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87节

已经是后半晌了,兑换点已经不再拥挤了,甚至都不用禁军维持秩序了。

毕竟一天快过去了,也没见谁说是换不上新币,无论多少,朝廷没有讨价还价,有多少换多少,所有的兑换点都这样。

既然朝廷真不缺新币,就没必要专门耗在这儿等了。谁家没个琐事……该回去的就回去了,反正有的是时间,朝廷又没限定。

关键是也没几个钱。

人少了,本以为今天就这么过去了。却不料还真如太子所言,这群商贾……

赵曦就等着这茬呢。

依着窗往外看,而同一时间,府衙周边这些酒楼的窗户全打开了……也不担心寒风给吹着了。

赵曦似乎还能等到一阵又一阵的轻笑,还有相互的祝贺声。

提前锁定胜局吗?

确实值得庆贺,看一辆辆的牛车托着,再听那车轱辘跟地面砖碰触的声音,随着车轱辘的颠簸,还能听到一阵一阵的哗啦声……都是满载着铜钱。

这就是你们最后的后手吗?这时候的牛车就那样,并没有多高的靠板。别看一辆辆一辆辆的牛车,都感觉看不到尾,其实装不下多少钱。

“官家,开封府衙,府前街有成队的牛车。探事司报,应该全部是铜钱……”

没想到临了了,还真就来了这么一出。陈琳都觉得棘手,他都有心让冰井务和探事司乔装打扮,把这笔钱给劫了!

那怕最终自己被处死,也能替殿下担一下。

可他又担心自作主张把殿下的谋划搅乱了。

“啊……可知有多少?”

赵祯这时候真有点坐不住了。猛一下站起来,似要出门……

“官家,曦儿自有计较。”

曹皇后虽然这样劝自家男人,就是她自己,这时候也忐忑了。

唉,早知道就不该贪图这点利,五六家若是赔点,储备些新币,这时候也能帮曦儿一把。

现在,只能靠他自己了,没人帮的上。

曦儿自有计较……这话赵祯也是确信的,最起码以往曦儿一直证明着这点。

可这次……这可是差不多全汴梁的商贾呀!

也就在同一时间,政事堂的相公们,也得到了消息……

当听说一辆辆的牛车,几乎看不到尾时,相公们也都坐不住了。

这是朝廷诏令,并不是太子殿下的个人行为。

为这道诏令,相公们专门去了新钱监,也看到制币的工艺,本以为不会出什么娄子,可如果是汴梁的商贾结帮了……这事还真有点麻烦。

第220章 这才是麻烦

一枚铜钱重五铢,就算是偷工减料,也不会少多少。

一贯铜钱,用后世的算法,怎么也得有十斤左右。万贯,那就是十万斤,五十吨呢!

这牛车可不是钢铁轱辘,是木头的。

赵曦看了看这浩浩荡荡的牛车……样子货而已,真没几个钱。

就往开封府这近百个兑换点准备新币,几乎相当于一次规模战争的转运了。

朝廷专门安排了两个军的禁军,三天时间才妥当了。赵曦真不相信这群商贾能运来多少铜钱。

第一辆牛车已经到兑换点跟前了,而站在酒楼的窗口看,还是没能看到牛车的尾部。

这就有点意思了。赵曦还真不希望对手太弱了,那样很没有成就感。

商贾们还是很大气的,过午了,觉得自己的钱太多,若这样兑下去,指不定数到几时。

待明日?那舍得给朝廷有待明日的机会?

所以,很大方的以秤称钱,多少就那样了,不计较。

并且人家是对新币称重后才这样决定的,新币比旧币轻,他们理解的是铅少了,铜多了。

所以在称钱兑换时,根本不在意多点少点,尽让着朝廷了。

很拽,很牛逼,很威风!就是那些还在排队的黎民,在看到一辆辆拉着钱的牛车时,也自觉的让开了,并且交口称赞商贾的大方。

周围酒楼里时不时传来笑谈声,间杂者还有陪酒的小娘子起哄。这一手玩的,好像真的锁定胜局了。

可不嘛,这已经兑换了有几车了,还是看不到最尾端的车。

“殿下,如何?”

这一声……怎么像富弼?赵曦扭头,可不就是嘛。

满朝的相公,在公务时间,就这样脱岗了。

还好,都还知道换了便装……就是换了便装,就他们几个,要想不被认出来太难了。

这不是告诉人家商贾……朝廷心里没底。

“诸位相公,这是……没如何。”

首节 上一节 287/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