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733节

其中,右神武军驻扎在兰州,左神策军驻扎在甘、肃二州,右神策军驻扎在凉州。

这一点倒是让人有些惊讶,照理说朝廷应该大军驻扎在中原稳定局势才对,没想到却在河西驻扎了三支禁军。

有不少人都在猜测圣上的想法,但是朝廷没有流露出一丁点风声。

除了河西之外,其他禁军的驻地也都确定下来。

左右监门卫继续驻扎在长安负责拱卫京城;

神机营调回华州驻扎;

左神威军驻扎在延州;

左天策军驻扎在洛阳;

右天策军驻扎在汴州;

右龙武军驻扎在鄂州;

左龙武军驻成都府;

右羽林军驻潼关;

左羽林军驻镇州;

左神武军驻太原府。

除此之外,原本的右神威军改为长江水师,设长江水师都督府,都督府衙署设于江陵府,在岳州设行署,各以半年轮驻。

第一任都督石凌,长江水师管理从四川道、荆南、黔州、荆南、湖北和湖南六地的长江水面。

紧接着在襄州重建右神威军,以丁会为大将军,张归霸、王彦章。

紧接着,成立左右骁卫、左武卫。

左骁卫以平卢军为基础组建,以杨师厚为大将军,刘鄩、朱珍为将军,驻扎在齐州。

右骁卫以朱友恭部为基础组建,朱友恭为大将军,李文忠、张归霸为将军,驻扎在徐州。

左武卫以王建为大将军,驻凤翔。

至于原伪梁降军,除了一部分精锐被打散编入各支禁军外,老弱病残等都打回原籍,解甲归田。

还有一部分则是和伪梁的大臣及其亲眷被流放河西、灵武、夏绥等地戍边。

而葛从周,作为伪梁最后投降的大将,虽然没有被处死,但也没有得到重用,而是被安置在兵部担任一个闲职。

说实话,葛从周能活下来都算是幸运了,毕竟死在其手上的唐军将士可不少。

但此人又颇有军事才能,就这么处死,也有些可惜。

所以李晔便打算晾晾他,然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在启用。

若是这十八支禁军组建完毕,无论是攘外,还是安内,都绰绰有余。

第642章 民心所向(一)

“张大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这么多将士都给赶出大营,这些可都是跟随本将军征战多年的老人。”

徐州,右骁卫驻地。

一大早,朱友恭就怒气匆匆地从节度使府赶到右骁卫驻地。

“原来是节帅!”

张造起身简单行了一个礼,也没把对方的怒火放在心上。

“张大将军,你还没解释你那是何意?为什么要把那些将士给赶出右骁卫?你这是要排除异己吗?”朱友恭很不高兴。

右骁卫以朱友恭部为基础组建的,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也没有全部以朱友恭的军队,从平卢军调来了李文忠和一个厢,并且也从禁军的伤愈老兵中抽调了数千人,加上武学毕业的学生充入右骁卫。

右骁卫的全额编制只有25000人,而朱友恭部就不止25000人,所以肯定会剔除不少人。

特别是朱友恭的死忠、亲信,都要被剔除,这样才能确保朝廷对右骁卫的掌控。

但这对于朱友恭来说,却是不能接受。

在节度使和禁军大将军之间,朱友恭选了前者。

因为他知道禁军调动频繁,到时候随便把自己一调,他就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在他看来,还是节度使保险一点。

当然他没担任过朝廷的节度使,不知道这个节度使跟其他藩镇节度使的不同,他还以为节度使可以掌控一阵的军政大权。

“节帅怎么会如此说?这些被踢出来的人,都是违背了军纪以及老弱病残,这都是监察署查出来的结果。

节帅刚刚接触监察署,可能不知道监察署的情况。就算是张某,也无权干涉监察署的事情,否则就是一纸弹劾送到枢密院,到时候张某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节帅放心,那些老弱病残,朝廷会好生安置。如今叛乱初定,良田荒芜,他们都会被分配不少土地,足以安度余生。”张造笑着说道。

“监察署?”看到张造的表情不想死说谎,朱友恭也有些不确定了,“就算是如此,但如今这些将士跟着本帅新近归附,现在就大张旗鼓地整顿,未免会引起动荡。”

“所以要节帅在一旁协助,把这些不稳定因素都消弭与动荡发生之前。节帅,再提醒一下,虽说右骁卫监察署的监察使跟地方并无隶属关系,也弹劾不到节帅,但是观察使会。

节帅身份敏感,不知道多少人都盯着节帅。后面这段时间,节帅还是低调行事好,要是观察使和锦衣卫这边都传出对节帅不利的消息,恐怕节帅的日子不会好过。”

首节 上一节 733/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