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096节

朝政清明,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即便是有人想行不轨之事,失去了广大的黎民基础,那个又能成事?

······

既然官家说要尝试,那就尝试吧。

眼下要做的,是该如何在对耶律乙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还能巧妙的让耶律乙辛继续去祸害北辽,而不是以这种耍无赖的方式来跟国朝索要什么。

想做好这件事的前提,必须是先把耶律乙辛打疼了,打怕了。十万番骑北上,即便是耶律乙辛齐装满员,也不敢扛锋芒,更何况仅仅是小股的袭扰队伍?

“清剿不难,甚至说杀灭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打疼耶律乙辛的基础上,还给他保留一部分战力,让他还有继续祸乱北辽······”

方略是定下了,可执行才是最重要的。到了内阁议事,诸位也没什么忌讳的了。

“既然耶律乙辛算是先礼后兵,国朝自然也不能落下成了。以番骑队的装备,不是耶律乙辛那些乞丐队伍能比的,即便是对方率先攻击,对己方的伤害也不大。”

“很简单,让番骑队也先礼后兵,恭送出境。”

第901章 形势不饶人

耶律乙辛真没想过要招惹大宋,这是他给自己预定的最后的退路。

前段时间遣使说和,没有得到准信,耶律乙辛认为自己的诚意足够······其实是他还没有从北辽魏王的身份转换过来,还不能足够的认清现实。

当年石敬瑭将燕云双手奉献给北辽,也就是从北辽讨了一个出兵。如今,他耶律乙辛也在讨一个出兵,没想到宋国居然拒绝了。

所以,耶律乙辛有些恼怒,他没想过曾经的石敬瑭是拥有燕云十六州统治权的,而他一无所有。他同样没想过,石敬瑭恭送燕云的行为,对于中原王朝是延续了百多年的痛。

结果,就引来了大宋十万精骑北上······

大宋真的不再是早年的大宋了。

“你是说大宋的骑兵足可以在同等兵员的情况下,做到全歼大辽骑兵?”

耶律乙辛有点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那些狼狈逃回来的骑兵。

“大王,确实如此。宋国的骑兵虽然是宋军装束,可小的能看出来,那都是原来的西夏骑兵,甚至吐蕃的,回鹘的都有。作战的方式类同西夏铁鹞子,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小的之所以说可以对等兵力全歼,是宋国的骑兵的装备非大辽骑兵可抗衡的。他们首先是火药弹,在一轮火药弹覆盖性打击之后,便是强弩连射,之后是短火枪,最后才需要贴身作战。到这时候,我方已经折损六成了,根本没法打。”

“哼!十万精骑北上,尔等总计不足千人,还都是化整为零作战。既然宋国有如此凶残的作战能力,尔等又如何能活着回来?”

耶律乙辛还在考虑这其中的真实性,左右的人就开始训斥了。

“大王,小的等人并非妄言呀。之所以能逃回来,是宋国并无意杀灭我等。”

“一开始遭遇后,宋国只是要求我等退回大辽境内,对于抢劫粮食一事不做追究。在这种情况下,便有小队以为是宋国怯战,就冲击了。”

“大王,不到半柱香的时间,甚至说一个冲锋,百人小队就没了······”

这校尉估计想起来还觉得害怕,说话时还在哆嗦。

“尔等擅自逃离战场,还企图掩盖怯战之过······”

“行了!”

耶律乙辛叫停了左右对逃回来校尉的训斥。他觉得这事有一定的可信度。

早前,宋国也曾有几万骑兵抵达河北道边境的,也曾跟大辽的骑兵有过交手。虽然最终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但是小部队的作战是有的。就是这一年多,宋国的斥候也与大辽的斥候有过多次交锋。

虽然耶律乙辛是反叛者,但是,他对于北辽朝廷的信息并不是没有来源。从各方面消息反馈来看,这恐怕会是事实。

既然宋国已经有战胜大辽的实力,为什么至今未北上收复燕云呢?又为什么要放过自己这部分捣乱的骑兵?

原本,耶律乙辛想过,一旦谋反之事不成,他便以数万骑兵化整为零进入大宋之境胁迫大宋接受自己,或者说服宋国与自己一起出兵伐辽。

或者说,他可以以这数万骑兵为基础,要挟宋国给他留生存之地。

以燕云为饵,在两个敌对的王朝之间,耶律乙辛认为自己最终可以得到一丝生存的机会。

如今看来,自己想当然了。大辽的皇帝,并没有在大辽朝廷失去支持,在契丹贵族中也还依然是陛下。而大宋,早已不是当年的大宋······这一点他有估计。

耶律乙辛以为,宋国之所以强硬,无非是依仗这战车和火器。只要他将骑兵化整为零,宋国的战车和火器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优势。

可惜,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耶律乙辛现在才知道自己错了。

对于统帅一级,大势上的判断错误,便是失败的开始。

虽然宋国的态度需要耶律乙辛考虑,然后做出应对。可北辽朝廷平叛队伍的步步紧逼,才是他当前最紧要的。

跟宋国交涉的事,耶律乙辛觉得可以暂时置后,可跟大辽朝廷作战的事,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从一年多前自己起事开始,在宋国出兵北上、女真四部响应,以及苏州等地混乱的基础上,他的起事队伍在西线曾经打到了奉圣州,而他耶律乙辛率领的主力,也曾几乎做到了兵临大定府城下。

可惜,到了如今,起事的队伍折损大半不说,也被朝廷的平叛队伍将起事的队伍压缩到了南京道析津府这狭小的空间里······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开宋辽边境,让宋国与大辽全面开战······若是那时候,自己协作宋国作战,最终也未必得不到一个封王的结果。

可惜······

若是后悔这样,是不是后悔最早不该设计皇后,不该设计太子,甚至不该想进一步陷害皇孙,进而谋反?

人在春风得意时,永远想不到自己落魄时的样子。不可一世,是因为有不可一世的基础。真沦落了,所有的曾经都会想一遍,说好听的,这是反省,从而知得失。说难听的,这就是不敢面对现实,或者说不甘心面对现实。

耶律乙辛现在就是这样。

“大王,敌方已经逼近檀州(密云县东)······”

这就是形势,真正的形势不饶人。耶律乙辛这个北辽的南大王,到现在,真的名副其实了,地盘只剩下北辽南京析津府了。

首节 上一节 1096/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