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938节

李晔点了点头,“爱卿言之有理,不过朕去哪儿给南诏找一个新君去?南诏蒙氏一族都被郑买嗣那厮杀了个遍。”

李振笑道,“陛下忘了在长安的隆腾了?他是南诏皇族,本身也是舜化贞的皇叔。

在如今南诏皇室被屠之后,他的血脉也该是最正统的了。”

李晔眼前一亮,“朕还忘了这位。”

“陛下,除此之外,崔安潜上奏关于南诏三镇汉人人口稀少一事。长久下去,恐怕对我大唐在此地的统治恐怕不利,还望陛下早有决断。”李振提醒道。

“这是交给四川道吧。”李晔沉声道,“四川道和山南西道人口众多。

这样吧,让四川道想办法在五年内向南诏迁徙十万户人口,山南西道五年内向镇南都督府迁徙两万户人口。”

对于南诏汉人稀少的原因,李晔之前也曾听锦衣卫汇报过,这个事的确得引起重视。

想要快速巩固对这些地方的占领,迁徙人口是最快的。

“陛下,是强制性的吗?”户部尚书李泌有些迟疑。

人口一事本就归户部管,虽说具体是两道负责,但户部也有权力过问的。

“强制性。不过朕不希望出现大规模的民怨,对于迁徙到镇南都督府和南诏的百姓,土地等政策一律按照东宁州等地的一样实行,可以略微增长一些。

户部这边也不要在乎那一点赋税,若是南诏能成为我大唐的国土,带来的赋税肯定远比这十几万户这几年的赋税要高的多。

至于迁徙的地方,可以以重要城镇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以点到面,让我汉人在南诏可以立足并改变番汉的人口比例。”李晔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李晔的话,自然没人敢反驳。

李振适时开口,“陛下,那隆腾那边?”

“朕自有考虑。”

第812章 南诏的未来(二)

“虔王殿下?你怎么来了?小王有失远迎!”

听到下人通报李裕登门拜访,隆腾并不是多惊讶。

之前不认识李裕的时候,隆腾其实并不喜欢李裕。但现在得知李裕的真实身份,而且联姻的事也定了,他自然不会反对了。

而且论身份尊贵,李裕这个大唐当今圣上的三皇子,本身也是亲王,比隆腾这个南诏旁支亲王还是要强很多。

现在他又在大唐的地界,对于李裕,他自然不敢怠慢。

“隆腾亲王,本王今日过来是有正事。”李裕告明来意,以免对方误会。

“正事?”隆腾有些疑惑,什么正事需要李裕来通知?

他在长安也有好几个月了,对于一些事情他也有一定的了解,那就是作为三皇子的李裕并没有争夺帝位的可能,或者说希望很小。

李裕有些犹豫,“本王也只是代父皇向隆腾亲王传话,南诏出了大变局。”

“什么变局?”看到李裕的脸色,隆腾便意识到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

“贵国的君主,还有整个南诏蒙氏王族一脉,都遇难了。”李裕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什么?”隆腾一个踉跄,显然有些不相信,然后突然抓着李裕的肩膀,“你是说笑的是不是?你不能拿这个事说笑的。”

李裕也有些不是滋味,但这的确是事实,“本王没有说笑,这已经是大半月前的事了。郑买嗣突然抓捕了整个蒙氏宗室子弟,当着贵国君主的面,在皇宫残忍杀害。

最后贵国君主可能是无法接受这个,选择了自缢。

南诏宗室一族,八百多人,在南诏的无一幸免。这意味着隆腾亲王,还有晴儿、铭儿,你们三人是南诏宗室仅剩的三名幸存者。

南诏的未来,就在你们身上了,所以还希望亲王可以振作起来。”

“陛下,臣有罪啊!”

想到如今南诏皇室就剩自己父子三人存活于世,隆腾的心情可想而知。看到隆腾跪在地上,没有这种体会的李裕理解不了,也不知道怎么劝。

最后要不是看到时间过得有些久了,他可能还会一直尴尬地站在那里。

“亲王,如今郑买嗣弑君篡位,段宝龙随便拥立了一个民间小孩作为南诏宗室幸存者为帝。

为了父皇让本王请亲王入宫,还请亲王尽快收拾一下,随本王一起入宫。”

悲痛之余,隆腾才想起还有着国仇家恨,若是自己还不振作起来,南诏怎么办?

很快,他便在李裕的带领下,前往大明宫。

至于去大明宫的原因,也很简单,在郑买嗣称帝,段宝龙另立新君的情况下,大唐也需要在南诏扶持一个属于自己的势力。

很快,李晔便下令册封隆腾为南诏国王,为南诏新一任君王。

不过这也意味着,南诏名义上成了大唐的属国,降帝为王。

为了笼络南诏那些忠于南诏王室的大臣和将领,李晔便让锦衣卫护送隆腾前往南诏,在善阐府登基为王,顺便向南诏旧部宣布这才是正统的南诏王。

当然,舜化铭和舜化晴依然留在长安,名为读书,实为人质。

不过在册立新军的同时,李晔下旨改拓、弄栋、通海为云南都督府(中都督府),改善阐府为昆明,作为云南都督府的驻地,并以王建为第一任都督。

至于镇南都督府则以岳昌旭担任,暂时由刘麟代为管理,待战事结束后,岳昌旭再赴任。

云南都督府和册封南诏王前后脚的事,这无疑也说明了大唐的用意。

虽然册封了隆腾为新一任南诏王,但这也让南诏没有了自主权,就像是当初的新罗一般。

首节 上一节 938/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一篇:至尊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