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6节

一场本来会持续很久的平叛,第一阶段就这么结束了。李晔也小瞧了自己这一千多骑兵的威力,在没什么骑兵的叛军面前,一千多骑兵就像一战中那些士兵看到坦克一样,吓都吓到了,哪里还有勇气反抗。而李晔亲自击杀了叛军首领阡能后,叛军的士气直接跌落谷底,这场战斗的结果也已经注定。

等刘麒和李洪二人带着步兵赶到的时候,虽然战斗还在持续,不过叛军的抵抗力度很低,基本上就是来收尾的。虽然蜀州城下和邛州、雅州还有不少叛军,但那只需要时间慢慢去平定,大股的叛军已经消灭,剩下的也很难翻起大浪。

这一仗,天策军仅仅付出不到300人的伤亡就击败了上万叛军,可谓大获全胜。虽然天策军伤亡很小,不过岳昌旭的军队却损失不小,伤亡一千多人,其本身也几处受伤。

此役,不算岳昌旭部,一共击杀超过三千之众的叛军,俘获七千余人,另有千人逃走。

“罪将岳池,参见寿王殿下!”

战斗结束后,岳昌旭徒步来到李晔面前,单膝跪下,向李晔请罪。

“岳将军请起,此战能大败叛军,岳将军功不可没。”李晔微笑着,同时也有些好奇,“岳将军不是叫岳昌旭吗?”

岳昌旭低着头解释道,“回禀殿下,罪将名池,‘昌旭’只是罪将的字。”

回答完后,岳昌旭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面前这个寿王,发现对方果然很年轻,听说对方才15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若是真的,他也不得不服老。仅仅从这几句话,他就看出这个寿王并不是常人,气度不凡,而且颇得将士的认同,这哪像是之前叛军口中所说的不懂军事的小孩。

“原来如此!”李晔恍然大悟,也不知道为什么都叫对方的字,而不是名,看到对方在那儿静静站着,他笑着道,“想来岳将军是在担心本王食言,过河拆桥吧?”

岳昌旭虽然心里安安惊讶,不过嘴上连忙解释道,“罪将不敢。岳某乃罪将之身,之前又委身于叛军,殿下不追究罪将的罪过,已经是法外开恩,罪将哪敢有其他奢求。”

“不用这么害怕,本王倒也是说话算话之人,不会食言。不过怎么安排岳将军,本王有其他考虑,不过肯定不会只是一个上镇镇将,以岳将军的功劳,一个上镇镇将屈才了。

岳将军后面先好好休息一番,任命后面会下达的。”

“谢殿下!”虽然岳昌旭心中仍有疑惑,不过既然李晔把话说得这么明白,想来也不会出尔反尔,这周围可有很多人听着。

暂时安抚住岳昌旭后,李晔便留下刘麒和李洪二人率军打扫战场,他则是率领亲兵和骑兵都快速向蜀州而去。由于阡能伏诛、叛军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到蜀州的叛军,虽然有数千之众,但看到李晔所率领的骑兵后,直接四散而逃。

蜀州城外的叛军逃遁,也意味着被包围十余天的蜀州,终于解围。得知李晔亲自率领军队解围,蜀州刺史孙辰,当即率着城中一众大小官员前往城门口迎接。

而李晔进入蜀州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下杨行迁!

第100章 强吞西川军

“殿下,卑职犯了何罪?殿下不分青红皂白就拿下卑职,卑职不服!”

李晔就在城门处当着一众人的面,直接让亲兵拿下杨行迁,自然惊呆了众人,看到杨行迁的反抗,也有些担忧。不过杨行迁的反抗注定是没有用,刘奎和赵雄二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还有着诸多亲兵,杨行迁很快就被拿下。

被当着这么多人拿下,杨行迁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想要激起身后其他人的愤慨。

“不服?杀良冒功,战场轻敌,致使数千大军败于叛军之手,你有什么不服的?”李晔斜着看了一眼这明显纵欲过度的杨行迁,冷冷地说道。

“殿下有何证据?若是殿下没有证据,卑职一定要向节帅抗议。胜败乃兵家常事,殿下为何不依不饶。而且卑职是节帅麾下将领,就算是有过,那也是应该节帅处置,而不是归殿下处置。”听到杀良冒功,杨行迁心里‘咯噔’一跳,心想这个事怎么败露了?但他肯定不能承认,承认了,他就真的惨了。

“本王现在是招讨使,负责整个平叛事宜,遇急事不必奏报,可以便宜行事。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本王现在以之前那两个罪名处死你,陈敬瑄也救不了你。”被一个小小的将领鄙视,李晔怎么可能忍?他收拾不了陈敬瑄和田令孜两兄弟,还收拾不了一个小小的败军之将吗?

听到李晔这话,杨行迁脖子不禁一缩,这才意识到李晔这个招讨使掌握着他的生杀大权,若是再触怒对方,对方真把自己杀了,也不是不可能。想到这儿,他便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等后面见到节帅,节帅应该会保住自己,于是他便不再顶撞李晔,而是认命。

看到杨行迁老实下来,以孙辰为首的蜀州大小官员都不禁对李晔这个寿王改了看法。要知道,杨行迁之前一直不服孙辰的指挥,即便是对方退守到蜀州后也一样。好在杨行迁知道配合孙辰守住蜀州,毕竟要是蜀州城破,他也没有活路。

可这并没有让蜀州上下官员对杨行迁有所好感,蜀州被围这些天,杨行迁在其营中,夜夜笙歌,早就引起了不满。

面对这样的一个杨行迁,蜀州上下官员都没辙,没想到李晔一来,直接镇住了对方,而且强势把对方拿下。

“把他带下去,等平叛结束,带回成都府接受陛下的处置。”李晔吩咐道。

“是!”

李晔之所以要对杨行迁下手,不是他跟杨行迁有多大仇多大怨,而是他看上了杨行迁手中的兵力。虽然此时蜀州城中只剩下四千残兵,但杨行迁手中还有一千余人,虽然不多,也是上过战场的老兵,而且能在叛军攻城中坚持下来,还是有些本事。

天策军现在损失也不小,需要补充兵员。那些俘获的叛军,并不是都愿意加入天策军,毕竟很多人愿意回原籍复业,加上岳昌旭的部队,投降或者反正的叛军上万人,但按照李晔的猜测,能留下一半的人就算不错了。

于是李晔就盯上了杨行迁手下那些人。当然杨行迁和陈敬瑄的亲信肯定得清理掉,他现在不杀杨行迁,但不代表他不可以收拾下面的小人物。

这次平叛,是他扩充军队最好的机会,若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后面扩充可没有很好的借口。

当然吞并这一千多西川军的事,李晔不会高调的喊出来,把杨行迁关押后,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做,可能瞒不过孙辰等人,但谅他们也不会管这个事。至于事后,陈敬瑄知道了,但那个时候木已成舟,难不成陈敬瑄还能从他手中抢回那一千人不成。

“蜀州刺史孙辰携蜀州上下官员六十七人,参见寿王殿下!”

“孙刺史请起,能在数万叛军的围攻下,守住蜀州,孙刺史功不可没,本王也佩服不已。”李晔连忙上前扶起对方,很客气地说道。

李晔这礼贤下士的态度,让孙辰有些惊讶,也有些惶恐,连忙道,“殿下过誉了,在下只是动了动嘴,守城之功,主要还是下面的官吏和将士。而且有一事,孙辰要向殿下请罪。由于城中粮食短缺,不得已打开了需要上缴国库的粮食,某愿意承认此责任。”

听到这事,李晔有些惊讶,不过对于事情他不是很清楚,不好擅下结论。不过在听说其以平价卖出粮食,李晔也不禁有些佩服对方的老谋深算,这样一来,他就算是有些责任,但责任也不大,毕竟朝廷没损失什么,只是一部分粮食变成了钱财。

这也让李晔意识到,能做到刺史的人,只要不像陈敬瑄他弟那样完全靠关系的,一般都不是省油的灯。虽然孙辰此人并不是善茬,但能率领全城军民坚守蜀州这么多天而不投降,可见其还是有些气节,起码大事上不糊涂。

。。。。。。

“殿下,对于这一千余西川军,殿下有何打算?”安抚完一众蜀州官员后,裴荣便迫不及待询问李晔。

“把陈敬瑄和杨行迁的心腹剔除,然后编入天策军。这次天策军损失不小,也需要新鲜血液补充,除了岳昌旭的那两千人,其他的全部编入天策军。

新组建两个都,两个都头的人选,你们先拟一个名单,然后上交给我。”李晔想了一下说道。

再组建两个都,那就是七个都,六个步兵都和一个骑兵都。虽然这违背了李晔建立的五五制原则,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按照他的想法,巴不得天策军兵力越多越好,但也得考虑一下现实情况。

本来按照当初李儇同意成立天策军的要求,天策军只有4个都,即便是李晔把每个都变成了一千多人,但也在可允许的范围内。随后骑兵都的组建就已经算是私自扩张,现在又成立两个都,就是七个都,要是成军,兵力可能达九千人,虽然不如左右神策军和西川军,但也是一支不弱的力量。

“是,殿下。”

裴荣也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之前的几个都头,他插不上手,但这次却有了机会。不说两个都的都头都是他的人,只要有一个是,他在天策军武将中,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

随着李晔率军进驻蜀州城,蜀州之围解除的消息也在信使的快马加鞭下,传到了成都。听到李晔初战告捷,李儇这个皇帝也很高兴,看来自己这皇弟还是不错,要知道捷报传来之前,他都准备再次逃跑。不过现在却是不用了!

首节 上一节 86/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