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043节

见王中王犹豫,太子真不能继续了。

“太子殿下,倒不是什么隐秘之事,只是小的也不知道原因。”

王中王犹豫,是因为他准备弄死太子的亲近内监,见到太子多少有些忐忑。

至于官家为什么不高兴,他哪能知道?

说官家因为见了曾布曾监察以后才这般的?不要说他觉得官家见曾布跟官家不高兴无关,就是有,也不是他能掺合的。

他是官家的人,不随便说官家身边事是第一宗旨。

老爹到底为什么不高兴,太子又回到勤政殿,把这几天处理的朝政重新理了一遍,自觉没什么疏漏,才放心的回到东宫。

太子真不是要探究老爹什么,他是在担心自己处理过的朝政出现纰漏,才导致老爹不高兴。

现在的事实是,大统继承人不出意外肯定是自己了。关键就在这个不出意外……

兄弟七八个,觊觎大统之位的,绝不仅仅是老二和老四,只不过是显露和不显露的问题。

虽然太子也自信,但是还是由老爹的意志决定。

对朝政越熟悉,太子便越想有一天能登上大统,把老爹创造的盛世延续下去……

赵曦心情不平静的原因,主要还是自身的问题。

有些事说不清。曾几何时,赵曦以为他完全融入了如今的角色,但是这几年,原本封闭起来的那些记忆,时不时的会出现在脑海,让他无所适从。

特别是在现实中有一些诱发因素,会让他不自觉的把身份和立场都换了,换成原本的自己。

很乱,真的很乱。

还好,赵曦一只是一个自控能力比较强的人,否则,就两个身份的变化,都能让他崩溃了。

赵曦平复后,已经是深夜,他不知道太子这时候还在勤政殿检点朝政处理的得失。只是,当他走进勤政殿后,发现了太子的勤奋,就没有打扰。

宗泽的文章他顺手带在身上……不在勤政殿也是可以专心看看的。

偌大的皇宫,也不至于没有君王独处的地方……

宗泽的能力的确能符合后世对他的评价和赞誉…~又跟后世有勾连了,赵曦总是难以避免这心绪。

宗泽的文章,是一篇北辽和大宋综合国力对比的文章。

由于国朝和北辽对燕云十六州的执念……别以为只有大宋才需要燕云十六州,北辽也同样需要。

大宋对燕云十六州的渴望,是基于防御,而北辽对燕云十六州的执念,是因为生存。

北辽的这个生存,可以说是燕云十六州作为传统的农耕地区,是北辽这种游牧民族的补充,也可以说是,有了燕云十六州,北辽对大宋的威慑便永远存在,处于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方。

可想,从云应四州被大宋收复后,北辽对大宋的怨念该是怎样的?

这一点,宗泽的文章便阐述了。

也正是由于大宋和北辽对燕云十六州的焦点所在,宗泽在文章中全面阐述宋辽综合国力对比时,自然就侧重了军事的对抗。

宗泽把大宋和北辽的经济、政权体制、君王贤明、军伍战力、军备等,在文中都做了对比。

甚至在文中,宗泽还破天荒的将民心所向也作为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

因为宗泽的游历并没有局限于国朝,甚至以商贾身份游历了北辽,以及原大理和西夏的地域。

所以,他在文章中提到了国朝在收复大理和西北后,整个党项、土蕃、回纥以及西南蛮族对大宋的认可程度,并将这一点也与未来的战事相连。

宗泽认为,若国朝不能有效解决原西夏和大理的归心问题,势必会影响国朝最终收复燕云的成果。

虽然宗泽的文章中,略微有点批判朝廷先易后难的决策,但赵曦不得不承认,宗泽的观点相当的全面。

同时,宗泽连北辽的权贵势力分布……当然,都是道听途说。把这些也在文中有所提到。

还提到了燕云汉人的认同取向等等。

甚至于大宋和北辽的粮食依赖也做了阐述。这是事实,大宋依赖于南部的小国,而北辽依赖于燕云。

宗泽把战争一旦开始,两国粮食的隐患,也都有所阐述。

不得不说,这是一篇针对宋辽局势最全面最清醒的认识文章。

好像宗泽算是最了解赵曦,或者说最理解朝廷迟迟没有对辽作战的人。

当然,这篇文章的内容一旦发表,不管是对大宋,还是北辽,对未来作战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判断。

赵曦很庆幸宗泽是大宋的人,基于后世对宗泽的评价,赵曦也没有担心宗泽的这篇文章会有北辽人知晓。

按说,在看到这篇文章后,第一时间是先把宗泽控制起来……

第852章 你见一下

平心而论,赵曦自觉若没有多了这千年的见识,他比不上宗泽。

再往广一些说,范仲淹、富弼、文彦博、王安石、吕慧卿等等,他都不敢说比人家聪明多少。

当然,韩琦就不说了…~

赵曦的聪慧,或者说英明神武,是建立在他多了一千年的见识!

即便如此,赵曦仍然感叹宗泽的才能。

当然,这篇文章,宗泽所表现出来的才华,也是偏向于军事。

首节 上一节 1043/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