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145节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一次巡营,折可行都会被相熟的不熟的将领拉住问。

想来其他各路大军也会是这样。

毕竟,从开战之初,朝廷的口号就是要打到草原,瓜分草场,歼灭契丹,恢复中原王朝的辉煌。

将士们是真的希望打到草原去,真的希望以后的羊毛不用走榷场…~

“都歇歇心吧,养足精神,战还有的打!”

折可行是知道方略的,所以这是绝对不能泄了将士们的士气,必须保持将士们这股劲,迎接真正的大战。

“大帅,不是吧?末将这一营的斥候猜测,北辽那边好像在撤军,倒也不是完全撤,好像有所减少,在逐渐撤!”

嗯?这样的消息让折可行愣了一下。

“确定是在撤军?为何不报?”

“大帅,不确定。斥候并未确定,只是猜测,是根据接近北辽营帐时,每天的马鸣声来猜测的。”

“大帅,末将这营的斥候,原本是西夏贵族的奴仆,是负责养马的。因为养死几匹马,怕处死,就逃到大宋了。”

“再后来,国朝招募新军,便入伍了,在新兵营展示了骑术,训练成了斥候。是汉人!”

“他们的他能听出多少多少匹马鸣声来,末将不信。这几天他一直神神叨叨的说没战打了,要撤军了。”

“末将以动摇军心惩罚他,他才跟末将说了这些。”

能听出马鸣声的多少?折可行倒也没奇怪有这种奇人。

早年在麟府听说过很多西夏人在战马方面的能力,还有比这更稀奇的。

只是,北辽难道真的要撤军?

按照朝廷的判断,北辽遣使谈判是一种放烟雾的行为,是为了掩饰接下来的大行动。

甚至双方停战,都是在虚以委蛇。

朝廷的方略是接下来要在北辽冲击某一点时,整个防线的其他各部,战车兵、步骑、骑兵展开一定程度的围剿。

现在居然有情报显示北辽撤军了?

“把此人带到帅帐!”

折可行也顾不上再巡营了,带着亲兵回帅帐了。

不管是他的文佐官,还是随军监察官,包括副将,所有了解朝廷方略的,都被这情报搞晕了。

难不成官家判断出现失误了?

若真是这样,北辽若全盘接受大宋的要求,这战或许真的就停了。

燕云是会收复,可朝廷谋划多年的征辽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大帅,小的从小养马,对于马鸣声很敏感。”

“自停战以后,小的帅本部斥候,负责监视北辽大营。由于无法靠近,北面又难以潜行过去,小的就每日在北辽大营外潜伏。”

“北辽现在是让战马休养,而战马在休养时,会每日定时嘶鸣。由于小的少时对战马熟悉,便重点关注战马嘶鸣了。”

“经过小的多日总结,北辽大营每日都会减少三五百匹战马,连续十几日了,从来不超千骑。并且,北辽战马远离大营的时间,不在同一时间,是分时段离开的。”

斥候絮絮叨叨的,但折可行听明白了。

“你确定是每日减少,还是不在同一时段?”

“大帅,小的肯定!战马和战马的嘶鸣是不一样的!截止昨日,北辽大营撤军已经差不多一成了。”

听到这,折可行与文佐官等人对视了一眼,眼里有抑制不住的欣喜!

这战是肯定要打了。

一开始听说撤军,还以为北辽真的是在批量的撤军。

大量撤军,说明北辽真的有谈判的决心,是准备以归还燕云十六州来作为停战的筹码。

可少量不间断的撤军,还每日不超过千骑,这说明,北辽撤军的目的,跟遣使谈判是一样的……都是想掩人耳目,都是放烟雾。

也就是说,北辽在酝酿大行动。

可惜的是,自己这一路不会是北辽冲击的点……或许真的像朝廷预想的那样,北辽会冲击宫帐。

官家以身为饵的谋划真的要成功了。

“下下去吧,继续监视,并每日奏报北辽大营的情况……”

接下来,折可行开始撰写奏章了…~

“大帅,斥候的猜测可行?”

“是否可信,咱们都需要如实奏报,至于如何决断,那是中军的事。”

“另外,本帅准备抽调战车兵一万,番骑五千增援中军……”

“大帅……若大战真的发生,本部需要担负一路围剿的职能,减少一万五的兵力,可行?”

倒不是质疑,只是提醒主帅。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我部防区不是北辽冲击点。加上蔚州、灵州在完成堵截北辽传递情报通道后,大战一开,他们肯定会转头南下。”

首节 上一节 1145/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