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078节

“王相,不管如何,耶律乙辛是谋反,国朝陈兵河北道,说是谋算燕云也行,可说是讨伐不臣的耶律乙辛也说得过去。”

“西北各地防御后撤,才有可能让西北招讨司可以派兵支援中京道,才可以派兵勤王。”

“朕的确有些担心耶律乙辛成事,更担心北辽这一次内乱快速出结果。国朝的目的是尽可能的让北辽内乱势均力敌,打成一场持久的内耗战!”

西北各地驻防军伍后撤,河北道进伐…~估计北辽也会疑惑吧?

既然耶律乙辛有心谋算大宋,赵曦自然不介意还回去一局。

即便是配合耶律乙辛,也不想让耶律乙辛痛快了。

“这样吧,河北道的军伍,最好能打出替北辽清奸佞的口感,算是兄弟之邦帮个忙……”

“若是以这样的借口,让北辽不派遣精锐对峙,将精锐用于内战,才是国朝想达到的效果。”

“具体情况内阁议定吧。确保两个目的,第一,要确保北辽内乱能持续;第二,要确保有一两场验证战力的战事。”

内阁介入太深了,想的也太多了。把北辽内乱跟这次调兵北上搅和到一起了。

本以为,借北辽内乱,国朝可以趁机得到些什么。其实,任何一个王朝,一致对外才是至理。

赵曦所做的,仅仅是将内阁再次拉到一个旁观者角色。

精英毕竟是精英,只要确定了目的,明确了立场,内阁可以做出合适的方略来。

第884章 番骑队

北辽朝廷终归还是会以大局为重,不管是耶律乙辛,还是北辽朝廷,派驻了近二十万骑兵在边境……

机会是真的没有了,除非朝廷准备全面开战,否则真的很难建功了。

赵曦好像从来没想过对拼……

既然北辽内乱有了,尽可能的消耗北辽战力,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女真四部居然同盟了……”

消息一次比一次惊人。

事实上,这也不奇怪。

北辽对女真如何,不会因为女真祸乱而改变。更何况,这一次女真与耶律乙辛勾结了……

这是真正的谋反。

所以,北辽北上调查前面骑兵被杀的目的,就变成了对女真无差别的歼灭。

女真自然要结盟了。

赵曦听到这样的消息,也有些想法了:若是一次性把北辽的实力和女真一并解决了…~

“官家,是否可以将兵器库的那些军备,借四皇子的渠道支援女真?”

从实力上看,耶律乙辛还是比不过北辽皇帝一方。

国朝在西北谦让,相当于让北辽皇帝可以从西北招讨司和上京道调兵,仅仅以耶律乙辛的势力,恐怕很难与北辽朝廷打成持久战。

这时候,若女真能在北面牵制北辽朝廷的队伍…~

“恐怕女真四部同盟,也是有耶律乙辛的筹划…~耶律乙辛倒是个人物!”

“女真…~还是让四皇子那边支援收缴海盗的武器吧,至于国朝兵器库里的军备…~到时候再说。”

不管是耶律乙辛还是女真四部,从严格来讲,都属于北辽的内臣,而如今却是在谋反。北辽内乱有助于国朝最终收复燕云,但是,从朝廷的层面,这样明面上支援谋反者,就是一种间接的认同谋反。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支持反朝廷武装依然不产生影响的事情。皇家,不管是哪个王朝的皇家,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朝廷,也不管是哪个王朝的朝廷,都必须忠诚。

倒不是赵曦要当婊子还立牌坊,这是他的立场决定的,他必须表达出对谋反事宜嫉妒厌恶的情绪。能让四皇子那边搅合,这已经算是最大限度了。

皇家是皇家的立场,朝廷自然也有朝廷的立场。面对北辽内乱,朝廷是需要有所表示的。朝臣和军伍,都认同这点。

所以,在河北道战事还是要有一些的······

“大帅,火炮效果不大,北辽骑兵散的很开,火炮发出去,除非打中,否则伤害对于骑兵几近于无。而北辽战马似乎已经适应了在炮火声中作战······”

副将絮絮叨叨的在跟王舜臣啰嗦。王舜臣也看到了,心里正烦着呢。

首攻势他好不容易才从兄弟们说理赖皮过来的,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战果。

这一次国朝不是防守战,是进攻战。形势上是翻了个,可战果却没有任何变化。

别看己方打的热闹,真正给北辽造成的伤害几乎没有。王舜臣很是发愁。

北辽还是老样子,不列什么阵,面对战车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战术,可北辽战马适应了炮火隆隆,北辽的骑兵也懂得了散兵躲避······

“陈副帅,你坐中军,本帅亲自帅骑兵袭扰一次!”

战术不能固定,必须随战场的形势做调整。王舜臣还是知道这点的。

既然国朝的炮火不能全面压制北辽的骑兵,就尝试着炮兵、步兵、骑兵的配合作战。

以前在讲武堂听过官家提到过这个概念,叫什么多兵种协同作战。既然朝廷定下了这是一次尝试性作战,那自己就先试试看。

“大帅,那都是番骑······”

“废话真多!既然朝廷派过来了,你还担心有什么意外?番骑怎么了?入华夏者即华夏人······”

这话大体就这个意思,原文记不的。至于外族人,王舜臣出自早年的西军,跟外族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所有的外族人都不是人。

首节 上一节 1078/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