学,不过不单单只是武艺,而且还要懂军事策略、教授兵法等。裴司马觉得本王这个想法如何?”李晔问道。

李晔之所以在军中开武学堂,主要是为了培养亲信将领。武艺好的人,大把的是,李晔要的是懂打仗的将帅之才,这就比较难了。前世有常校长,他也想当个李校长,他就是想用这个学堂培养忠于自己的将领。

“殿下的想法是不错,不过军中将士大多不喜读书这些,下官担心没人愿意进入这个武学堂学习。”虽然裴荣觉得这个武学堂有些奇怪,不过见李晔这么有兴致,他自然不会反对。

“这个很简单,提高武学堂学生的待遇,只要被武学堂录取,就可以享受跟火长同等的待遇。要是从武学堂结业,就可以授予队正的职位,这样本王就不信没人参加。

这个武学堂不用仅限于普通士兵,也可以去外面招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寒门子弟。。。。。。”李晔兴致很高,说着说着就停不下来。

而裴荣则是越听越心惊,不过他依然不太看好这个武学堂。而且现在的民间,都以读书考进士为荣,很少有读书人跑去参加打仗的,当然有是有,不过少。

也好在唐朝没有什么重文轻武的毛病,不然更加没有读书人愿意去从军。不过李晔也有办法,世家大族的子弟不行,但是那些寒门子弟却是可以,虽然走从军之路让人看不起,但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虽然裴荣早就知道自家殿下对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有想法,但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他在裴氏家族中也只是一个旁系出身的庶子而已,虽然跟当朝宰相裴澈出自同族,不过地位差了很多。即便是他现在成为天策军行军司马,几次见面中,裴澈也对他带着些许轻视。

他巴不得李晔能够成功,这样他作为追随李晔最早的那一批人,从龙之功足以让他位极人臣。这个武学堂他就更加确定自家殿下的想法,若是武学堂成功实施,里面的人就是自家殿下最忠心的一批人,若是没有其他想法,怎么会这么用心培养自己的班底。

“殿下大才。”裴荣说道。

“别拍马屁了,这个事对本王很重要,本王会拿出一个大概的方案,后面你亲自负责落实这件事。我的要求只有一点,那就是确保这个武学堂的学生对本王决定忠心。”想到这里,李晔也在想要不要把前世的思想教育课加进去,应该会有帮助吧。

第75章 波平风又起(二)(二更)

“王妃,这是南市茶庄今年前几个月的账目,请王妃过目。”

寿王府,前院账房,一个瘦弱的男子拿着一个账本态度恭敬地递给正在忙碌的小英。

“不是说了,不要叫我王妃。”小英看了看周围,皱着眉头,不过嘴角却是微微咧起。

“王妃是殿下的妃子,自然是王妃。”张雄略带巴结的语气说道。

张雄就是张威那个侄子,按照张威的说法,是个老实巴交的书生,其实要真把他当老实人就错了。由于现在小英在管理王府钱财和生意之事,这个张雄相当于就在她的手下做事,对于这个张雄,她则是有些了解。挺会说话,老实巴交这个跟张雄没有任何关系。

有一点就可以证明张雄这人不老实。他来投奔张威的时候,已经结婚生子的,不过来到成都每两个月就纳了一个风尘女子为妾。当然,张雄在茶庄做事倒还挺认真,不然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茶庄。

虽然小英并不是李晔的正妃,但张雄在人少的时候都是叫对方王妃,只有在人多的时候称呼其‘英娘子’。

小英没有反驳张雄的话,算是认同了这个说法,简单看了一下账目上的数据,然后交给一旁的账房先生仔细核对。王府现在的生意主要分为三个,分别是李氏茶庄、李氏书店和城外制茶的工坊。

印刷工坊现在搬到了制茶工坊的旁边,只不过却是跟李氏书店为一体。因为制茶工坊要供应何氏茶庄,所以按照李晔的意思,就单独出来,相当于前世集团中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而城中的李氏茶庄,有两个店铺,分别在西市和北市,张雄就是北市的店铺的掌柜。

“你还有什么事吗?”忙完手中的事后,看到张雄还在面前站着,小英也不禁有些惊讶。

“王妃,小的前两天听南方来的一个商队说了一个事。”张雄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什么事?”

“小的听说邛州那边有人闹事,这会不会影响来年的春茶的收获?”

“邛州?”小英一愣,对于这些她倒是不了解,不过邛州和南边的雅州却是他们茶叶重要的来源地,特别是雅州的蒙顶茶,何府那边都已经跟蒙顶山那边的茶园和茶农商量好了,“这个事何府那边知道吗?要是何府都没说这个事情,我们就不用管。”

“是,王妃。”张雄应道。

其实何府那边也得到了关于邛州那边有人闹事的消息,不过也没有多在意,毕竟有官兵在,就算有人闹事又有什么。只要不影响来年的春茶,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现在距离春茶的收获期还有好几个月。

不仅仅是何府和寿王府没有重视,包括陈敬瑄也没重视。其实陈敬瑄并不知道邛州发生的事,因为邛州刺史都没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认为就是一起普通的骚乱而已。

不过很快邛州刺史就意识到这次骚乱的严重性了。由于交通不便,消息传递缓慢,开始以为只是一场小小的骚乱,没想到变成了数千叛军,并且打下了火井县城(今邛崃市火井镇),杀掉县令及以下数十名官吏。

得到消息的邛州此时,也没有太惊讶,邛州本就临近吐蕃,蛮夷之风盛行,不时就有强人犯上作乱。而且现在本就是多事之秋,有人不满造反也是很正常的事。虽然贼军有数千之众,不过邛州刺史依然吩咐下面将领率领三千兵马,杀向火井,击溃叛军。

也正如邛州此时所料,官军大败叛军,但是并没能击杀或者活捉叛军头目。就当邛州刺史以为完事的时候,叛军再次攻打安仁县(今大邑县安仁镇),并攻克安仁县城。

不过这次官军的平叛却没有延续上次的幸运,不仅没能击败叛军,反而被叛军伏击,损失惨重。大败官军之后,叛军半个月内占领火井、安仁、临溪三县,聚兵上万。

这种情况下,消息自然就瞒不住了。邛州距离成都府不到200里,这里发生较大规模的叛乱,成都府上下能放心过这个年吗?

答案是,自然不能!

。。。。。。

不过邛州局势的恶化速度,却是超过了位于成都的朝廷上下,特别是西川节度使陈敬瑄。

叛军的头目,陈敬瑄或许不知,但是叛军的二号人物,陈敬瑄却并不陌生,那就是上元节发动叛乱的郭琪。上元节叛乱平定之后,郭琪并没有被抓获,而是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很多人一时也忘了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

本来陈敬瑄打算利用郭琪的家人,引诱郭琪现身,不过没有成功。原来上元节叛乱之后,陈敬瑄并没有为郭琪的家人,而且向李儇求情,保住了郭琪的家人。当然这只是做给旁人看的,郭琪是他三弟田令孜逼反的,陈敬瑄会保郭琪的家人?

首节 上一节 65/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